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的书评 (51)

马小军 2009-04-24 14:31:05

对我影响至深的男银之一

天哪,自己二十几岁读过爱过的书居然多数是盗版!可怜我买书并没少花一分钱,那时候,不知道有盗版这回事。可见高等教育教出了多少傻子。 最初迷上海明威的原因很简单,读他的原版书,不用上气不接下气地翻辞典查生词,我是个超懒的学生,旷课时间远远超过上课时间,上课时看...  (展开)
昭禾 2012-10-10 16:18:33

那些永恒的存在,将世界继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正本小说的时候,午后的阳光斜斜地透过窗户照耀进来,投射在屋内简洁的水泥地板上,空气中随处可见的微尘在阳光里飘扬舞蹈。向着阳光照射来的方向,抬头便看见了城市上空湛蓝的天空和一丝清晰可见的白云,屹立的高楼层层叠叠延伸向远方。 这就是我们活着的世界,美...  (展开)
南木tnt 2012-04-03 19:59:00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Hemingway lead me toward a world without boundaries, which mankind set for their own limitations rooted deep inside, the fear for unknown and the loneliness accompanied us all along the way. The story was quite a simple one, with clear and compact main line...  (展开)
杨维吾 2014-10-03 17:15:37

战争是个臭婊子,碰上她,没有人能自全

没有人是自全,没有人是孤岛,每人都是大陆的一片,要为本土应卯。 那便是一块土地,那便是一方海角,那便是一座庄园,不论是你的,还是朋友的,一旦海水冲走,欧洲就要变小。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与生灵共老。 丧钟为谁敲,我本茫然不晓,不为幽明...  (展开)
穆克寨寨主穆克张 2008-05-25 17:26:54

丧钟在为谁敲

前一阵刚刚温习了《老子》。里面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无所偏爱,任万物自为,钱锺书解道,“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非天地忍心而不悯惜。”(《管锥编》第二册)这句话成了老子无神论的重要证据。我当时觉得老子真难能可贵,老早就看出了自然的本性。这次的...  (展开)
Lorna 2016-05-26 22:14:17

游击队生活的三天--《丧钟为谁而鸣》

中译本洋洋洒洒四十万字,讲了三天不到的故事。罗伯特乔丹,被称为英国人的美国人。接到闸桥命令后来到山区,和游击队员合作。共产主义的信仰很快把他们结合到一起,达到了思想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他遇到了他爱的姑娘,一个受尽法西斯迫害的单纯的女人。他们每个人都知道等在前...  (展开)
Lepus Viator 2016-01-05 00:52:31

For mankind the bell tolls.

【2016年第一本小说】 【第一次发豆瓣长评】 三天的故事,用了将近两个月读完。从没对一本书产生过这样的感觉——不是那样地动人心魄,逼着你看到结尾;也不是乏味冗长到弃书的地步。它是这两个月来忙碌生活的细水长流般的滋润,每一次再翻开继续读下去,都能带来一种...  (展开)
风语者NA 2018-11-19 21:00:14

“世界反法西斯文学”

“不,我是反法西斯主义者” “我很爱开玩笑,不过不是以称呼的方式来开,称呼就好比旗帜” “我祖父是开枪自杀的。” 罗伯特·乔丹身上有很重的海明威的影子,《丧钟》里面甚至可以说有半部海明威自传在里头 《丧钟》这部小说,三天的故事给海明威写出三个世纪的感觉,后到后...  (展开)
satura 2010-01-09 14:40:45

他站在时间一侧

他的风格是我这辈子见过最空前绝后的 凛冽 极度悲观 干练 潇洒 就像他的硬汉精神和最后的毁灭 他不属于任何时代 伫立在时间的侧面。  (展开)
乐之扬 2018-05-21 07:53:57

读《丧钟为谁而鸣》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抽时间读了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对海明威最初的了解是看过他的《老人与海》。看了那部书之后就觉得海明威的小说有一种硬汉风格,能给人带来力量。这部《丧钟为谁而鸣》也是这样。本书是海明威于194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是...  (展开)
自恋的小艺 2019-05-04 16:20:00

