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作者签赠。
第十章转入书法学术讨论之后就看不懂了
一半了 和之前的想象不一致 不是presentation型 而更多像自娱自乐的一本书 像看的太多于是要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于是顺道说:看,我是这么想,就顺便给你们看看吧
iPad上面读PDF版,读了一半扔下了。数年后拿起纸本书,很快看完了剩下的一半。要想专注看书,可能还是要选择实体书……
有、意思
阅读过程轻松可乐,且对于建筑空间教学颇有启示。作为艺术作品及其历史的论说,白公摆脱了全然的背景论,回到艺术作品形式本身,但在讨论“民间书法”之后又提醒我们形式主义的危险(拿来主义容易走火入魔),而应该回到历史中的观念论里来确认当代的态度,这颇有福柯知识考掘的意味。结论略显消极,或许这根本不需要有一个路标
对“平民书法”的反思非常启发,似乎时常遇到这样的悖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装逼拆解之类的文章总是很受欢迎,似乎是大家都喜欢嘲讽装逼的人,可是一旦自己有了条件可以装了,便心安理得的把看过的抛诸脑后。爱古人真的比爱今人要安全。
挺有趣的一本书,作者也是有趣味的人
提出了一些问题。
4.5。初看标题不知所云,回看方知贴切。讲人话,讲想讲的话。有点学术经验的应该都读的了,但不见得赞同和理解。非书法批评。 环环相扣的文章形成思考集,专论一对关系,非常好的切入点。平民与精英,精神与形式,古意与古人,意趣与技法…… 从外国人、学童、市井小民的书写中欣赏和取得。再拉大尺度,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了表达自由还虚构角色写了个小故事(想到 癫狂纽约)。最后讨论了素人之书,其中我感兴趣的一类书写者作者并未涉及。 80年代作者三十出头时的字便已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如今看来文如其字,大概也字如其人吧。4星有点委屈,5星又想留给他更好的书
正好在IFA workshop听白先生讲自己这本书,说为什么一直没做英译,因为觉得没读者……这毕竟不是学术著作,而是书法史学者的关照和思考的结晶。preface的问题意识还是很基于他自身的美式training的,里面许多小章节说的都是经典的canonization的问题,但结构上确实就是个think-piece,讲究灵感和趣味多于学术性。
精彩纷呈! 白先生写完这本书已经十几年了,我很好奇的是。不知道他的观点。或者说是文化反思的看法,有没有改变呢? 但无论他如何为普通人书写强作人解,称赞它意趣的意义。技术与意趣都永远有着无法横跨的沟壑。 意趣易之,技术难之。 还是那句话: 历史是公正的 但历史需要时间。
平民和经典的边界到底是什么
花了相当大的篇幅,罗列了各种有趣的图例来让我等书法小白明白所谓的“不规整、有意趣”到底为何物,随后再引出王小二这段虚拟故事,非常精彩… 作者说他只是抛出问题,并未批判,但实际上,可以读出来的,却是对虚伪、逻辑不自洽的学习态度的批判…这种不装逼的艺术理论思考态度着实值得推广和学习👍👍👍
两年前一次性翻完,来补个评论。总而言之是本非常有意思的书。
好看。解惑。提神醒脑。在细微处下足了功夫。通俗易懂而又趣味十足。更难得是论证严密。还有触类旁通功用。完全可以印证到其它门类。一本好书就该是这样的。
好书不在大,从书法开始走到无穷远
一本生动的书法学术著作,有做学术的严谨和文学作品的流畅叙事,翻译的很好,层层剥茧的写作,读起来很有趣味和思考性
>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1 有用 教主道君皇帝 2013-02-17 22:28:14
作者签赠。
0 有用 街头的有为青年 2016-01-30 01:50:00
第十章转入书法学术讨论之后就看不懂了
0 有用 推三 2014-05-06 22:38:47
一半了 和之前的想象不一致 不是presentation型 而更多像自娱自乐的一本书 像看的太多于是要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于是顺道说:看,我是这么想,就顺便给你们看看吧
