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故事发生在西汉武帝的太始四年。这年夏天,位于江南的豫章郡豫章县发生了一起抢劫凶杀案,受害者是城中大族卫氏家的婢女。卫氏仗着自身乃是当地大族,不断对县廷施加压力,要求尽快破案。豫章县令王德承受了很大压力,组织很多老吏探查,均无所得。王德一筹莫展,向退休老吏李顺求救,李顺向王德推荐了自己的学生,县青云亭亭长小武。小武果然也不辜负期望,通过细密侦察,终于破获此案。原来此案竟然有卫氏和广陵王勾结的背景,但由于广陵王是武帝的亲儿子,武帝特地下诏将之赦免。
但是广陵王并不死心,又和京辅游侠朱安世勾结,企图劫持豫章郡都尉,夺取豫章郡四万张强弩,以便他日天下生变,有资格谋反。但是这场劫持也被小武击破,并俘获了朱安世。继而朱安世约好的梅岭群盗数百人围攻县廷,想救走朱安世,小武干脆矫诏发郡兵击破群盗。不料这又引起了当朝丞相公孙贺的恐慌,因为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和朱...
故事发生在西汉武帝的太始四年。这年夏天,位于江南的豫章郡豫章县发生了一起抢劫凶杀案,受害者是城中大族卫氏家的婢女。卫氏仗着自身乃是当地大族,不断对县廷施加压力,要求尽快破案。豫章县令王德承受了很大压力,组织很多老吏探查,均无所得。王德一筹莫展,向退休老吏李顺求救,李顺向王德推荐了自己的学生,县青云亭亭长小武。小武果然也不辜负期望,通过细密侦察,终于破获此案。原来此案竟然有卫氏和广陵王勾结的背景,但由于广陵王是武帝的亲儿子,武帝特地下诏将之赦免。
但是广陵王并不死心,又和京辅游侠朱安世勾结,企图劫持豫章郡都尉,夺取豫章郡四万张强弩,以便他日天下生变,有资格谋反。但是这场劫持也被小武击破,并俘获了朱安世。继而朱安世约好的梅岭群盗数百人围攻县廷,想救走朱安世,小武干脆矫诏发郡兵击破群盗。不料这又引起了当朝丞相公孙贺的恐慌,因为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和朱安世曾有勾结,干过不少足以杀头的案件。由于担心小武已经审讯朱安世,得到了证据,公孙贺因此以小武矫诏征发郡兵的理由,派人捕杀小武。小武得到消息,只好仓惶出逃。
但是出逃中,早被公孙贺派人拦截。眼看小武性命不保,这时广陵王翁主刘丽都突然赶至,救走了小武。他们在路上,用强弩将公孙昌等一干追兵射下悬崖,并捕获了假冒天子使者的昌邑王部下张崇,收复了豫章县郡兵郭破胡等人。在广陵县,小武和刘丽都日渐生爱,这遭到了楚王使者赵何其的嫉妒,因为赵何其慕恋刘丽都的美色。赵何其怂恿广陵王捕杀小武,但小武凭借自己对汉律的熟悉,巧言利诱,成功说服赵何其,使赵何其在广陵王面前反而为自己说好话。
赵何其拿着小武送给自己的朱安世的招供文书,去长安告发公孙贺谋反,意欲得到封侯的赏赐。哪知被廷尉严延年引用汉律,判处宫刑,赵何其因此极恨小武。而武帝却因此征召小武入长安,让他和新任丞相一起治理公孙贺案件,处死了公孙贺以及牵连的两位公主、几位列侯。小武因为能干,再度被武帝擢拔为豫章郡太守、绣衣使者,巡视江南五郡,可以衣锦还乡了。
还乡途中,小武经过广陵国,迎娶了刘丽都,一起回归广陵。正是志得意满,回家却发现父母双双被杀。小武悲愤莫名,将捕获的贼盗严加拷掠,却最终没有发现谁是真正的凶手,因此小武将豫章郡不法少年和豪强大族中犯法者全部捕获,一日杀五百人,郡中股栗。而小武也因为治理郡国有铁腕而被严延年举荐为京兆尹。
小武再度入京,因为目睹武帝宠臣江充的弟弟江之推骄横不法,率吏卒追入上林苑椒唐殿,将其射杀。但椒唐殿是武帝驾幸过的地方,没有诏书闯入者皆当腰斩。小武射杀江之推的同时,也射中殿门,按律当斩。武帝欣赏小武的才能,想赦免小武,但是不好直说,派使者赵何其暗示廷议的大臣。却被赵何其因缘为奸,找到机会胁迫小武的妻子刘丽都自杀。小武出狱后大为伤心,为求得报仇,干脆假装和江充和好,找到机会杀死了赵何其。但小武意犹未已,想最终杀死江充,才算彻底雪恨。
江充因为得罪过皇太子,担心武帝死后自身会遭族诛。因此趁着武帝生病,进谗言说有人巫蛊诅咒武帝。武帝很信任他,派他治理巫蛊,有权逮捕任何人。江充于是想对皇太子下手。小武为了报仇,鼓动皇太子,发兵先除去江充,终于为爱妻报了大仇。
