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阿尔志跋绥夫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译者: 王之
出版年: 2003-1
页数: 347
定价: 17.00元
装帧: 简裝本
丛书: 新世纪万有文库·外国文化书系
ISBN: 9787538264944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译者: 王之
出版年: 2003-1
页数: 347
定价: 17.00元
装帧: 简裝本
丛书: 新世纪万有文库·外国文化书系
ISBN: 9787538264944
内容简介 · · · · · ·
《萨宁》描写了革命低潮时期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和颓废厌世的情绪。叙述了主人公萨宁返回家乡后的一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他少小离家,其性格在家庭之外养成,自由自在得像“旷野里的一棵树”。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讨厌周围几乎所有的人。他光明正大地追求享乐,为所欲为。但他又很孤独、无聊,生活漂泊不定。《萨宁》由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所著。
萨宁的创作者
· · · · · ·
-
米·彼·阿尔志跋绥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尔志跋绥夫(1878-1927)是俄国颓废主义文学流派的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优美、灿烂的景色描写和细腻、阴暗的心理描写相互交替,极端的个人主义哲学和俄国文学传统的现实责任感此起彼伏,欢乐的感官享乐态度和对整个存在的深刻怀疑精神处处对峙。这些鲜明的特点,让他在同一时期的作家中独树一帜,堪称俄国新兴文学作家的典型代表。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极为推崇阿尔志跋绥夫,他翻译作品数量最多的,他评论频率最高的,当首推阿尔志跋绥夫。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为什么哭?”她问自己,她不明白自己流泪的原因,只是觉得自己不幸、可怜、屈辱。她为自己已经失身于扎鲁丁而哭泣,为自己已经不像先前那样高傲和纯洁而哭泣,为自己所感觉到的哥哥眼神中的可怕和侮辱而哭泣。她认为,在此之前,他是不会那样看她的,他如今这样看她,就是因为她堕落了。 但是,对于她来说,有一种感觉更强烈,更痛苦,也更明了:痛苦和屈辱的是,她已经是一个妇人,在她尚且年轻、有力、健康和漂亮的时候,她最好的精力便将永远奉献给男人们,供男人们享乐,而且,她使他们和自己得到的享乐越多她受到他们的鄙视也就会越多。 “为什么?谁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利…要知道,我也同样是一个自由的人…”丽达用紧张的目光着房间里朦胧的黑暗,问道,“难道我永远也看不到另一种更好的生活了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0页 -
根据她的理解,一个人的感受、谈吐和行为方式,应该水远和所有那些与他教育水准、富裕程度和社会地位相当的人一样。在她看来,这一点是自然而然的:人应该不仅仅是具有一切天赋个性的人,而且还是具有某种共同标准的人。周围的生活强化了她的这一认识:对人的一切教育活动,目的就在于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得到了最清晰的区分,即后者能保持其个性,因而被其他人所视,而前者却只会按所受教育的程度分为不同的群体。他们的信念并不总是与他们的个人素质相吻合,而是和他们的地位相吻合:每个大学生都是革命者,每个官吏都是资产阶级,每个演员都是自由派,每个军官都对外存的高贵持夸张的看法,如果一个大学生突然成了保守派,或者,一个军官突然成了无政府主义者,这就很奇怪了,有时还是令人不快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新世纪万有文库·外国文化书系(共104册),
这套丛书还有
《伊坦·弗洛美》《街头女郎玛吉》《红色骑兵军》《格言集》《俄罗斯民间故事选》
等
。
喜欢读"萨宁"的人也喜欢 · · · · · ·
萨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萨宁是我不想成为的人
萨宁是一个逻辑极其自洽的人,但不一定活明白了,他只是十分懂得如何尽可能减少生活烦恼,通过什么都不在乎的方式。 对外界,萨宁保持距离,做着一个冷淡的旁观者。他不在乎任何人,更不在乎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他的道德观、责任心、是非观(不意味着黑白分明)、 同理心是...