1 有用 孤独的寐释迦 2020-01-20 20:47:06
iPad上面读PDF版,读了一半扔下了。数年后拿起纸本书,很快看完了剩下的一半。要想专注看书,可能还是要选择实体书……
0 有用 很多人 2024-02-11 10:21:33 浙江
有、意思
1 有用 昭歌山 2023-02-28 10:29:18 浙江
阅读过程轻松可乐,且对于建筑空间教学颇有启示。作为艺术作品及其历史的论说,白公摆脱了全然的背景论,回到艺术作品形式本身,但在讨论“民间书法”之后又提醒我们形式主义的危险(拿来主义容易走火入魔),而应该回到历史中的观念论里来确认当代的态度,这颇有福柯知识考掘的意味。结论略显消极,或许这根本不需要有一个路标
0 有用 Lunagazer 2019-01-04 13:18:31
对“平民书法”的反思非常启发,似乎时常遇到这样的悖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装逼拆解之类的文章总是很受欢迎,似乎是大家都喜欢嘲讽装逼的人,可是一旦自己有了条件可以装了,便心安理得的把看过的抛诸脑后。爱古人真的比爱今人要安全。
0 有用 ilovemilan 2017-03-23 10:32:14
挺有趣的一本书,作者也是有趣味的人
0 有用 浦舟 2016-09-19 22:43:05
提出了一些问题。
0 有用 NER:D 2020-05-20 14:43:43
4.5。初看标题不知所云,回看方知贴切。讲人话,讲想讲的话。有点学术经验的应该都读的了,但不见得赞同和理解。非书法批评。 环环相扣的文章形成思考集,专论一对关系,非常好的切入点。平民与精英,精神与形式,古意与古人,意趣与技法…… 从外国人、学童、市井小民的书写中欣赏和取得。再拉大尺度,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了表达自由还虚构角色写了个小故事(想到 癫狂纽约)。最后讨论了素人之书,其中我感兴趣的一类书写者作者并未涉及。 80年代作者三十出头时的字便已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如今看来文如其字,大概也字如其人吧。4星有点委屈,5星又想留给他更好的书
0 有用 やす 2020-11-15 12:46:04
正好在IFA workshop听白先生讲自己这本书,说为什么一直没做英译,因为觉得没读者……这毕竟不是学术著作,而是书法史学者的关照和思考的结晶。preface的问题意识还是很基于他自身的美式training的,里面许多小章节说的都是经典的canonization的问题,但结构上确实就是个think-piece,讲究灵感和趣味多于学术性。
0 有用 芝奕 2017-11-30 22:42:16
精彩纷呈! 白先生写完这本书已经十几年了,我很好奇的是。不知道他的观点。或者说是文化反思的看法,有没有改变呢? 但无论他如何为普通人书写强作人解,称赞它意趣的意义。技术与意趣都永远有着无法横跨的沟壑。 意趣易之,技术难之。 还是那句话: 历史是公正的 但历史需要时间。
0 有用 请叫额聂小仙儿 2019-09-08 11:19:25
平民和经典的边界到底是什么
0 有用 liuliu 2024-01-20 13:23:51 上海
花了相当大的篇幅,罗列了各种有趣的图例来让我等书法小白明白所谓的“不规整、有意趣”到底为何物,随后再引出王小二这段虚拟故事,非常精彩… 作者说他只是抛出问题,并未批判,但实际上,可以读出来的,却是对虚伪、逻辑不自洽的学习态度的批判…这种不装逼的艺术理论思考态度着实值得推广和学习👍👍👍
0 有用 dgdgdjw 2024-01-13 08:43:54 广东
两年前一次性翻完,来补个评论。总而言之是本非常有意思的书。
0 有用 过冬了。 2017-11-29 18:06:06
好看。解惑。提神醒脑。在细微处下足了功夫。通俗易懂而又趣味十足。更难得是论证严密。还有触类旁通功用。完全可以印证到其它门类。一本好书就该是这样的。
0 有用 侧视西山 2008-02-22 12:58:47
好书不在大,从书法开始走到无穷远
0 有用 sheep^^snow 2012-05-02 12:35:17
一本生动的书法学术著作,有做学术的严谨和文学作品的流畅叙事,翻译的很好,层层剥茧的写作,读起来很有趣味和思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