皇太子杀了江充,武帝大怒,征召三辅郡兵,让新丞相刘屈氂率领,击破了太子军。小武曾劝太子矫诏夺取北军兵对抗刘屈氂,未被采纳。太子兵败出逃,不得出城。小武却被昔日暗恋的侯门女子靳莫如所救,并借机帮助太子出城,逃往湖县。在靳莫如介绍的杜少翁家躲避,却被小武属下檀充国出卖,县吏围捕杜少翁家,混战中太子见不得脱,只好自缢而死。
小武在属下郭破胡和婴齐的保护下,往后山逃窜,却跑到了悬崖边上。小武不愿被捕受辱,又怀念刘丽都,于是愤然自杀。县吏追上来,声称刚接到天子赦免太子的诏书。
亭长小武的创作者
· · · · · ·
-
史杰鹏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史杰鹏,网名,梁惠王,文学博士,江西南昌人,生于70年代初期。骨相清奇,偏安于京西一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方向主要为古文字学和训诂学。也许是经过了青春躁动的狂热,他如今的狰狞思想都隐藏在不露声色的谈笑中,不难接近,但不易理解,还有一些痴气。
目录 · · · · · ·
第二章 悉心廉疑狱 微伺见真形
第三章 伧夫任都尉 群盗集江汀
第四章 矫诏征郡卒 赣水血气腥
第五章 岂意丞相怒 逃死正屏营
第六章 亭舍风物丽 绝壁强镝惊
· · · · · · (更多)
第二章 悉心廉疑狱 微伺见真形
第三章 伧夫任都尉 群盗集江汀
第四章 矫诏征郡卒 赣水血气腥
第五章 岂意丞相怒 逃死正屏营
第六章 亭舍风物丽 绝壁强镝惊
第七章 长安聚疑氛 广陵多纷争
第八章 无计聊伏窜 寂寞感深情
第九章 商贾啖爵禄 奸凶戮冠缨
第十章 渭水西风冷 椒房暗泪零
第十一章 讵料君王幸 赠爵赐荣名
第十二章 绣衣杖金斧 春风驰广陵
第十三章 楚国逢劫盗 数语达款诚
第十四章 广陵柳如线 使君剑似冰
第十五章 对坐语时变 青庐饮欢酲
第十六章 怀银夸父母 喋血卧榻枰
第十七章 羽檄征回朝 京兆治狡狞
第十八章 一战翦群丑 坐法拘圄囹
第十九章 有诏公卿议 中廷折众蝇
第二十章 应喜闻赦令 堪怜失丽卿
第二十一章 搵血报忿怒 弗忍忘蕣英
第二十二章 天子常寝疾 储君日忧茕
第二十三章 邮驿截奸策 戾园愤发兵
第二十四章 惜乎军不利 拭恨蹑坟茔
后记
附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强汉风骨和猛虎精神 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在火器发明以前,人类文明总是被野蛮所摧毁。”他举了罗马毁于北方的日尔曼蛮族之手为例子。在东方,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当强大的秦国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东方六国尽数纳入自己版图之际,后世的史学家们无不心潮澎湃地回忆那段时光,他们号哭流涕,痛心疾首,自以为找到了另一个文明被野蛮征服的例子,就像在那之前的数百年,赫赫的西周王朝覆没于犬戎的铁蹄下一样。诚然,从文明的定义上来讲,秦国的社会制度的确比东方六国要野蛮。法家的视点和儒家的悲悯情怀的确大相径庭,虽然从某个角度来看,儒家也曾有过“杀人不见血”的美誉。 当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贵族们哀叹了,奴隶们欢呼了。他们抛却了身上世袭的枷锁,可以凭着自身的勇力获得自由,甚至爵位、官职、土地,只要他们在战场上杀的敌人足够多。这在东方六国的人看来,不啻是场无耻的变革。因为它终于彻底脱下了周代以来一直披在身上的那层礼乐文明的外衣,赤裸裸地跳进了“杀人越多越光荣”的角斗场中,它首倡了“首级俱乐部”制度,让东方六国的君主们为之挢舌不下。不管儒生知识分子们愿意不愿意,“尚首功之国”的秦王朝终于靠着这个“无耻”的制度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于是“六王毕,四海一”。秦王朝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声势煊赫的历史舞台。 然而这浩瀚的光荣竟然仅是昙花一现,以为可将国家传之万世而不绝的始皇帝刚刚崩殂,强大的秦王朝就顷刻间土崩瓦解。这很让后世的儒生们感慨,而且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证据:暴政只能喧嚣一时,要长治久安还得靠儒家的仁政。马背上可以得天下,马背上却不可以治天下。这个显著的实例让随之而来的汉代儒生们在皇帝面前指斥起法家来完全有恃无恐,皇帝虽然尴尬,却也无可奈何。儒家的仁政是好东西,可是统治者们不会看不到其中的缺点,他们不会不清楚儒家思想在先前也曾有过一败涂地的血的教训:宋襄公为了所谓仁义,兵败身死;晋献公太子申生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平民的奋斗--我为什么要写《亭长小武》 -
