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的书评 (21)

哲夫成城 2021-11-11 17:26:36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版

【转】张祥龙:孝的艰难与动人

节选自《思想避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张祥龙,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已退休),曾在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任教。研究方向:现象学、儒家哲学、东西方哲学比较。 今天重提“孝”这个题目在我看来是艰难的。因为西方学术界,还有受西方学术界影响的中国学...  (展开)
匪廢費·老🐰 2008-11-28 17:53:57 中华书局1996版

百行孝为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千文无足取,若有资于教化,莫《孝经》若也。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一本列于经典的古籍,同时也是在民间流传甚广并一度作为蒙学教本的古籍,《孝经》到现在还散发着巨大的文化意义。诚如胡平生《孝经译注》的前言所言,研究《孝经》不仅仅只是它的文字内容,流播发展,它在儒家...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10-08 22:31:08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版

【转】陈壁生:《孝经》的政治哲学

非常感谢士恒基金会的邀请,也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来听这场讲座,我讲座的题目是“《孝经》的政治哲学”。 这是一个属于经学方面的题目。现代人对《孝经》的理解,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就是把孝理解为一种私人道德。昨天我从北京坐飞机到云南,在飞机上听到...  (展开)
马戏团 2020-12-15 04:22:06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版

我从佛经来

《孝经》 2020-12-15 孝,这是东亚文化圈,最大最重的观念,儒家的最大事。西方传统里没有这个观念。 但是我从佛经来。 佛经可多种,提到孝这个事的,也有很多。有的经说,父子二人,黄泉路相见,各自低头赶路,看见跟没看见似的,谁也不搭理谁。这是说,你赶紧出家吧,家里的...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11-16 12:24:40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版

【转】张祥龙:孝意识的时间分析

作者简介:张祥龙,男,西元1949年生于香港九龙,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982年在北京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托莱多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92年在布法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2012年起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人文社科一级教授,2017年起...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11-11 17:12:08 中华书局1996版

【转】张祥龙:孝的发生

【作者简介】张祥龙,曾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山东大学哲社学院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哲学研究所”的学术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 孝,如这个汉字所显示的,意味着子代对于老去的亲代的照顾和尊重...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10-08 22:28:32 中华书局1996版

【转】陈壁生:《孝经》的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陈壁生,男,西历一九七九年生,广东潮阳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著有《激变时代的精神探寻》《经学、制度与生活——<论语>“父子相隐”章疏证》《经学的瓦解》《孝经学史》等。 【弘道书院按:2017年12月...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11-05 23:12:27 中华书局1996版

【转】杨立华:敬、慕之间——儒家论“孝”的心性基础

作者简介丨杨立华,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载丨《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孝”是儒家伦理生活的基础,对儒家伦理具有组建性的作用。对“孝”的心性论基础的研讨,将使我们对“孝”在儒家思想系统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将...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10-17 10:01:51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版

【转】陈壁生:从家国结构论孝的公共性

【作者简介】陈壁生,1979年出生于广东潮阳,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师从陈少明教授。2007年8月—2019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副系主任。著有:《经学、制度与生活——<论语>“父子相隐”...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9-09 11:01:03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版

【转】陈壁生:《孝经》出于“孔—曾”考

【案】本文为陈壁生教授提交给2017海峡两岸(嘉祥)曾子思想暨礼孝文化研讨会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陈壁生,男,1979年生,广东潮阳人,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学、中国哲学。著有学术专著《经学、制度与生活——<论语>“父...  (展开)
月自黄昏水自安 2022-08-30 11:34:56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版

中西方“孝”的对比及原因探讨

中国人提倡有等级的“孝”,西方人提倡父母和子女间平等的尊敬,个中缘由十分复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性等一系列问题,解释起来也很费劲。肖群忠在《孝与中国文化》中总结了三个原因,分别是: 1、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 2、代际整合和代际断裂的差异; 3、老年至...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7-06 23:41:52 中华书局1996版

【转】刘伟:道德论证——《孝经》文本的结构与性质初探

【摘要】经学史上对《孝经》文本的理解有一个重要并值得商榷的倾向——“去曾子化”。但在《孝经》中,曾子不只是一个聆听者或记录者,他首先是一个对话者。从曾子的提问可以发现,《孝经》的核心是论证如何从“孝”这一基本德性推导出一个完美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孝经...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3-29 17:14:36 中华书局1996版

【转】陈壁生:古典政教中的“孝”与“忠” ——以《孝经》为中心

古典政教,以人伦为中心,而人伦关系,以父子、君臣为大纲。父子、君臣之伦,一以成家,一以立国。人伦之间,必以德合。父之德慈,子之德孝,父慈子孝则家齐。君之德义,臣之德忠,君义臣忠则国治。家齐国治则天下平。 《孝经》中的父子、君臣观,是古典政教人伦关系的基础。而...  (展开)
逃跑和抓捕 2022-02-11 09:00:25 中华书局1996版

不孝敬父母而去尊敬敬爱别人是违礼法违道德的

要早起晚睡的去做,不要让生养你的父母感到羞耻 22页 要早起晚睡的去做,不要让生养你的父母感到羞耻 22页 要早起晚睡的去做,不要让生养你的父母感到羞耻 22页 要早起晚睡的去做,不要让生养你的父母感到羞耻 22要早起晚睡的去做,不要让生养你的父母感到羞耻 22...  (展开)
何波 2021-05-05 23:36:26 中华书局1996版

聊聊《孝经》背后的深层逻辑

一、概述 如果要在传统中国挑选一部字数最少、内容最浅,但影响最大的著作,《孝经》与《三字经》大概率当选,如果还要加上一个争议最大,那么《孝经》当之无愧。 《孝经》的强大影响主要从两汉开始,它的影响大到什么程度呢?举几个例子,1、皇帝的谥号。以两汉为例,除了两个...  (展开)
louie lee 2021-06-05 01:14:16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版

儒学之美,人性之光

读过了《论语》,再读《孝经》。 相对于《论语》松散的对话结构,《孝经》更显得逻辑性强,有充分的论证,行文脉络分明并层层推进: 孝道是百善之首,因为它离人类最近。在儒家思想中,每个层级的人,孝道的责任都不一样——上至天子与诸侯,下到士大夫与庶民,都有自己的孝道...  (展开)
Silencetone 2020-03-24 13:17:42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版

喜欢研读孝经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PDF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喜欢研读孝经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PDF版 https://t.cn/A6zsILSk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  (展开)
梨醒醒 2020-03-07 22:29:49 纺织工业2007版

人之行,莫大于孝

文/梨江水 《孝经》是以“孝”为中心,是比较集中地阐述儒家伦理思想的著作。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于秦汉之际。作为中国传统的十三经之一,它是十三经中经文最短的一部,虽仅有1799字,但它阐述的道理却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人人都必读...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1条)

订阅孝经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