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标题: 20世纪分子生物学革命
原作名: 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 Makers of Revolution in Biology
译者: 李晓丹
出版年: 2005-01-01
页数: 489
定价: 9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237706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DNA功能与结构:阐明脱氧核糖核酸(遗传物质)的结构”、“RNA结构的功能:破解遗传密码,发现信使”、“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分子是怎样工作的”。
目录 · · · · · ·
再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DNA功能与结构:阐明脱氧核糖核酸(遗传物质)的结构
第一章 “他是一个非凡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二章 “DNA是迈达斯的金子,每个碰到它的人都会发疯”
· · · · · · (更多)
再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DNA功能与结构:阐明脱氧核糖核酸(遗传物质)的结构
第一章 “他是一个非凡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二章 “DNA是迈达斯的金子,每个碰到它的人都会发疯”
第三章 “然后他们问你,‘沃森博士,DNA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插曲 70年代早期分子生物学的状况
第四章 摩尔根偏差和生命的秘密
第二篇 RNA结构的功能:破解遗传密码,发现信使
第五章 “生灵的数目”
第六章 “我的意见是,法则就是一种还没有合理证据的想法。你明白吗?!”
第七章 “在人们头脑中,基因像银河中的物质一样难以接近。”
第八章 “他不是俱乐产的成员”
第三篇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分子是怎样工作的
第九章 “和往常一样,我总是被热切的期待所驱使。”
第十章 “我发现了生命的第二个秘密。”
结论,1978年 “总是同样的僵局”
尾声 “有一种可能性是,我们能把鸭子和橘子的DNA放到一起。”
编后记I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的申辨:一个受委屈女英雄的神话
编后记II 查盖夫作出了什么贡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Avery's (就是做肺炎双球菌转化的那个) proof that the transformating principle was DNA set the agenda of biology henceforth; Watson and Crick's elucid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confirmed rather than concluded that agenda. But the question that Avery had put, Nirenberg and Matthaei began at last to answer.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64页 -
…there is a terrible snobbery that either a person who's speaking is someone who's in the club and you know him, or else his results are unlikely to be correct. And here was some guy named Marshell Nirenberg; his results were unlikely to be correct, because he was't in the club. And nobody bothered to be there to hear him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6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创世纪的第八天"的人也喜欢 · · · · · ·
创世纪的第八天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创世纪的第八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Probably the best book in molecular biology so far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I read the book while doing an exchange program in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During the first week, I felt quite bored and figured that it might not be a bad idea to check out the library for some real big volumes. Initially, "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w...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
布伦纳在英国剑桥皇家学院断言:‘’如果你对我说,这是一只手,那是一只眼,如果你想知道一只手和一只眼睛是如何产生的,我就会说你必须要知道程序;要知道机器语言即分子语言。知道这些语言后你就可以用一系列程序命令计算机来产生一只手和一只眼晴。……但直到不久之前,我才清楚地意识到,虽然有几个不同的生命方式,但是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DNA才是最重要的。……首次去剑桥采访佩鲁茨时,我问他,和认识DNA结构相比了解...
2021-05-05 01:27:27
布伦纳在英国剑桥皇家学院断言:‘’如果你对我说,这是一只手,那是一只眼,如果你想知道一只手和一只眼睛是如何产生的,我就会说你必须要知道程序;要知道机器语言即分子语言。知道这些语言后你就可以用一系列程序命令计算机来产生一只手和一只眼晴。……但直到不久之前,我才清楚地意识到,虽然有几个不同的生命方式,但是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DNA才是最重要的。……首次去剑桥采访佩鲁茨时,我问他,和认识DNA结构相比了解蛋白质的结构有多难。“一个蛋白质,比如说一个酶分子的结构,要比DNA结构难一倍。”他说,“相比之下,DNA的结构很简单并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从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沃森和克里克只对三个数据做了测量:双螺旋的宽度,堆积的平行碱基间的高度及螺旋环绕一圈的高度。他们从这些数据中得知DNA结构的基本特征是重复;就是以相同的格局围绕纤维轴周期性地重复。根据这三个数据,通过建造模型、反复试验,他们解决了DNA结构。结晶蛋白的结构用这种方法无法解决,因为蛋白质结构不重复,它没有周期性的结构。为了使你对蛋白质的复杂性有些感性认识,我将给你看一些已知蛋白质的结构。要在蛋白质X射线衍射照片上确定几千个数据才能够解决一个蛋白质的结构。 DNA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的结构得到了解决,而在于它概念上的重要性。当沃森1951年秋抵达剑桥时,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如此多样、复杂和引人注目,所有生物学家几乎都认为遗传的信使,即基因肯定是由蛋白质组成的。毕竟,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很多激素是蛋白质分子,比方说胰岛素。呼吸载体是蛋白质分子,像血红蛋白。来对付和中和成百上千种被身体认为是异物的抗体也是蛋白质,这些异物本身也可能是蛋白质,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是蛋白质。酶也是蛋白质,不同种类的酶能够健化代 引自 第一章 “他是一个非凡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回应 2021-05-05 01:27:27 -
无论是在科学还是其他领域,创造力就是自我推动力。我认为每位科学家在做伟大的科研工作时都和自设紧紧相连,这也就是科研中竞争这么激烈的一个原因。竞争只不过是种表面现象,关键问题是,科学家陷了多深。如果丧失了客观性,你得到的只是一种个人的看法,这就是科学和宗教的区别 想起老师提过很多科学教最后都去研究宗教,因为科学不能解释的事情宗教能解释。有句话说当科学费力的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看到宗教早已高高站在山顶...
