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文学理论】 (爱玛·包法利)
- 那些中国现当代文学论著 (舛折帝)
- 清末民初诗史 (羊)
- 9分以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
- 新诗研究 (茱萸)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星三岁 2018-03-03 21:16:51
通过亟需诗歌解决的几大问题的提出和思考,形成空间和时间上的全景式关照。
0 有用 疾风卷猫 2020-12-07 23:18:07
曾在中学时候一瞥作为那时懵懂的启蒙,而今完整读了下来,算是把百年汉诗流动变化的脉络理清些。从胡适等人透过白话诗对语言的革变,到三十年代格律诗派对诗形的探索,四十年代现代诗派们对诗质的追求,再到“两岸三地”的五六十年代不同环境的实践(大陆表现为文学与意识形态的缠斗笼罩;台湾是本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迎拒交汇;香港则是关于城市书写与想象),再到七八十年代冲破意识形态的朦胧派,以及紧随其后的“第三代”,在世... 曾在中学时候一瞥作为那时懵懂的启蒙,而今完整读了下来,算是把百年汉诗流动变化的脉络理清些。从胡适等人透过白话诗对语言的革变,到三十年代格律诗派对诗形的探索,四十年代现代诗派们对诗质的追求,再到“两岸三地”的五六十年代不同环境的实践(大陆表现为文学与意识形态的缠斗笼罩;台湾是本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迎拒交汇;香港则是关于城市书写与想象),再到七八十年代冲破意识形态的朦胧派,以及紧随其后的“第三代”,在世纪末的开放中迎来“新诗潮”。百年汉诗在语言、经验和主体三者中互动和衍进着。 (展开)
6 有用 刺客铁之陀 2017-03-20 11:16:11
我的诗歌研究启蒙书。王耀文老师把他的签名本借阅给我,我又买了一本。从考研到考博,到没考上,当了中语教员,一直在想知识应该怎样呈现。这本书给了一个比较好的答案。
0 有用 小豆子 2020-06-25 22:44:32
以前学大学语文被老师推荐过,个人觉得值得一看,会有很多收获
1 有用 柳芝芝 2015-05-04 15:35:28
王光明真棒!文字流畅自然,不矫情,脉络也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