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虽有研究明代法治之学者,但有关明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研究,则少有学者从事。而近年来,有关之史料陆续整理编印出版,遂便于本书的撰写。
本书分为六章,除第一章(序论)及第六章(结论)外,第二章论述明代中央司法审判程序(又名为:直隶及各省案件复核程序、京师案件审理程序及特别案件审理程序)。
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学者侧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辅相成,法史学才能进步成长,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
0 有用 telian 2020-04-30 12:55:17
史料翔实。比较有趣的几点:大理寺于蒙元时期被罢,等到明朝重置时职掌已与唐宋迥异了;大理寺在明代作为慎刑机关具有人道主义的先进性,然而在明正德之后在三法司中逐渐落威了;朱元璋没想到后代那么懒,废宰相设秘书机构内阁和司礼监,最贴近皇权中心的司礼监直接代理了批红权。
1 有用 狄公崔阁老 2023-02-06 15:59:50 辽宁
四星书,打五星平衡一下。明实录类纂再类纂。没有那么不堪,虽说枯燥,但分门别类梳理有何错…读完能对明代中央司法运行有个框架。作者对相关史料的把握很牛批,可以说对制度中的一捏捏改动也不放过,就算当个工具书也不至于这分…
0 有用 Angelica. 2022-08-04 21:08:08
会审制度写得比较出彩。实事求是地说,明代司法审判制度确实不如清代周密完善。
0 有用 Antonio Ko 2020-02-17 22:05:21
借助《明史》和各朝实录,我们甚至可以将某机构的各种细微的制度变迁精确到某一年,这算得上令人惊叹了吧。再过五六百年之后的国人是否还能精确知晓中央政法委,或是中央监察委在哪一年,经历了怎样的制度变化?到时又会是谁来给本朝修史呢?
1 有用 清风不堪酬 2019-05-16 13:14:34
对明代司法制度史变革的研究。很多人看不得这类枯燥的东西,但是它们反倒是各类“天马行空”作品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