1. 小武脑子轰了一声,他明白了,不管他律令如何精熟,辩驳如何有力,他的命运并不会因此改变。当然谁都可以说,正是因为律令的公正无私,才导致他这种结果,他不当有任何不平。但他仍觉得委屈,既然有些律令不合理,就应当及时变更。他怀着一丝侥幸的心情,希望能在廷议中说服众吏,将他的意见奏禀皇帝。那样,正可显示他并非一个单纯的文法之吏,而且还知道律令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公卿所具备的气象。 《亭长小武 (酷吏列传) (史杰鹏)》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6159-6163 2016-10-17 08:41:53 2. 言人之善,泽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说好话总不会错。他知道,这世上以怨报德的人固然不少,但只要碰上一个肯以德报德的人,就可能在不经意之中救下自己的性命。既然这样,何不趁着有能力收买人心的时候尽情收买一下呢? 《亭长小武 (酷吏列传) (史杰鹏)》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4147-4149 2016-10-13 22:48:33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喜欢读"亭长小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亭长小武"的人也喜欢 · · · · · ·
亭长小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 更多书评 4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7.8分 27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7.3分 139人读过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8)7.9分 11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kindle预备 (李笨4everyoung)
- 【小蠹书箱】史 (小米=qdmimi)
- 悦读者图书漂流活动放漂清单 (写下就是永恒)
- 30?50? (老马~兔子归来)
- 在建【阅读】看得进去的历史小说 (雲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亭长小武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昨日 2017-08-12 11:17:16
精彩的故事!对武帝和太子刘据的分析很有意思,更何况对于汉朝的法律和地方治理、武将权力的掣肘均有描述!
0 有用 海马 2005-07-13 12:53:30
情节很曲折。。。
1 有用 希夷子 2012-06-14 13:40:27
律法刑名知识很有趣,不过春秋决狱和律令条文到底什么情况下使用前者什么情况下使用后者还是没太想明白。情节基本就是打怪升级的套路,文青yy大抵如此吧。
0 有用 慕明 2017-12-29 23:00:29
大王开山立派之作,古典章回小说写法,从下一本开始才渐渐现代小说化
2 有用 已注销 2012-08-30 14:10:17
好像是零六年看过的这本书,当时佩服主人公小武得五体投地,看完这本书,正好大哥家添了个儿子,大哥问我起个什么名字好,我说小武。当然了,未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