(展开)


萨宁走了,愚蠢的生活还要继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萨宁几乎就是尼采意义上“超人”的化身。他善于思考,却不像尤里那样自怜自恋。他肌肉发达,却不像扎鲁达那样鲁莽。他追求情欲的满足,却不将女性视为自己占有的战利品。萨宁是自然的,自然得缺乏最起码的人性——亲情。对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家庭本位总是第一位的,... (展开)
《萨宁》——尤里的生与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看到了谢苗诺夫的死亡那里,当时觉得多么优美的环境背景的描写都掩藏不住全书笼罩了一片死亡的灰色和黑色基调,那会我在医院拿着这本书更是觉得灰暗。 一年多以后,重新拿起来读完了整本小说,在我真实经历了小说中的事情之后好像变得坦然了,这是大家都会思考和去践行的... (展开)> 更多书评 5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8.9分 1999人读过
-
Эксмо (2008)暂无评分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7)8.5分 266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2)8.7分 15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俄罗斯之冬Ⅱ (羊的门)
- 新世纪万有文库(第六辑) (RMR)
- 2011书架(A) (苇间疯)
- 敝帚自珍2012-1 (乱看书)
- 自用2013 续 (cruyff)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萨宁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Анна 2019-11-01 13:48:22
应该是从周二开始,连续摸鱼几天读完了。 “人是可厌的东西” “……我却要死啦。不是在小说里,也不是在以‘艺术的真实’写成的作品里,而是我实实在在要死啦,我也不认为这句话是陈词滥调。” “在他身上好像出现了两个生命:一个生命是以前的、巨大的、有形的,他容不得死亡的念头,忘掉了死亡,做着自己的事情,并且不管怎样也希望长久地活下去,而另一条生命——是神秘的、无从捉摸的、隐形的,像苹果里的一条虫子似的,这... 应该是从周二开始,连续摸鱼几天读完了。 “人是可厌的东西” “……我却要死啦。不是在小说里,也不是在以‘艺术的真实’写成的作品里,而是我实实在在要死啦,我也不认为这句话是陈词滥调。” “在他身上好像出现了两个生命:一个生命是以前的、巨大的、有形的,他容不得死亡的念头,忘掉了死亡,做着自己的事情,并且不管怎样也希望长久地活下去,而另一条生命——是神秘的、无从捉摸的、隐形的,像苹果里的一条虫子似的,这个生命像阴郁的黑暗似的渗入头一个生命,并且有如毒药一般,用难忍的难挨的痛苦来毒害它。” (展开)
0 有用 穆先生 2015-04-16 10:53:26
1、该选择萨宁的道路么,还是拉里?抑或继续寻找? 2、没有遵循 没有限制 都是变化的 流动的 自然的 3、唯一的是生命力 像真正的人
0 有用 黎戈 2024-05-30 16:59:56 河南
上一本不敢再翻开的书还是大学时读的荒原狼 只是现在觉得 书中所说的 只占生活的一小部分
2 有用 小熊QQ 2020-05-31 10:30:35
人最大的痛苦是不能成为他自己,萨宁跳出了时代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束缚,努力过的快乐自由从容,虽然他没羞没臊活着但痛恨愚蠢,因此他也是孤独的。
0 有用 momo 2021-03-02 23:18:37
从2019年开始读,然后经历2020年整整一年,却没有读完,终于,2021年要看完了。这样的进度很奇怪。 说实话,我没怎么看太懂,我有时候看懂了,有时候又没有看懂。我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想,哪怕他们的想法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书页上。过于纤细了,不是我这样的情感分辨率可以探测到的。 2021.03.02终于看完了。看了一整本《萨宁》,我还是不知道萨宁是一个怎样的人,感觉像是之前电影《荒野生存》的主人... 从2019年开始读,然后经历2020年整整一年,却没有读完,终于,2021年要看完了。这样的进度很奇怪。 说实话,我没怎么看太懂,我有时候看懂了,有时候又没有看懂。我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想,哪怕他们的想法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书页上。过于纤细了,不是我这样的情感分辨率可以探测到的。 2021.03.02终于看完了。看了一整本《萨宁》,我还是不知道萨宁是一个怎样的人,感觉像是之前电影《荒野生存》的主人公。有空再看一遍吧,我这时间跨度太长了。 2022.03.27今天偶然翻到这本书,还是没想明白萨宁在想什么,他好像看不起这个世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