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艾伦·麦克法兰
/
格里·马丁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The Glass Bathyscaphe
译者: 管可秾
出版年: 2003-9
页数: 272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03918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The Glass Bathyscaphe
译者: 管可秾
出版年: 2003-9
页数: 272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03918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的人类学 (辄馨)
- 坐拥书城7 (严杰夫)
- 假如种子不死 (陈毓秀)
- 新近收藏的书 (波西米)
- 待购 (昵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7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玻璃的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Solo 2017-05-31 18:19:46
玻璃出现于公元3世纪,公元5世纪流入中国,但是却没有得到发展,也缘于中国人当时的经济环境。中国好茶,所以隔热的陶瓷得到发展,并且外层可以绘画,也就和中国的诗书画的发展相切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辉煌。而欧洲人穷,没有先进工艺,则公园12-13世纪在玻璃上得到了发展。欧洲人喜欢葡萄酒和啤酒,玻璃有了用武之地。同时在绘画上,可以使用透明玻璃和镜子作为三维到二维转化道具。因为镜子和透明,人们也就更多在进行自... 玻璃出现于公元3世纪,公元5世纪流入中国,但是却没有得到发展,也缘于中国人当时的经济环境。中国好茶,所以隔热的陶瓷得到发展,并且外层可以绘画,也就和中国的诗书画的发展相切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辉煌。而欧洲人穷,没有先进工艺,则公园12-13世纪在玻璃上得到了发展。欧洲人喜欢葡萄酒和啤酒,玻璃有了用武之地。同时在绘画上,可以使用透明玻璃和镜子作为三维到二维转化道具。因为镜子和透明,人们也就更多在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审视,形成了自我主义的发展。也就间接的促成了西方的写实东方的写意。万物都有它的作用,我们要用包容的心来看待事物;同时,你的优势也会是你的劣势,西方的科技革命,12项用到了玻璃,从而也就促成了西方海外殖民的开始。 (展开)
0 有用 靡靡懒散人 2016-06-22 01:15:35
此书当做普及读物比较好
1 有用 [已注销] 2015-03-07 13:29:35
居然麦克法兰写过玻璃技术史,还是文化史的角度。找了半天英文没看到啥合适的,竟然偶然发现中文本,实在太意外。另,译者是老搭档了。
0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3-09-16 13:41:14
有些帮助,但是对透镜磨制过程还是根本没有提及~~科普类作品果然还是粗犷了一些。。。其他倒是有不少有意思的知识点,从玻璃的角度入手看历史发展,颇有点一花一世界的感觉~~
1 有用 辄馨 2009-02-21 16:10:44
最后一段有关人类学的视野,道出了人类学研究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