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间》试读

致中国读者

非常高兴《眨眼之间》可以被译介成中文。我从未去过中国,但是透过杰出的中国电影人的镜头我体验过这个国度丰富多样的文化,也从这些电影作品体现的技巧、勇气与伟大人性中获得过鼓舞。电影成为一个用来讲故事的媒介才不过短短一百年,而中国文明历史至少有六千年之久。正如地球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汉字是全中国人民的通用文字,无论读者使用何种方言,他们都能理解汉字一样,电影... (更多)

序&前言

只要一想到沃尔特·默奇,我的脸上就会漾出微笑,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可能是他独特的个性、他的强大能力带来的可信任感,以及他的温厚与智慧全部加在一起的结果。这个曾经淘气的杰罗·麦兵兵(Gerald McBoing-Boing,1950 年奥斯卡同名最佳动画短片的小主人公,天生不会说话,只会用电影中的音效来跟人交流,调皮可爱。—译者注)已经长大,依然调皮而神秘,但是已拥有了无比的法力。 也..

  1. 推荐序一 弗朗西斯·科波拉
  2. 推荐序二 周新霞
  3. 译者前言
  4. 第二版前言
  5. 前言

上篇 眨眼之间

事实是,《现代启示录》跟所有其他剧情长片一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夺魂索》(Rope,1948)可能是个例外 ],是由很多片段连接在一起而成的影像拼图。连接那些碎片,即美国人术语中称的“剪切” ,虽然造成了一个完全的、瞬间的视野转换—这种转换有时甚至造成了一种时间或空间上的巨大跳跃,但神奇的是,它们确实可以被观众接受并得到有效的理解。 剪接的结果看起来是可...

  1. 02 为什么剪接可以被接受?
  2. 05 剪辑的六条原则
  3. 13 别害怕,这不过是电影

下篇 数字剪辑的过去、现在,以及设想中的未来

我第一次与电脑控制的剪辑相遇是在1968 年,正巧那时我跟弗朗西斯 ·科波拉相遇,而他三十多年来一直是个致力于将电影电子化的发明家和潮流领先者,当时他刚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电影学院毕业,而我和我的南加大同学乔治 ·卢卡斯正在对一种早期的CMX 系统作调研,那时我在好莱坞(用一台Moviola!)干活。 那时我们都二十五六岁,在那间装满了嗡嗡作响的昂贵而笨拙的设备的屋子里,我...

  1. 03 数字:回到未来

出版后记

毫无疑问,《眨眼之间》是每个想要动手剪片子的人都绕不开的书。 早在我们引进这本薄薄的小书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迫不及待地读了原版,并为默奇简练生动地表达、直击要害的观点折服。“眨眼之间”不止是一个简单的描述剪辑动作的形容词,更是默奇最核心的剪辑观念——眨眼的时机和频率,跟我们的情感状态、思考的特质和思考的频率有关,它不是偶然的心理现象,而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必要方... (更多)

>眨眼之间

眨眼之间
作者: [美] 沃尔特·默奇
副标题: 电影剪辑的奥秘(第2版)
原作名: In the Blink of an Eye: A Perspective on Film Editing
isbn: 7550209561
书名: 眨眼之间
页数: 160
出品方: 后浪
译者: 夏彤
定价: 26.00元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2-8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