2012-10-25 18:18:31
无论是在科学还是其他领域,创造力就是自我推动力。我认为每位科学家在做伟大的科研工作时都和自设紧紧相连,这也就是科研中竞争这么激烈的一个原因。竞争只不过是种表面现象,关键问题是,科学家陷了多深。如果丧失了客观性,你得到的只是一种个人的看法,这就是科学和宗教的区别 引自 科学和宗教的区别 想起老师提过很多科学教最后都去研究宗教,因为科学不能解释的事情宗教能解释。有句话说当科学费力的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看到宗教早已高高站在山顶嘲笑它。很多人都有完美的大一统的愿望,希望有所有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都遵从的规律。我自己也是一直认为有这样的公理和方法论,世界是完美统一的。
回应 2012-10-25 18:18:31
-
肜戎 (Free Your Mind)
细菌在半周内繁殖的代数要比人类有史以来的总数还要多。细菌的繁殖是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许多病毒能以五十倍或者是上百倍的速度繁殖。细菌的所需要的食物十分简单,因此它们的食物可以完全地被认为控制。细菌的变异也很容易察觉,细菌学家或分子生物学家通常能从上亿说着更多的细胞中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带有特殊特征的变异株。 世界上被了解最多的生物是人类的大肠杆菌。坚定细菌的实验结果比人们想象的要简单,通常连显微镜都...2011-12-06 22:28:01
-
“沃森说:如果受教育时间太长了,也许会扼杀一个科学家……在研究开始你还要摸索。可能要花费几年时间才能了解哪些种类的问题是人们试着解释但还没有答案的。你说应该了解所有的事实,但是学到有些知识是错误的,如果把他们看得太认真了,就无法发现真理。可以说如果一些观点占据了你全部的注意力,谈论它们的时间太长,这样你怀疑他们是错误的能力就逐渐消失。” 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这里,我们太注重一个结果,忽略了过程。只...
2012-10-25 17:25:48
“沃森说:如果受教育时间太长了,也许会扼杀一个科学家……在研究开始你还要摸索。可能要花费几年时间才能了解哪些种类的问题是人们试着解释但还没有答案的。你说应该了解所有的事实,但是学到有些知识是错误的,如果把他们看得太认真了,就无法发现真理。可以说如果一些观点占据了你全部的注意力,谈论它们的时间太长,这样你怀疑他们是错误的能力就逐渐消失。” 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这里,我们太注重一个结果,忽略了过程。只要背下来几个反应、几种现象,凭学习成绩可以取得的东西都有了。今天物理有机课上讲了一些和本科课程背的东西“相反”的东西。明白了探究过程就能应万变,而且没有无条件一成不变的结论。想想花时间背那些“错误”的东西,真是浪费生命。当考试已经失去人们原本设置它的初衷,甚至起了相反的作用真是一种遗憾。但是如果要像西方教育那种读很多paper写assignment,中国的师资根本跟不上,国情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办法。幸运的人可以被选中精英教育,不幸的人就只能靠自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给年轻科学家的忠告》里提到,读科学史能提高科研兴趣,因为知道自己置身科学改变世界的大潮里,有兴奋感和使命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研究生这件事情,如果把学习当成一个学生而已,把上课做实验当成挡在想要的生活前面一道障碍的话就会很痛苦,总想着做完这个我就能/我才能怎样怎样。但如果把研究就当成生活本身,每一天都变得主动,每一个清晨都是兴奋而充满期待。兴趣和好奇心所致,处于对生命和前任的敬畏。 发现一个现象,猜测机理,用一类物质验证,得出结果。这就是老板说的new things吧。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做把别人做出来的东西小变或者优化。不是说没有意义,只是不能称这样的事情叫做伟大。很多时候,看不出一些事情只是因为知道的太少,知识面太窄。忘记在那一页看到,某某的长处就是能接受各种流派的思想。在研究的初期要广泛的阅读这一领域的各种流派,弄清楚来龙去脉,急什么? 分子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是一个不同思维角度认识、思考和研究问题取得成果的例证。 仰望科学的璀璨星空,和伟大的智慧对话,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回应 2012-10-25 17:25:48 -
