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先生都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像庇护小鸡的母鸡般,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后辈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毫不吝啬提供经世学问之坐标以及人格营...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先生都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像庇护小鸡的母鸡般,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后辈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毫不吝啬提供经世学问之坐标以及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和民族的兴盛赢得时间、空间。他们既清贫又富有,不仅有激情,还有理性;他们不断张扬民主、科学,并点滴努力推动着国家的进步。
目录 · · · · · ·
序 /那些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胡 适/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
梅贻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张伯苓/公允公能,日新月异
· · · · · · (更多)
序 /那些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胡 适/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
梅贻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张伯苓/公允公能,日新月异
晏阳初/办平民学校,以造就“新民”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梁漱溟/以乡村建设工作重建中国秩序
竺可桢/办大学不能不有哲学中心思想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马相伯/“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后记一/邓康延和他的“先生”们
后记二/我看十大先生
后记三/“大先生”固然奉献更大,“小先生”一样光荣伟大
附录一/“先生”考
附录二/ “先生”小事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911年,陈寅恪就通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原文,是那时中国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一,比后来的很多知识分子早了整整10年,但他主张“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5页 -
他们也曾身为学生,唯理想至老不灭,或者说破灭一次,再理想一次。在波澜壮阔的文化民国、烽火连天的战乱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 但为今日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余音袅袅里是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那些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先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先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先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 更多书评 41篇
论坛 · · · · · ·
请问这个的纪录片哪里能看呢?? | 来自如一 | 9 回应 | 2020-10-20 19:10:26 |
喜欢《先生》和《封面民国》,讲述一些深度的历史真相 | 来自兰馨 | 2016-07-03 08:57:02 | |
在读《先生》和《民国男闺蜜》,善良、无奈、焦虑... | 来自可儿 | 2016-03-01 12:18:17 | |
这难道不是新周刊2012年第11期的专题改的么…… | 来自效颦 | 2013-04-17 20:12:2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2年華語圖書推薦榜 (451½°F™)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2(下) (default:)
- 中信出版社2012好书推荐 (中信出版文艺生)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2末日购书单 (梁啟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先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catnip 2013-06-28 22:22:02
辜负了这样的好题材。
2 有用 书格拉低 2013-09-06 11:52:34
这本书是纪录片的文字版,实话实说,初看时感觉很好,民国里不是历史课上讲的那么不堪,还是有很多有能力的人。但是,当你真的去看真相时,就对这制片人,出品人不这么看了,只说好,不说其它的内容,还真是我党一脉相承的套路。例如蔡元培的学术成就问题,他前后多次离职北大校长,很长时间是由于他仿建德国大学制度和当时的精英共同维护制度才早就了当时北大的辉煌,最后全算他身上了,那溢美之词,让我感觉不好意思看下去了。这... 这本书是纪录片的文字版,实话实说,初看时感觉很好,民国里不是历史课上讲的那么不堪,还是有很多有能力的人。但是,当你真的去看真相时,就对这制片人,出品人不这么看了,只说好,不说其它的内容,还真是我党一脉相承的套路。例如蔡元培的学术成就问题,他前后多次离职北大校长,很长时间是由于他仿建德国大学制度和当时的精英共同维护制度才早就了当时北大的辉煌,最后全算他身上了,那溢美之词,让我感觉不好意思看下去了。这怎么是纪录片该有的正确视角呢?纪录片视频,腾讯视频上有。 (展开)
5 有用 莫扎扎 2014-05-18 23:50:57
你爱他,自当会书写最好的他。
14 有用 蓝小花ฅ۶•ﻌ•♡ 2013-10-31 11:06:35
如果是花钱买来看,我觉得这纯属是坑钱的,一堆一堆的的头衔一段段的数据。。。我想看,为什么不去谷歌或者百度呢?最奇葩的是我竟然看完了。。针可惜了这本书的印刷跟装潢。。。
1 有用 沉山泥🐇 2015-06-29 10:44:17
历史资料整理得不错,先生的人性光辉说得挺透。通俗性读物的叙述口气到位。就是在作者加入个人评论的时候,有的价值观好奇怪。
0 有用 h大智 2023-03-25 15:50:41 浙江
个人不太喜欢此类人物生平式传记.勉强看完.先生之风,真的做到了山高水长
0 有用 Chan 2023-03-22 23:25:03 浙江
先生是“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人,是历史的传承人,是学生的引路者,也是时代的见证人。在清末民初时期,由于时代的变革,涌现出一批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高尚品德的人士,在他们身上能看到表率,能看到榜样,他们致力于教书育人,志在于教育救国,不惜牺牲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毫无疑问,他们是可以和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相媲美的。如蔡元培,前公务员翰林院干部,北大的改革者;胡适,罗斯福的室友;马相伯等。在战乱时期... 先生是“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人,是历史的传承人,是学生的引路者,也是时代的见证人。在清末民初时期,由于时代的变革,涌现出一批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高尚品德的人士,在他们身上能看到表率,能看到榜样,他们致力于教书育人,志在于教育救国,不惜牺牲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毫无疑问,他们是可以和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相媲美的。如蔡元培,前公务员翰林院干部,北大的改革者;胡适,罗斯福的室友;马相伯等。在战乱时期,前方战士死瓶,后方师生苦读,因为他们知道每一寸学习光阴都是前方战士用血换来的。用书中的一句话,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搏击中,倘若只能将足迹埋在纪念馆却不能刻在时代的年轮中,那么叹息也是枉然。敬先生们。 (展开)
0 有用 阿宅 2023-02-28 14:08:53 北京
借先生之名,无先生之风。 以张伯苓一集为例,如果只讲张先生自己,不讲学生,那也无妨,毕竟先生才是主角,其人其风,不因学生而高,不因学生而低。讲先生如何厚爱学生,如何在收到学生的信后做出抉择“最终导致晚年的悲剧”,如何生前桃李三千身后寂寥只有天津日报一则遗嘱一则哀启,只字不提先生病逝次日学生上门吊唁,不提追悼会如何筹备如何举行。如此选择素材,属实难以令人信服。忍不住也有些好奇其余数篇是如何选材的。 ... 借先生之名,无先生之风。 以张伯苓一集为例,如果只讲张先生自己,不讲学生,那也无妨,毕竟先生才是主角,其人其风,不因学生而高,不因学生而低。讲先生如何厚爱学生,如何在收到学生的信后做出抉择“最终导致晚年的悲剧”,如何生前桃李三千身后寂寥只有天津日报一则遗嘱一则哀启,只字不提先生病逝次日学生上门吊唁,不提追悼会如何筹备如何举行。如此选择素材,属实难以令人信服。忍不住也有些好奇其余数篇是如何选材的。 第一辑十位先生仅有竺可桢一位理工科教授,后记第二辑里有名媛有文人,还是没有看到童第周梁思成……有些遗憾。 大学一位历史老师讲到过,今人看古人要有同情之心,这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设身处地平等的同其情,同其心。古当然能讽今,可若只为了薄今而厚古,隐瞒真实的过去,只怕辜负了先生们的上下求索。 (展开)
0 有用 羡鱼 2023-02-21 09:46:24 广东
再见
0 有用 未解春盏 2023-02-07 11:55:37 江西
补。初中时读物,印象里还挺适合作为作文素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