丧钟为谁而鸣

海明威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全书情节限于三天之内,却洋洋洒洒30多万字。上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美国青年乔丹来到西班牙参加政府军,在敌后搞爆破活动,奉命联系地方游击队,完成炸桥任务。在战火纷飞中,他遇到了被敌人迫害过的温柔可爱的姑娘玛利亚,缱绻爱情,难舍难...  (展开)
竹子阿芜 2019-01-11 17:02:38

战争的牺牲有时候没那么伟大——《丧钟为谁而鸣》,沉淀的人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 故事从草坪上的匍匐者开始,罗伯特·乔丹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西班牙共和军,负责敌后爆破活动,这次他为了配合反攻,奉命和地方游击队联系,完成炸桥任务。 网上这本书的简介是这样说的:在这三天中,罗伯特历经爱情与职责的冲突和生与死的考验,人性不断升华。在炸桥的撒退...  (展开)
Richia 2018-04-18 22:38:31

Chacun de nous finira

标题来自Garou的《Hemingway》。 先后读了《太阳照常升起》和《丧钟为谁而鸣》(不得不说,海明威确实非常擅长为他的作品命名),和讨论书本身来说,我更想分析一下他的心理——从他所写下的,所表达的,所呐喊的,早就以一种似乎再明显不过的方式昭示了他那几乎是无法避免的结...  (展开)
青萍之末 2017-04-20 21:16:27

从永别了武器到丧钟为谁而鸣

《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的两本代表作,不同时期的两本书中有很多一脉相承的思想:对人的怜悯、对战争的控诉、对情感的珍视,但从《永别了武器》到《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思想的转变则更为重要,《永别了武器》中透露出的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迷惘,而《丧钟...  (展开)
张楚楚 2020-02-15 13:29:22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只有三天,却刻画出人生的美好与悲伤,幸运与不幸;只有一个爆破手和几个普通的游击队员,却涵盖了革命的忠诚者与背叛者,甚至在一个人身上就经历了从忠诚到背叛再回头的过程。一个人放下安居乐业,奔赴别国反抗暴政,炸了铁桥,流了鲜血,然后成了赞歌。 然而乔丹还是拥有幸运...  (展开)
Anitya 2017-04-12 10:18:47

三天也是一生——《丧钟为谁而鸣》

一九三七年五月底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到星期二上午,这本五百多页的小说仅仅讲了一个三天的故事,可是却让我几次陷入难以言说的情绪之中。 我看过海明威的《太阳会照常升起》,但是没有看过他为大多数人乐道的《老人与海》,看《太阳照常升起》会有感到真切的“垮掉的一代”的氛围...  (展开)
程序员小谭 2017-01-06 22:22:32

爱情和战争总是不可割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本40万字的小说,所讲所述限于三天,不得不让人惊叹和好奇,这也是吸引我阅读的重要原因。 我从三点谈谈这本书: 阅读性 爱情 战争 01 小说的阅读性 说实话,在看之前,我思索过:时间跨度如此之短的小说,写什么?能写什么?“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为何翻译...  (展开)
wozhiwu 2014-11-23 11:52:06

The Bell Tolls for us

在没有看到开篇小诗之前,还在想丧钟为谁而鸣的答案。心里想着在战争面前,其实没有胜利者。每一个身处战争的人其实都是战争的牺牲品。主人公乔丹因为战争失去了生命,玛利亚失去了贞操,巴勃罗失去了内心的自由,饱受内心的奴役。但是当看完这首小诗之后,又觉得海明威确实伟...  (展开)
Janerajcider 2022-01-24 18:22:08

他的心脏永远跳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战争是邪恶的、残酷的,杀人也是,但是如果为了一个反对反人类的战争,是时候却不得不这样做。同时战争中又充满了温情与人性,面对战争,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罗伯特完成了他的使命——炸桥,也遇到了他的玛利亚,虽然他俩从相识、相爱到分离不过才持续了三天。我相信,...  (展开)
秦涤生 2021-07-31 08:41:18

罪恶的战争

海明威以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爆破手深入战线后方同游击队一起完成炸桥任务的故事。小说从时间上只有三四天,但仅仅几天时间发生的故事就把内战的大背景、人性和战争的罪恶表现的淋漓尽致。小说中的人物有的忠诚和勇敢,有的狡诈和胆小,作者都有深刻刻画...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1条)

订阅丧钟为谁而鸣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