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四刷!名字我永远都及不准确。作者的博士论文很早了,但是今天看仍然有启发意义,比如关于天道构建、天道圣统等问题今天来做谶纬还是绕不开。这也正是局限所在,后来的《经纬成文》被这种讨论模式局限了,实际上并未走出博士论文。谶纬中还有相当多的地方值得被讨论,具体我就不说了,毕竟我还要靠这个混饭吃。
本书是2018-2019秋季学期徐兴无老师在清华开设《两汉经学史》课程的前半部分,基于本书的基础上充实而成,可以看出作者在历史哲学、后现代哲学、文本解释、元文本等领域对汉代经学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但这一切信息量大课程的基础观点还是来源于作者的博士论文,以及本书中可以看到的观点。作者指出把握经学史的真谛,应该对同时代思想的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后才能得出结论,而非就文本谈文本、就观念谈观念而已。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本书是尾注应该是脚注、行文啰嗦、排比材料之处,仍需改进处尚多。
刷了一遍,以后应该再读个两三次。有些地方论述地再详细点,把尾注改成页下注就好了。
本書對讖緯文獻的梳理比較用功,但對讖緯學說與漢文化建構的論述明顯薄弱,而且與前面的讖緯文獻的梳理聯繫不是很緊密,章節與章節的銜接的邏輯並不統一。採用尾注不是很好的體例,更令人費解的是一些古書引文有時加注有時不加注。
对谶纬如何参与到汉代的天道、道德、祀典的构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辨析、讨论。
系作者博士论文。徐先生应是当代治谶纬最好的学者。限于篇幅,专题的部分其实每章的分量都可成专书。
内容丰富
谶纬文献是一场文化运动的产物
经典作品。
全书分六章,第一章论谶纬文献的价值,其他则分主题研究谶纬文献与汉代思想史。从第三章起每章有结论。属于旧材料、新眼光的研究。
硕论和博论的功夫摆在这里,不会差到哪里去。本书可为学界展示两个问题:写不出新意但必须要写的部分,怎么写得体系化、理论化;能上价值的部分,如何拔高理论深度。徐在此二方面的能力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即便不做文学,在其他方面也能有大成就。
篇篇精彩。涉及到战国秦汉间天道观、人性论的部分极富启发性。另外有论及墨家末流的方士化与谶纬的关系、董仲舒天人灾异对天志思想的继承等等。 还是要有点谶纬基础再进入这本书比较好,把这本书当入门有点自讨苦吃🥺每一篇都信息量爆炸。以后肯定要反复看几遍。作者对战国秦汉间的思想伏线拿捏得极妙,举重若轻啊。 最后求再版把尾注改成脚注吧。尾注这种反人类逆天设计应该被全面淘汰🤧
长于梳理,但谶纬究竟是怎样介入汉代文化的建构十分不足,不如说汉代文化系统下的谶纬。
这里所说的谶纬不只是王莽、刘秀所搞的那一套,而是立足于谶纬文献,延伸至整个儒学宇宙论、形而上系统的形成。 气魄不可谓不大,亦多有独到见解,只是与私见在天道观这个核心问题上已多相左
怀疑大徐公是不是所有的经注疏和子书都能记诵,体量宏大。是书以总结梳理为主,需要好好消化
本科时即标记“读过”,但那只是“翻过”,几乎没能读懂什么。此次再读一遍,除了对汉代易学还是迷迷糊糊外,颇觉神清气爽。要一再将无尽的赞美献给徐先生!
