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战争和人》三部曲,原来以《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三部单行本形式先后在一九八七年、一九八九年、一九九二年分别出版。一是因为写成一部先由出版社审发一部,二是因为每部都能单独阅读、独立存在。但无论从写作时的整体构思或读者的阅读效果、阅读要求来说,三部曲是有连贯性的,是三本系列,一个整体。所以现在再版,就以《战争和人》为总名,三部结成一套,改用统一的封面,献给读者。
战争和人(全三册)的创作者
· · · · · ·
-
王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火,原籍江苏如东,本名王洪溥,1924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文学学士),留校做过助教。1949年为中华全国文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解放在上海总工会筹委会文教部工作。1950年参与筹建劳动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创办《工人》半月刊。1953年调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办《中国工人》杂志任主编助理兼编委。1961年后在山东做过十几年省属重点中学和出版社方面领导工作。曾任山东省作协常务理事。1983年到成都,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参与筹建四川文艺出版社,为第一任书记兼总编。王火1987年春离休。王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职称为编审,现为四川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四川出版社工作者协会顾问、四川省出版专业高评委委员。有传略《在编辑与创作两个领域成就显著的王火》列入中宣部编辑的《编辑家列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人民日报》、《人民日...
王火,原籍江苏如东,本名王洪溥,1924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文学学士),留校做过助教。1949年为中华全国文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解放在上海总工会筹委会文教部工作。1950年参与筹建劳动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创办《工人》半月刊。1953年调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办《中国工人》杂志任主编助理兼编委。1961年后在山东做过十几年省属重点中学和出版社方面领导工作。曾任山东省作协常务理事。1983年到成都,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参与筹建四川文艺出版社,为第一任书记兼总编。王火1987年春离休。王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职称为编审,现为四川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四川出版社工作者协会顾问、四川省出版专业高评委委员。有传略《在编辑与创作两个领域成就显著的王火》列入中宣部编辑的《编辑家列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物》、《中华英才》、《中华儿女》、《中外交流》、《传记人物》、《文艺报》、《文学报》、《新闻出版报》、《四川画报》等数十种报刊介绍过事迹。《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劳模大辞典》等等辞书均有辞条。
1995年,国务院授予王火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五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全国劳模表彰会。1995年9月,王火与一批文艺界老战士荣获中国作协向抗战老作家颁发的“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的纪念牌。
1996年6月,中共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授于王火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年12月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及四川省出版工作协会发出“关于开展向王火同志学习”的通知。
1993年12月王火曾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缅甸。1997年10月王炎曾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捷克、南斯拉夫、并在贝尔格莱德出席第34届国际作家会议。1998年2月中央电视台在东方之子》栏目播出王火答主持人白岩松问。1999年春王火率大陆作家访台代表团赴台湾做文化交流。
主要作品
王火自四十年代中开始创作,在《时速新报》、《文汇报》、《大公报》、《万象》杂志等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特写。
1946年至于948年曾采访过南京大屠杀及审判汉奸。编写出版过上海解放后第一套式从课本,并出版了《工人广播剧选一、二集》《炼钢英雄》、《工人阶级的旗帜》、《苏联专家在新中国》、《怎样办报》《二七大罢工》《从五卅到大革命》《三年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读物十多种。近600万字作品。
长篇小说十部:即《战争和人》三部曲,包括《月落乌啼霜满天》(1987年,人民出版社)、《山在虚无缥缈间》(1989年10月,人民出版社)《枫叶荻花秋瑟瑟》(1982年2月人民出版社);《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198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外国八路》(1981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浓雾中的火光》(1983年7月,重庆出版社);《雪祭》(1988年11月,重庆出版社);《流萤传奇》(1992年2月,明天出版社);《王冠之迷》(1992年9月华夏出版社);《禅悟》(1993年9月,《峨眉》);《女人夜沙龙》(1996年9月,四川文艺出版社);《霹雳三年》(1999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篇小说二十一部:《赤胆忠心》(即“节振国”)(1957年7月,工人出版社);《白下旧梦》(1983年3期,《收获》);《隐私权》(1990 年11月花城出版社)《边陲军魂》(1985年5月,贵州人民出版社);《潜网上的漩涡》(1985年2期,《收获》);《心上的海潮》(1982年,1期《江南》);《变形记》(1983年1期《幽燕》);《黑色的监狱,白色的梦》(1986年12月,《未来》);《夜雨闻铃肠断声》(收入《心上的海潮》集1985年3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夜的悲歌》(1982年,《十月》);《雨的精魂》(1985年2期,《红岩》);《啸傲冰雪》(1992年3期,《红岩》);《
"战争和人(全三册)"试读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战争和人(全三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战争和人(全三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战争和人》第一部,又名《月落乌啼霜满天》,叙述的时间跨度是从1936年12月到1938年11月之间将近两年,故事情节围绕着童霜威一家以及他们交际圈内的人物命运而展开。 《战争和人》,当然是离不开战争这个整体氛围,人是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的一份子。上至决... (展开)
此书与战争与和平的异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了战争与和平后看的这书,觉得还是中国人的书接地气啊。 下面讲讲这两本书的异同吧。 相同点: 1、都涉及爱情与死亡的主题,以及国破山河在的大背景。 2、主要讲得是上层社会人士在战争里的表现,主角都有点相似,童老爷子冷酷而狷介,有点象保尔康斯基老公爵,柳忠华意志... (展开)> 更多书评 2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7.2分 7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7.8分 30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12)8.8分 2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茅盾文学奖 (Li)
- 茅盾文学奖 (小F)
-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 (spartacus)
- 璃の悦读纪@2014 (璃人泪@2011)
- 茅盾文学奖 1982-2023 (爱玛·包法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4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战争和人(全三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佑扯 2015-04-13 06:43:10
里边引用的古诗词挺有味道。大段的解释政治思想有一点过了。茅盾文学奖是都这么偏爱长篇的嘛,实在是看的累死啦。
31 有用 熊大茸 2015-08-17 13:34:45
细腻而曲折,太棒了。语言规范而美丽,更重要的是,少了很多非黑即白的戾气,写处于中立地带的两父子渐渐向左走追寻当时的光明的例子,从而串联起整个大背景,足见作者的用心良苦。里面管仲辉、谢元嵩等人的塑造也很好,有代表性又不脸谱化,足以见得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即便免不了意识形态的部分,但我相信获奖实至名归。
5 有用 猴子下山 2005-09-04 15:44:16
大学时候不想听课,就狂读《茅盾文学奖》作品。这套书是用半个学期的马哲课换来的。情节记不太多了。
25 有用 Meow走过中世纪 2009-04-04 19:22:10
无聊到家的书 亏他写那么长 唯一的收获是知道炖鸡应该先用开水煮一遍
1 有用 天山月依旧 2022-11-10 10:25:57 河南
这本书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的非常好,就是实在太长太长了,读的好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