肜戎 (Free Your Mind)
德尔布鲁克对那些初始阶段的噬菌体实验做了描述: 病毒是通过消灭细菌来显示自己的,就像一个小男孩吃掉一块蛋糕来宣布他的存在一样。我们对病毒的了解是建立在下列实验基础上的,这些实验只需要很简单的仪器设备并可以在一天内结束。 首先让细菌在含有肉汤培养基的试管中生长,然后往试管中加入足够数量的病毒,至少每隔细菌能被一个病毒所吸附。在过了一段时间后(13分钟到40分钟间,根据病毒种类而定,但对任何特定种类的病...2011-12-06 22:35:50
德尔布鲁克对那些初始阶段的噬菌体实验做了描述: 病毒是通过消灭细菌来显示自己的,就像一个小男孩吃掉一块蛋糕来宣布他的存在一样。我们对病毒的了解是建立在下列实验基础上的,这些实验只需要很简单的仪器设备并可以在一天内结束。 首先让细菌在含有肉汤培养基的试管中生长,然后往试管中加入足够数量的病毒,至少每隔细菌能被一个病毒所吸附。在过了一段时间后(13分钟到40分钟间,根据病毒种类而定,但对任何特定种类的病毒来说,这个时间是一定的),细菌就被裂解并释放大量病毒。当细菌被裂解时,因为细菌生长而浑浊的试管突然又变得透明了。在显微镜下观察试管中的溶液时,看不见细菌了。
回应 2011-12-06 22:35:50 -
肜戎 (Free Your Mind)
实验的基本方向是由德尔布鲁克和卢里亚在1940年底首次会面时直接制定的。细菌学家有时会被抗性现象所迷惑,抗性现象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在大量对特殊噬菌体敏感的细菌中,会出现对此侵染不敏感的变异型细菌。微生物的活力惊人,这些在一亿次中出现两三次的对抗型细菌能够被鉴别,因为他们自身能抵抗噬菌体的侵染,并产生后代。40年代后前在抗菌素广泛使用时,更被人们熟悉的抗性型是某些细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等的抗性。 现在就连...2011-12-06 22:42:00
实验的基本方向是由德尔布鲁克和卢里亚在1940年底首次会面时直接制定的。细菌学家有时会被抗性现象所迷惑,抗性现象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在大量对特殊噬菌体敏感的细菌中,会出现对此侵染不敏感的变异型细菌。微生物的活力惊人,这些在一亿次中出现两三次的对抗型细菌能够被鉴别,因为他们自身能抵抗噬菌体的侵染,并产生后代。40年代后前在抗菌素广泛使用时,更被人们熟悉的抗性型是某些细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等的抗性。 现在就连普通人也知道抗性细菌起源于突变,突变是稀有但可遗传的变化,这种变化使细菌得以生存并能够再生。但当德尔布鲁克和卢里亚在一起做实验时,传统的细菌学家对微生物遗传或者微生物中的自然选择一点也不清楚。当时许多人认为“抗性”是细菌适应有抗菌素的环境而诱导产生的;诱导的机制虽然不清楚,但可以想象这包括了巨大的代谢变化,所以很难成功,但一旦成功,它会将这些变化遗传给后代。这个想法符合孟德尔和达尔文之前的习得性遗传的概念。卢里亚曾嘲笑细菌学是“拉马克主义的大本营”。
回应 2011-12-06 22:42:00
-
布伦纳在英国剑桥皇家学院断言:‘’如果你对我说,这是一只手,那是一只眼,如果你想知道一只手和一只眼睛是如何产生的,我就会说你必须要知道程序;要知道机器语言即分子语言。知道这些语言后你就可以用一系列程序命令计算机来产生一只手和一只眼晴。……但直到不久之前,我才清楚地意识到,虽然有几个不同的生命方式,但是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DNA才是最重要的。……首次去剑桥采访佩鲁茨时,我问他,和认识DNA结构相比了解...