不懂谶纬。但读后感是,更多像是以谶纬文献讨论既有议题,有新瓶装旧酒之嫌。不过考虑到成书年代,还是有筚路蓝缕之功。始终觉得谶纬研究的核心在于,汉人如何将看似理性的经学与怪力乱神的谶纬结合。
很有价值的探讨,很受启发,还可继续深挖。个别硬伤无关紧要
学年论文第不知道多少弹- -这个作者还是很高端的~
稍显啰嗦,入门。
> 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
4 有用 豆友161326559 2018-04-18 21:29:24
四刷!名字我永远都及不准确。作者的博士论文很早了,但是今天看仍然有启发意义,比如关于天道构建、天道圣统等问题今天来做谶纬还是绕不开。这也正是局限所在,后来的《经纬成文》被这种讨论模式局限了,实际上并未走出博士论文。谶纬中还有相当多的地方值得被讨论,具体我就不说了,毕竟我还要靠这个混饭吃。
0 有用 韧勉 2018-11-08 15:26:59
本书是2018-2019秋季学期徐兴无老师在清华开设《两汉经学史》课程的前半部分,基于本书的基础上充实而成,可以看出作者在历史哲学、后现代哲学、文本解释、元文本等领域对汉代经学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但这一切信息量大课程的基础观点还是来源于作者的博士论文,以及本书中可以看到的观点。作者指出把握经学史的真谛,应该对同时代思想的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后才能得出结论,而非就文本谈文本、就观念谈观念而已。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本书是尾注应该是脚注、行文啰嗦、排比材料之处,仍需改进处尚多。
1 有用 ren 2015-05-06 21:14:49
刷了一遍,以后应该再读个两三次。有些地方论述地再详细点,把尾注改成页下注就好了。
3 有用 溼骨林蛞蝓 2016-06-07 22:51:37
本書對讖緯文獻的梳理比較用功,但對讖緯學說與漢文化建構的論述明顯薄弱,而且與前面的讖緯文獻的梳理聯繫不是很緊密,章節與章節的銜接的邏輯並不統一。採用尾注不是很好的體例,更令人費解的是一些古書引文有時加注有時不加注。
0 有用 或曰 2014-02-15 09:37:03
对谶纬如何参与到汉代的天道、道德、祀典的构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辨析、讨论。
0 有用 難山 2018-05-27 16:41:48
系作者博士论文。徐先生应是当代治谶纬最好的学者。限于篇幅,专题的部分其实每章的分量都可成专书。
0 有用 booloo 2021-12-28 17:25:19
内容丰富
1 有用 一固撇捺 2022-05-16 13:38:10
谶纬文献是一场文化运动的产物
1 有用 文孟先生 2022-11-22 01:02:27 湖北
经典作品。
0 有用 使我高霞孤映 2022-10-07 17:06:22 湖北
全书分六章,第一章论谶纬文献的价值,其他则分主题研究谶纬文献与汉代思想史。从第三章起每章有结论。属于旧材料、新眼光的研究。
1 有用 芝士学报 2023-05-05 15:18:10 天津
硕论和博论的功夫摆在这里,不会差到哪里去。本书可为学界展示两个问题:写不出新意但必须要写的部分,怎么写得体系化、理论化;能上价值的部分,如何拔高理论深度。徐在此二方面的能力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即便不做文学,在其他方面也能有大成就。
1 有用 Sssoar 2023-03-23 17:14:14 江苏
篇篇精彩。涉及到战国秦汉间天道观、人性论的部分极富启发性。另外有论及墨家末流的方士化与谶纬的关系、董仲舒天人灾异对天志思想的继承等等。 还是要有点谶纬基础再进入这本书比较好,把这本书当入门有点自讨苦吃🥺每一篇都信息量爆炸。以后肯定要反复看几遍。作者对战国秦汉间的思想伏线拿捏得极妙,举重若轻啊。 最后求再版把尾注改成脚注吧。尾注这种反人类逆天设计应该被全面淘汰🤧
0 有用 浮草 2022-06-15 18:29:58
长于梳理,但谶纬究竟是怎样介入汉代文化的建构十分不足,不如说汉代文化系统下的谶纬。
0 有用 亦阳秋 2024-01-05 14:00:44 河南
这里所说的谶纬不只是王莽、刘秀所搞的那一套,而是立足于谶纬文献,延伸至整个儒学宇宙论、形而上系统的形成。 气魄不可谓不大,亦多有独到见解,只是与私见在天道观这个核心问题上已多相左
0 有用 天崩喵 2024-07-27 01:49:13 江苏
怀疑大徐公是不是所有的经注疏和子书都能记诵,体量宏大。是书以总结梳理为主,需要好好消化
0 有用 金剛怒目 2009-11-22 13:00:26
本科时即标记“读过”,但那只是“翻过”,几乎没能读懂什么。此次再读一遍,除了对汉代易学还是迷迷糊糊外,颇觉神清气爽。要一再将无尽的赞美献给徐先生!
0 有用 あたらよ 2022-03-19 13:48:28
不懂谶纬。但读后感是,更多像是以谶纬文献讨论既有议题,有新瓶装旧酒之嫌。不过考虑到成书年代,还是有筚路蓝缕之功。始终觉得谶纬研究的核心在于,汉人如何将看似理性的经学与怪力乱神的谶纬结合。
1 有用 埜秋 2019-10-12 13:31:05
很有价值的探讨,很受启发,还可继续深挖。个别硬伤无关紧要
1 有用 上午出门看风水 2012-05-27 22:00:39
学年论文第不知道多少弹- -这个作者还是很高端的~
0 有用 于遇橘 2018-12-23 20:12:09
稍显啰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