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的书评 (64)

陆钓雪de飘飘 2016-05-28 22:37:20

日神精神:悲剧诞生的关键因素 ——论《悲剧的诞生》中日神精神的地位

作者:李钰辉,陆钓雪 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是《悲剧的诞生》中的两个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悲剧诞生的原因。可是虽说悲剧的诞生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交融下形成的,但是两者发生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不同。酒神精神作为悲剧之“悲”是悲剧的内核,日神精神是悲剧诞生...  (展开)
陈纳德 2020-12-13 12:04:39

生命意志对理性的鞭笞—重读《悲剧的诞生》

时隔半年重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不同于当初刚接触哲学时的一片茫然,在对尼采有着一定的阅读后再读尼采的处女作,感受到的与之前相比多了许多。虽然尼采在后期将《悲剧的诞生》视为极不成熟之作,但其讨论终生的母题已在此出现—克服虚无。 在西方,自现代性出现伊始,人本...  (展开)
Big G 2014-03-28 00:12:22

读《悲剧的诞生》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可以被认为是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的,即悲剧的诞生;悲剧的消亡;以及悲剧可能复活吗?这里我仅对于悲剧的诞生这个问题写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在书的一开始,尼采便介绍了两种基本的艺术形式,即阿波罗的造型艺术以及狄奥尼索斯的非造型艺术,而艺术的进...  (展开)
Unknown 2019-08-15 16:54:18

一个理解的尝试

《悲剧的诞生》是一位博览群书、境界极高的朋友推荐给我的,为的是回答我请教于她的问题:既然德国人以神话为历史的蓝本,为何他们写出悲剧的神话,为何他们渴求失败?是否有什么东西只有失败才能得到?事实上,此书带给我的,比意料之内的还要多。我想冒着这些文字成为黑历史...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2-18 17:04:44

【转】孙周兴:尼采《悲剧的诞生》译后记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年)二十六岁时当上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文学教授。德语区的教授位置不容易。尼采既当上了教授,就不免要显示学问本事。看得出来,少年得志的尼采一开始还是蛮想做点正经学问的,花了不少硬功夫,写下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悲...  (展开)
小雪 2022-10-05 22:12:25

”不再信仰一个理想的过去,也不再信仰一个理想的将来。”

读哲学是艰涩的,越想读懂越云里雾里。尼采又是使人云里雾里的佼佼者。认真读完《悲剧的诞生》,并未有完全地茅塞顿开之感,相反地,他的思想深奥,也许需要用一生来参悟。我能在偶几个段落感受到与他的心灵共振。 但我知道是他以巨人之姿停驻,才让我跟上他的步伐。 开篇尼采...  (展开)
黄yun晕 2020-03-11 03:23:16

明天一大早要起来工作的我居然想起大半夜写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面读到酒神精神文化,那种个体化的肢解,突破边界的束缚,追求对意志内核的融入......让我联想到三岛由纪夫,他的《午后曳航》里,几个小男孩把猫活剥,将完整的肉骨取出的情节,以及三岛一生对切腹文化的极致追求,都传达出一种对打破躯体束缚,力求解放灵魂去追求极致美学...  (展开)
麥即可姜姜温 2017-05-28 19:08:35

《悲剧的诞生》读书报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图书信息 书名:《悲剧的诞生》 作者:【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孙周兴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信息:2012年6月第1版 二、写作与思想背景 在《一种自我批评的尝试》一文中,尼采提到了《悲剧的诞生》的写作年代。据他描述,那时正处“1870——1871年普法战争那骚动...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7-14 19:01:48

【转】孙周兴:开启一种本源性的诗思关系 ———论早期尼采的悲剧文化观

本文刊登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作者简介】孙周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一) 本文主要结合尼采来讨论“艺术与哲学”或者“艺术文化与哲学文化”的关系 。 大家知道, 欧洲文化的主流传统是哲学的 ,而不是文艺...  (展开)
玫瑰衔诗 2022-02-09 14:55:23

日神与酒神

尼采在本书中赋予古希腊神话中的日神与酒神以强烈的象征意义,把希腊悲剧的诞生归结为两种精神的激荡:一是体现希望、理想和节制的阿波罗精神,另一是体现真实、享受和纵欲的狄奥尼索斯精神,这两种精神的碰撞就导致了悲剧的诞生。 在希腊神话中,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都...  (展开)
绝望的麦子 2022-01-03 16:57:33

《悲剧的诞生》读书笔记

尼采摒弃了过去美学家从道德伦理和政治实践的视角来理解古希腊悲剧之产生与价值功用的局限性,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将古希腊人的至深本能和精神内质分为两种趋向:“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阿波罗是梦的幻形,代表以静观的方式来把握的造型艺术,象征着节制与适度,是个...  (展开)
姥姥树蛙 2024-05-19 18:31:24

2024.4.16~5.19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第一部作品,创作于1870年至1871年。以古希腊悲剧为切入点,展开对艺术、美学的观点论述。 本书中尼采将艺术分为两个类别,阿波罗式(普遍、理性:造型艺术)与狄奥尼索斯式(个性、感性:音乐),从文章论述能看出他对古希腊/古典艺术的推崇;书中对柏...  (展开)
  2023-10-15 07:14:29

《悲剧从音乐精神中诞生》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自在之物的赞美,新审美方式被创造。 这本书的目录: 1:一种自我批评的尝试; 2:序言:致理查德·瓦格纳; 3:科利版编后记; 4:译后记。 这些部分就不做过多的赘述,1:多年后,尼采写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书之后对当年不成熟的自己做的反思,其它可以做个补充理解...  (展开)
理一分殊 2022-01-04 15:42:47

张辉: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的关系再思考——从尼采《悲剧的诞生》开篇说起

原文出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年 02 期 内容提要: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公开发表的作品,也是他从古典语文学家向哲学家转变的标志性作品。该书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开篇。该开篇不仅以一组与感性学相关的概念提示了一种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美学的...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02-10 08:34:26

【转】凌曦:谁杀死了古希腊悲剧——尼采《悲剧的诞生》第11、12节绎读

【作者简介】凌曦,1986.9—1990.7,四川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文学学士;1990.9—1993.3,上海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2005.9—2010.6,中山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哲学博士。2007.2—2008.1,获德国KAAD基金会的“青年学人奖学金...  (展开)
妙火 2019-11-24 17:23:42

悲剧的魅力:反抗与呼唤

外国文学老师在介绍古希腊文学时经常提到一些藏在神话与剧本背后的闪烁点:神与人之间不可僭越的界限、泰坦神话到奥林匹斯神话转变的内在秘密、合唱歌队独特的意义、解围之神(降神器)的魔力等等,原来这些对希腊文明乃至整个西方文明具有强大暗示作用的点大都来自尼采光辉的...  (展开)
只有我自己 2023-01-06 13:28:01

不算书评,因为写的字太多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用审美来反对形而上学,来把握人的存在本身,用尼采的话说是人的生命体验、个人意志。 最好先把握尼采认定的一个东西—生命体验是decline,不清醒的状态,当然我们很难自觉地跟随他,认为这种decline状态会 转化 为“赖以活下去的观念。 因为尼采的大前提—生命体验,是反道德...  (展开)
Hurricane 2022-12-12 20:27:47

成为一个本真的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从谈论希腊文化开始,探讨人生的意义。尼采开篇便点明了贯穿历史的人之存在的痛苦,他进而提出疑问:希腊人是如何在早就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苦痛之后,还能如此享受生命呢 [1] ?要解决这个问题,尼采将透镜从人身上转移,落到人的创造上。尼采认为因为...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4条)

订阅悲剧的诞生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