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经济增长和扶贫问题具有全世界的共性,具有一般性的规律。中国自然也在其中。“把激励搞对”既是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没有“把激励搞对”也是目前许多问题的症结。——钱颖一(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所有抗议自由贸易大学生都应该阅读这本优秀的著作。伊斯特利不仅展示了发展过程中简单经济模型的力量,而且向我们描述了官方援助令人失望的历史。本书文字优美,分析透彻。——保罗·罗默(Paul Romer)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
威廉·伊斯特利对经济学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本书以现实主义的视角探讨了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如何使最贫困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 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自二战结束以来,经济学家就开始了热切的寻宝之旅,希望可以找到灵丹...
经济增长和扶贫问题具有全世界的共性,具有一般性的规律。中国自然也在其中。“把激励搞对”既是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没有“把激励搞对”也是目前许多问题的症结。——钱颖一(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所有抗议自由贸易大学生都应该阅读这本优秀的著作。伊斯特利不仅展示了发展过程中简单经济模型的力量,而且向我们描述了官方援助令人失望的历史。本书文字优美,分析透彻。——保罗·罗默(Paul Romer)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
威廉·伊斯特利对经济学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本书以现实主义的视角探讨了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如何使最贫困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 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自二战结束以来,经济学家就开始了热切的寻宝之旅,希望可以找到灵丹妙药,让众多的欠发达国家也能像欧洲和北美的富国一样富有,让那里的穷苦大众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许多次,他们都以为找到了这样的灵丹妙药,从外国援助到外国直接投资,从扶植教育到控制人口,从根据改革状况提供贷款到根据改革状况见面贷款。不幸的是,所有这一切都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是经济学家们顶礼膜拜的经济学出了问题,还是经济学家们提出的药方出了问题?
在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对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考察了经济学家提出的各种药方及其所依据的经济理论和模型。他认为,问题并不是经济学的错误,而在于被经济学家们奉为灵丹妙药的种种致富之道违背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所有的经济主体(个人和企业、政府官员甚至援助机构)都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作者将现代经济理论和他在世界银行的工作见闻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一本通俗易懂、风格独特而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书。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伊斯特利为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1985年他荣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世界银行、全球发展中心和国际经济学研究所任职。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发展和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微观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要取决于其他投资状况。只有与高技术设备、先进技术和其他具有增长激励的投资结合起来,教育才会对生产起到推动作用。如果没有增长激励,就不会有高技术设备和先进技术对教育提供补充。教育虽然可以产生技术工人,但不能创造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教育实际上是被浪费了,就好像对一个出租车司机进行高等教育一样;或者高素质的人才移民到发达国家,因为在那里他们发现自己的知识有用武之地。 的确,知识的传授本身会引发先进设备投资和先进技术的采用,但是如果政府政策破坏了这一增长激励,将会大大抵消进行其他投资的激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教育是为了什么 // 066 -
初始教育水平与随后经济增长之的因果关系可能被颠倒了。如果预期未来经济高速增长,技术工资快速而不是停滞不前,那么现期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将很高,投资教育将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初始教育与随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是由于经济增长导教育水平提高而非相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教育是为了什么 // 066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的人也喜欢 · · · · · ·
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A Timeless Classic

借题发挥:负债缩表及其主体性贫困

全球经济增长失败手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经济增长的迷雾》是世界银行扶贫方向的经济学家,对过去几十年全球范围内扶贫经验的反思,这里有很多反面案例,也有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不得不说,有些反例还挺反直觉的 「反例 1:长期经济援助」 外国的经济援助和投资并不会拉动贫困国家的经济增长,因为大量援助会拉低受援... (展开)
《经济增长的迷雾》简评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信出版社 (2016)7.8分 318人读过
-
The MIT Press (2002)8.6分 4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博士读书记录 (左思)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经济学 (如山似火)
- 专业资料库 (开心街的笨菠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印奥采 2008-07-25 17:53:21
还是那句话:经济学家当上帝,一不小心就会自己拉屎自己吃。
0 有用 YJ是一颗桃子 2009-11-22 09:16:33
又一个聒噪的老头子, 不过码的字是中听的, DEVELOPMENT ECON的书每本都很神奇. 小小的醍醐灌顶的味道.
1 有用 lcy 2009-07-07 18:33:54
看完英文版方知中文版早就有了,中信出版社太有眼光了
0 有用 翩翩 2013-03-11 16:29:36
这本书很值得一读,需要一点经济学基础。
0 有用 JIWE 2024-03-07 14:10:46 北京
好书,增长理论的思想史穿插着具体的案例。反复强调“人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以及“不要认为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全知全能”。书里的一些论述实际上是对一些经典论文的直观表达,比如谈到分散化corruption的时候,对分散化corruption实际上是双重垄断的思想可见于施莱佛的QJE paper。当然作者也足够毒舌,让这本小书得罪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