2021-05-05 01:27:27
布伦纳在英国剑桥皇家学院断言:‘’如果你对我说,这是一只手,那是一只眼,如果你想知道一只手和一只眼睛是如何产生的,我就会说你必须要知道程序;要知道机器语言即分子语言。知道这些语言后你就可以用一系列程序命令计算机来产生一只手和一只眼晴。……但直到不久之前,我才清楚地意识到,虽然有几个不同的生命方式,但是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DNA才是最重要的。……首次去剑桥采访佩鲁茨时,我问他,和认识DNA结构相比了解蛋白质的结构有多难。“一个蛋白质,比如说一个酶分子的结构,要比DNA结构难一倍。”他说,“相比之下,DNA的结构很简单并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从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沃森和克里克只对三个数据做了测量:双螺旋的宽度,堆积的平行碱基间的高度及螺旋环绕一圈的高度。他们从这些数据中得知DNA结构的基本特征是重复;就是以相同的格局围绕纤维轴周期性地重复。根据这三个数据,通过建造模型、反复试验,他们解决了DNA结构。结晶蛋白的结构用这种方法无法解决,因为蛋白质结构不重复,它没有周期性的结构。为了使你对蛋白质的复杂性有些感性认识,我将给你看一些已知蛋白质的结构。要在蛋白质X射线衍射照片上确定几千个数据才能够解决一个蛋白质的结构。 DNA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的结构得到了解决,而在于它概念上的重要性。当沃森1951年秋抵达剑桥时,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如此多样、复杂和引人注目,所有生物学家几乎都认为遗传的信使,即基因肯定是由蛋白质组成的。毕竟,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很多激素是蛋白质分子,比方说胰岛素。呼吸载体是蛋白质分子,像血红蛋白。来对付和中和成百上千种被身体认为是异物的抗体也是蛋白质,这些异物本身也可能是蛋白质,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是蛋白质。酶也是蛋白质,不同种类的酶能够健化代 引自 第一章 “他是一个非凡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回应 2021-05-05 01:27:27 -
无论是在科学还是其他领域,创造力就是自我推动力。我认为每位科学家在做伟大的科研工作时都和自设紧紧相连,这也就是科研中竞争这么激烈的一个原因。竞争只不过是种表面现象,关键问题是,科学家陷了多深。如果丧失了客观性,你得到的只是一种个人的看法,这就是科学和宗教的区别 想起老师提过很多科学教最后都去研究宗教,因为科学不能解释的事情宗教能解释。有句话说当科学费力的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看到宗教早已高高站在山顶...
2012-10-25 18:18:31
无论是在科学还是其他领域,创造力就是自我推动力。我认为每位科学家在做伟大的科研工作时都和自设紧紧相连,这也就是科研中竞争这么激烈的一个原因。竞争只不过是种表面现象,关键问题是,科学家陷了多深。如果丧失了客观性,你得到的只是一种个人的看法,这就是科学和宗教的区别 引自 科学和宗教的区别 想起老师提过很多科学教最后都去研究宗教,因为科学不能解释的事情宗教能解释。有句话说当科学费力的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看到宗教早已高高站在山顶嘲笑它。很多人都有完美的大一统的愿望,希望有所有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都遵从的规律。我自己也是一直认为有这样的公理和方法论,世界是完美统一的。
回应 2012-10-25 18:18:31 -
“沃森说:如果受教育时间太长了,也许会扼杀一个科学家……在研究开始你还要摸索。可能要花费几年时间才能了解哪些种类的问题是人们试着解释但还没有答案的。你说应该了解所有的事实,但是学到有些知识是错误的,如果把他们看得太认真了,就无法发现真理。可以说如果一些观点占据了你全部的注意力,谈论它们的时间太长,这样你怀疑他们是错误的能力就逐渐消失。” 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这里,我们太注重一个结果,忽略了过程。只...
