四海为家 短评

热门 最新
  • 14 野次馬 2016-06-11 22:32:10

    抱著迷妹心態看的,唏噓流涕不已。唉,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也不知先生葬在奧本山哪個角落。|先生沒錢租regalia,故不曾參加博士畢業典禮,嗚嗚。

  • 4 奥兹的铁皮人 2009-03-29 13:31:22

    读的时候,请留意北大和其他山头对张先生研究的不同描述,会有意外的惊喜出现。

  • 5 小北 2013-02-23 21:37:20

    “四海为家”——为这个有着些许浪漫的题目所吸引,当然还有张先生的照片——一向喜欢富有书卷气的人,没办法。 就从浪漫说起吧,整日与黄土深坑、青铜器、甲骨文打交道的考古学,在我看来,是一门充满文艺气息的学科。对于远古时代的猜想,摸到上千年前祖先触碰过的器具,仿佛和神秘的古代有了某种联系。所以我想,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张先生,应该是不缺少浪漫情怀的吧! 在各篇回忆文章中,印象深的是张先生对人的关心有一种执着,对待问题的看法也有一种执着,对待学术研究更是一种执着。不知这执着是成就了他,还是伤害了他。很喜欢其中一篇张先生与人谈夏文化的访谈,学者的严谨、理想、热忱都浮出水面。这正是我欣赏的学者。

  • 3 久道 2012-10-21 15:09:21

    张光直可惜了,余老用“未爆发的火山”形容这位左翼考古学家,实不为过。

  • 3 尼安德特人 2019-01-03 20:42:28

    望崦嵫而勿迫,恐鶗鴂之先鸣

  • 3 Pinutile 2015-05-22 17:48:20

    50余页照片、为人、与大陆学者的交情与误会,特别是商丘项目的因由和挫折。难得的纪念和资料(除了走过场的几篇)。装帧有点委屈了。

  • 2 万古忠义李秀成 2017-09-30 14:26:19

    这是本好书,为什么呢,谁是君子,谁是小人,谁是诤友,谁在攀高枝,全都能看出来。而且可以看出来老华侨在时美国人或许能和中国合作一下,到后来等级秩序恢复还是要让人跪舔自己。另外李零老师说张光直看了河殇很感动,这实在不是一个专业学者该有的表现,可见知识分子身上的时代印记是多么明显。

  • 3 余好问 2021-01-01 18:37:18

    数次流泪。其实考古学知识,在本书中也能积累不少,许多学人的回忆,好像构成了点滴学术史了。原来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习惯在坐在三楼,那边正好是人物传记类的,想要休息了,就找本传记看看。这本书是本纪念集,里面的学者都是考古学界、历史学家赫赫有名的人物,语言极为真挚。正文前有张照片,张先生蹒跚着身子在河南的考古现场了,那时已是病入膏肓的时候了。这个画面总是鼓舞着我,做人不能苟且,对自己对他人对事业需真诚。除却这本,很让我动情的纪念册也就是《史家高华》了。

  • 1 浣溪沙 2010-01-27 20:32:36

    张光直,我最喜欢的几个学者之一,因为他具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 0 bc 2008-11-10 15:11:33

    2008.10 阅

  • 0 无端 2018-03-25 05:57:20

    [補:王明珂,余英時,巫鴻,黃偉嘉幾篇以情感人,關於學術大致脈絡的了解,羅泰、李零,和李永迪一篇訪談可參考。五星是給人,紀念文的質量還是有參差]我好難受,“我知道,張先生是一個不願人看見他痛苦,也不願人提起他的痛苦的人,除了每年春節發一個賀年片,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此書當然不能盡述他的風範,但看著還是很想嘆一聲: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0 辄馨 2008-04-09 09:12:45

    除了一些重复的东东,还是很有趣的! 光直同学长得很像某女博士!

  • 1 Peter Cat 2014-01-26 23:08:37

    人师之楷模。

  • 2 Lee 2019-10-06 15:09:38

    西人如Keightley和Lothar都是正常的追思路数。中文的文章则多有小曲直与小九九。此种当代学术史也不知日后是否有人能源源本本清清楚楚写出来。

  • 1 lulu崽仔 2013-11-01 20:09:42

    可以说是心里流着泪读完的,每次读到这种伟人传记纪念文集都是这种心情。K.C.走了十几年了,只恨君生我未生。值得所有年轻的人文学子一生追随。

  • 1 2012-01-16 06:35:17

    中国心,世界情怀,困知勉学,日新又新,神接千古,桃李四方。

  • 0 倾听 2010-12-29 19:56:21

    敬业的人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回报,也将最终受到社会的认可

  • 0 Theta 2012-03-30 17:04:08

    圖片中戴墨镜的林澐老頭兒很帥

  • 0 兔子晴 2018-02-08 20:51:06

    追思文最见人的品格--既指被悼念之人,也指作文之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