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的书评 (205)

一只果子狸 2013-08-25 23:21:23

简析阿Q性格特点和其形成原因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这部作品中,运用白描的手法,紧紧围绕着中心人物阿Q进行了一系列生动的描写,从而刻画出了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阿Q是一个在政治上受到极大压迫,同时在经济方面也受到剥削的普通农民。他平时在大户人家中打零工...  (展开)
Lynn 2009-02-23 19:12:27

一些读书笔记。

优胜纪略——阿Q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1、社会地位如何? 未庄社会最底层: 六无—— 无姓无名无籍贯 无行状无家无固定职业 2、与现实的社会地位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他什么样的内心生活需求? 自尊: A:自己看不起别人 对未庄人...  (展开)
好奇宝宝 2012-04-10 11:55:34

反调:“精神胜利法”亦是小人物的可爱之处

鲁迅笔下的阿Q,无权无势,处在社会的底层,在封建旧社会,受到了人们的耻笑和压迫还得忍气吞声。这样的群体,只能屈服于压迫,不顾面子和尊严死皮赖脸地活着。若想要做一些翻身的改变,在权势和封建等级社会大背景的欺压下,就只能残酷并无意义地牺牲。 而阿Q多少有一些不同...  (展开)
亢蒙 2010-02-12 18:23:03

今天,你“Q”了没呀

在鲁迅的所有小说中,虽然我最喜欢的是《狂人日记》,但这篇《阿Q正传》却是最眼顺的。鲁迅的小说作品不多,很多人诟病于鲁迅的文学水准,但往往在一部小说里,先锋般的洞察视线和观察力以及立场可以“纵深”作品,鲁迅恰恰就是依靠写作技法以外的东西在纵深他的小说。一个“阿...  (展开)
没事喵一个 2011-10-13 18:25:49

阿Q之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阿Q最后还是死了。记得是谁说“鲁迅先生如果没有英年早逝,最后也会被杀或者沉默。”沉默是一种对人精神上残忍的酷刑,剥夺了话语权,就是单向传播中的受奴役者。但阿Q是个用不沉默的人,他敢说,并且总是不加修饰地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直接地说出来,他对代表权势的赵老太爷说“...  (展开)
姐不知道取啥 2008-09-20 22:06:47

如果阿Q是我儿子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很多人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得出来的对阿Q的态度。 总是站在客观的、旁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人。不敢想象,真要是有这么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我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虽然很多人说,阿Q身上有着中国人民的、甚至是世界人民的劣根性,人人都是阿...  (展开)
流年 2009-03-09 13:23:07

说阿Q

我爱鲁迅的这本阿Q正传。 而我并不喜欢阿Q,并不喜欢阿Q这种自欺欺人的所谓精神胜利法。事实上,我看他如何找到心里平衡的过程,不过觉得是一个十分可笑的过程。间或想想他,又觉得他这般的人生让人免不了心生怜惜,却又仿佛觉得这怜惜是多余的,因为照着阿Q的性子,肯定是不需...  (展开)
刀叢中的小詩 2010-05-05 09:56:20

就这样Q来Q去,Q来Q去……

  人生的快乐与否,性情的重要不下于命运。也就是说在人漫长的一生中,命运是虚的,性情是实的,一个什么样的性情也就便决定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许多时候我也曾使自己痛苦,也曾有意站在时间的源流之上预先守望那样的结局。但或许是由于年轻气盛血液里不免夹杂着一些...  (展开)
周周 2020-04-30 23:51:30

死的时候时候画的圈像极了这个Q-《阿Q正传》鲁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了最快了解阿Q,我尝试给阿Q列一张履历表。 姓名:阿Q(姓不可考,名有音而其字不确定) 住址:居无定所(经常在未庄土谷祠) 身份:短工(雇农) 身体特征:黄辫子,有癞头疮 婚姻状况:未婚 爱好:喝酒,赌钱 经历(主要是“而立”之年的经历): 1. 说自己姓赵和赵太爷是...  (展开)
不铲猫砂斋夫 2021-01-11 16:16:13

论阿Q的形成与发展和破解阿Q精神的方法论证

初中最颓的时候,天天早上躺在宿舍里睡觉,不上早操。 有一次年级主任搜查宿舍,正好把我捉到,同时被捉的还有好多人,一起到一间教室里罚站。 一个别班的熟人站我旁边,问,你也被抓来了? 我说,什么叫抓,这是请,请我来的。 哈哈,阿Q竟是我自己。 精神胜利法在脑海里爽爽...  (展开)
世界不怪~ 2020-11-29 14:55:14

阿Q正传笔记~

《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阿Q是一个农村的流浪者,没有家,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有给别人作短工,他除了可以出卖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甚至连自己的姓名籍贯都不在意.在人们的侮辱、打骂中的他渐渐变得麻木不仁...  (展开)
阿九 2019-04-18 22:42:24

浅析《阿Q正传》中阿Q的人物形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起阿Q,想必大多数人眼前浮现的都是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浑浑噩噩的中年人形象。阿Q做为鲁迅众多小说中的一员,虽然卑微渺小,而这种“渺小”却“不朽”。 阿Q无名无姓无籍贯,甚至没有固定的工作,只能在赵太爷家做短工,谈起他的姓,他曾在醉酒后高调的的宣称自己姓赵,却被...  (展开)
LavenderHJ 2017-11-21 15:16:27

浅谈:人性与革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性与革命 —— 浅谈《阿Q正传》 谈及阿Q,人人皆提到他的精神胜利法,似乎很少的人为他正名,鲁迅从小序中就提到似乎无法为他“立言”,但从阿Q在中国文学的地位来看,他确实需要大写特写的。 1、人性 “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这一句体现出鲁迅认为,这...  (展开)
烤肉里 2013-11-09 10:04:41

如果阿Q在当代

阿Q,男,身高一六八,初中文化水平,龙年三十五却仍未成家未立业。一个人的出身并不能由自己做主,仅凭一己之力要同当今社会抗争,必然做不出翻天覆地的变化。 照这个道理说,阿Q在当代应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屌丝,但无家世、无背景又低学历的阿Q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社会...  (展开)
Debug 2019-05-27 22:50:40

鲁迅笔下的小人物

《阿Q正传》在表述的层面上看是在为一个地位卑微的小人物立传,其实是想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把他的影响和悲剧折射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暴露当时国民的弱点。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时期,从乡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阿Q作为乡土人物的一个代表,这样...  (展开)
Karen2612 2018-04-08 20:05:40

“精神胜利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是个卑微渺小的人物,却也是个巨大的名字”,这是这本书的封面上所印的话。我非常赞同这句话。阿Q,作为鲁迅笔下一个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期的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的人民代表,他充分地体现了辛亥革命前后底层人民的病态生活状态以及当...  (展开)
霞光 2017-02-15 17:30:29

阿Q随笔

鲁迅先生的作品里,《阿Q正传》与《孔乙己》其实一对补充,前者讲最底层的小人物,后者描写旧式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鲁迅自己在俄文版序言里曾提到,自己写阿Q是要抓住中国人的“国民性”,以阿Q为代表的底层才是“无声的中国”的主体组成部分。时过境迁,阿Q这一形象历久弥新...  (展开)
zzfznp 2015-11-23 22:03:51

我的阿Q人生片段

如果鲁迅先生现在活着看到中国一百年后也还是这个屌样估计连骂都懒得骂了。当年呆在上海租界里是多么明智的选择,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呢。 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阿Q,自己也很阿Q。我当年甚至打一把拳皇都能找一堆理由来开脱自己的失败,被血虐时气得满脸通红又憋不...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后页> (共205条)

订阅阿Q正传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