2012-10-25 17:25:48
“沃森说:如果受教育时间太长了,也许会扼杀一个科学家……在研究开始你还要摸索。可能要花费几年时间才能了解哪些种类的问题是人们试着解释但还没有答案的。你说应该了解所有的事实,但是学到有些知识是错误的,如果把他们看得太认真了,就无法发现真理。可以说如果一些观点占据了你全部的注意力,谈论它们的时间太长,这样你怀疑他们是错误的能力就逐渐消失。” 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这里,我们太注重一个结果,忽略了过程。只要背下来几个反应、几种现象,凭学习成绩可以取得的东西都有了。今天物理有机课上讲了一些和本科课程背的东西“相反”的东西。明白了探究过程就能应万变,而且没有无条件一成不变的结论。想想花时间背那些“错误”的东西,真是浪费生命。当考试已经失去人们原本设置它的初衷,甚至起了相反的作用真是一种遗憾。但是如果要像西方教育那种读很多paper写assignment,中国的师资根本跟不上,国情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办法。幸运的人可以被选中精英教育,不幸的人就只能靠自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给年轻科学家的忠告》里提到,读科学史能提高科研兴趣,因为知道自己置身科学改变世界的大潮里,有兴奋感和使命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研究生这件事情,如果把学习当成一个学生而已,把上课做实验当成挡在想要的生活前面一道障碍的话就会很痛苦,总想着做完这个我就能/我才能怎样怎样。但如果把研究就当成生活本身,每一天都变得主动,每一个清晨都是兴奋而充满期待。兴趣和好奇心所致,处于对生命和前任的敬畏。 发现一个现象,猜测机理,用一类物质验证,得出结果。这就是老板说的new things吧。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做把别人做出来的东西小变或者优化。不是说没有意义,只是不能称这样的事情叫做伟大。很多时候,看不出一些事情只是因为知道的太少,知识面太窄。忘记在那一页看到,某某的长处就是能接受各种流派的思想。在研究的初期要广泛的阅读这一领域的各种流派,弄清楚来龙去脉,急什么? 分子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是一个不同思维角度认识、思考和研究问题取得成果的例证。 仰望科学的璀璨星空,和伟大的智慧对话,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回应 2012-10-25 17:25:4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
遠流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远流出版公司 (200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远流出版公司 (2009)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各领域入门书籍推荐(科学松鼠会合力打造) (姬十三)
- 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 (征羽)
- 豆瓣五星图书【科学】 (爱玛·包法利)
- 科学松鼠会的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推荐 (glassheart)
- 各领域最值得收藏的书籍 (Dreamcatcher.)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创世纪的第八天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黄桃wendy 2012-12-24 22:06:56
Horace记录了分子生物学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不单单是事件的罗列,这些故事里面有科学的灵魂。持久的追求和热爱,给我的震撼不是一点点。
0 有用 OnlyBelter 2012-05-01 09:43:18
很好的分子生物系科普书籍
2 有用 黄金台 2020-04-07 12:47:14
我对化学没有兴趣,只对化学的底层思维感兴趣;我对生物没有兴趣,只对生物的底层思维感兴趣;事实或者对事实的解释。
2 有用 Len 2012-04-28 19:50:37
翻译虽差,仍值一读。有原著更好
5 有用 鲁智深 2007-07-08 13:06:29
20世纪分子生物学革命的来龙去脉。6星推荐。
0 有用 咸鱼 2022-03-09 18:48:03
真的很值得读一读
0 有用 木叶君 2021-12-28 22:12:52
翻译很糟糕,随时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新概念并且不加注释。原著是饕餮盛宴,翻译就是饕餮盛宴放冰箱之后用微波炉随意加热,烹制而成的果腹之作
0 有用 狗子 2021-09-13 14:08:08
能精要一点就好了,对这种细碎的故事情节不感冒
0 有用 mendel 2020-12-30 19:11:39
本科先读过图书馆的中文版,后来又买了英文版重读。对一个生物出身又热爱科学史(八卦)的人,大概没有比读这本书更震撼和激动的了。每每有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之感。波澜壮阔又涓涓细流,没有比本书作者采访过分子生物学革命的塑造者更多的人,也没有比他积攒更全面更真实的一手材料的人。比起Watson那本《Double Helix》客观全面得多,同时又不失轶事与趣味。
0 有用 肜戎 2020-12-15 04:49:38
当年在图书馆,辛辛苦苦排队等书到手。对于一个生物专业的学生,这本书展示了分子生物学从萌芽到茁壮发展的宏大历史,聚焦在一个个科学家个体的叙事角度,充满了人情味。当然,八卦谁不爱看呢~ 历史的‘冰冷’,细看进去,温暖有趣琐碎而又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