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的原文摘录

  • 与单语儿童的情况一样,丰富的语言环境,包括叙事交换、阅读图书、跟随儿童兴趣的延伸对话,都是与双语儿童的语言发展相关的因素。——《语言的发展(第9版)》 (查看原文)
    安七月 2回复 5赞 2021-10-27 07:59:38
    —— 引自章节:语言的发展进程概论 / 002
  • 为了产出句子,儿童需要把一个想法映射到表达这个想法的句子结构上,在这一结构的恰当部分插入词语,再按照正确的从左到右的顺序说出这些词语。理解句子也与之类似,儿童必须把所听到的线形的单词串转变成言语信号中无法听到的阶梯式结构,再基于此计算说者所意图的信息。 (查看原文)
    铅笔刀客三分部 3赞 2021-11-24 19:19:09
    —— 引自章节:知识与处理 / 177
  • 镜像神经元是一种在个体进行一种活动或者观察他人进行同类活动乃至听到相关声音时即会被激活的神经元,镜像神经元可能是我们所认为的移情和模仿功能的构成部分——这可以用来解释当我们向一个新生儿伸出舌头时,他也会伸出舌头回应我们的原因。这一现象暗示了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当成人对婴儿说话时,他们可能在激活婴儿的与语言相关的神经模式。 (查看原文)
    栖逸 1赞 2021-11-03 15:18:28
    —— 引自章节:第1 章 语言的发展概况
  • 儿董被诊断为患有听力损失之后,他可以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cochlear implant,CI)。助听器放大进入耳中的声音,因此对还残留有限听力的儿童更为有用。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植入体内的设备,它绕过大部分耳内器官,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因此,人工耳蜗可以为听力受损更为严重的儿童提供听觉;然而,由人工耳蜗提供给儿童的声音和通过功能正常的耳朵听到的声音存在很大差异,它并不能接收语音信号的所有方面,尤其是依赖于声音音调的信息(例如问句和陈述句的区别)比特定的语音更难以清晰展现,这使得人工耳蜗使用者更容易接受语言的一些部分,而对另一部分存在接受困难。尽管在经过练习之后,这些声音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们和普通的语音相差甚远。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1赞 2021-11-24 15:25:05
    —— 引自章节:前语言期婴儿的社会语境 / 044
  • 在世界各地,早期语言在大概相同的年龄以大致相同的形式出现,与语言习得所在的社会、文化以及语言的特征无关。 (查看原文)
    栖逸 2021-11-01 15:28:03
    —— 引自章节:第1 章 语言的发展概况
  • 婴儿是非常典型的社会生物:他们会长期注视看护者的眼睛,对他们周围声音的情绪语调非常敏感。他们会注意别人对他们所说的语言,然后与对方进行对话,哪怕只是嘟哝一声。如果他们需要某件物品,他们会学习让别人了解他们的意图。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00:25
    —— 引自章节:第1 章 语言的发展概况
  • 在世界各地,早期语言在大概相同的年龄以大致相同的形式出现,与语言习得所在的社会、文化以及语言的特征无关。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00:25
    —— 引自章节:第1 章 语言的发展概况
  • 儿童对某一形式的理解(comprehension)和产出(production)受到不同制约因素的影响;儿童能够理解比他们能够产出的内容更为复杂的内容。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00:25
    —— 引自章节:第1 章 语言的发展概况
  • 他们的词汇反映出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不太可能指示时间、空间上过于遥远的活动或是抽象的事物。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00:25
    —— 引自章节:第1 章 语言的发展概况
  • 习得一门特定语言的儿童会按照相同的顺序习得不同语法特征(但并不一定按照相同的速度)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00:25
    —— 引自章节:第1 章 语言的发展概况
  • 人类对单词的意识晚于对单词的使用。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23:25
    —— 引自章节:第1 章 语言的发展概况
  • 语言必须在社交场合中被使用,才能达到不同的目的。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23:25
    —— 引自章节:第1 章 语言的发展概况
  • 交际能力是语言发展的目标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23:25
    —— 引自章节:第1 章 语言的发展概况
  • 婴儿在自身能产出语言之前,可以区分很多不同的语音。他们甚至可以区分出自己母语中不存在的语音。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56:55
    —— 引自章节:第2 章 婴儿期交流的发展
  • 然而,在半岁左右,分辨自身语言中不存在的语音的能力则会消失。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56:55
    —— 引自章节:第2 章 婴儿期交流的发展
  • 在1岁以内,婴儿的感知系统会根据他们周围所听到的语言进行校准。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56:55
    —— 引自章节:第2 章 婴儿期交流的发展
  • 在0.5~1岁之间,婴儿的注意力逐渐被塑形成自己母语的模式。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4:56:55
    —— 引自章节:第2 章 婴儿期交流的发展
  • 儿童无意中听到的言语的总量对其语言水品发展的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人与儿童直接谈话的数量。 (查看原文)
    安妮熊熊熊🐷 2021-11-04 15:22:10
    —— 引自章节:第2 章 婴儿期交流的发展
  • 2。基因基础:FOXP2基因基因学研究指出,七号染色体上的一个特定名为FOXP2的基因与语言和言语相关,这个基因可能来自远古时期人类先祖身上的一次变异(Pab,200我们的类人猿近亲并不具有言语的身体机能,也不具备人类所有的FOXP2变体。FOXP2基因受损的人具有一系列交际障碍,相比之下,拥有人类FOXP2基因的鼠类则非常健谈,并且善于解决问题( Schreiweis et al,2014)。然而,单个基因显然不能解释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和健全性。换而言之,尽管FOXP2与语言相关,但它却不是“语言基因”,包括ASPM和 MCPHI在内的其他基因也与语言发展相关。当前分子基因学认为,这些基因的实质是进行调控,它们是一个复杂的、影响不同特质的信号系统的一部分 ( Misyak Christiansen, 2011)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1-11-24 08:53:15
    —— 引自章节:语言的生物基础 / 012
  • 些研究者对这些成熟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并认,培言能力的进化早在4万年之前就开始了( Johansson,2011),比智人的出现更早。当然,也有人反对这一观点,认为这一进化过程较为晚近,下限是12万年,而值得我们考虑的上限可能是多少:现在的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也具有我们所说的FOXP2基因,所以人类的语言能力可能在尼安特人身上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尼安德特人和我们的祖先智人同时期生存,之后则被智人取代。40万年前,他们住在欧洲大陆,可能已经有了完整的语言能力。在早期基于化石声带重构的研究中,一些学者认为尼安徳特人无法发出现代人类共有的快速发音的语言( Lieberman,2011)。然而,最近对一块6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舌骨(颈部用于支持舌头的一块骨头,使得舌头能够进行复杂动作)的三维影像分析则显示,这块舌骨与现代人的舌骨基本一致( D'anastasio et al,2013)。 考古学发现显示,尼安德特人具有比我们之前构想的更加复杂的社会,他们以家庭为单位生活,举行葬礼,穿戴装饰物,在衣服上缝纫皮革,制造工具,参与其他可能依赖于语言的熟悉的活动( Dediu& Levinson,2013)。DNA证据也显示,尼安德特人与智人之间存在通婚现象,而会说话的物种与不会说话的物种之间的婚姻看起来是不太可能的。现在,欧洲裔的人类平均有27%的尼安德特人的DNA。现在看起来,早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都具有语言,所以产生这些能力的改变可能发生在我们的共同先祖身上——有可能是海德堡人( Tomasello2010)。这一推论把语言的起源推向至少距今40万年前,甚至可能更早。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1-11-24 08:53:15
    —— 引自章节:语言的生物基础 / 012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