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上帝不是被认识,也不是被理解,而是被使用。所以哲学比不上一次经验。
James的立场是开放的,他不与你讲纯粹的精神分析,也从不簇拥医学唯物主义。他珍视信徒们的体验,在这里,他让他们讲话,而不是自说自话,也从不妄言那些无法言说的神秘事例。例证极为丰富,语言细腻。记得昆德拉说过,宗教信仰说到底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与其他人无关。这本书里面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个体灵魂。
老维推荐之二~
文字再多也比不上一次体验
: B920/2244
在弗莱书中看到的介绍,是好书,但跟原先想象的有点区别
有时候看前人的思想真的会觉得他们何必绕成这样……但前人毕竟也不容易……
很宽容,很包含,很客观,深得我心
倘若人们的宇宙视野更为宽广,个人素养进一步提高,或许,真有一天,每个人都是宗教天才,都能建立个人宗教。
略有点晦涩,但很好看。
博尔赫斯说詹姆斯比康德叔本华强,至少不用连串的术语,不过我觉得他对佛道了解太少了,很多只是局限在基督教里,倒也值得一读
via 琴 酒
詹姆斯纯理性视角讲宗教体验神秘体验,和荣格以个人经验为主的论述完全不同。但加入了很多其他人的主观体验描述的素材,意外的全面、类型化,和易于理解。可惜詹的理性视角还是没法揭露神秘体验种种的真正意义。
有趣,颇有感触
所有这些哪有什么公道!我究竟做了什么事,应该遭受如此严厉的惩罚?这种恐惧将用什么方式将我压碎?谁要是取了我的性命,我真不知如何感谢他!
深得我心!!!
翻译扣一星
充斥神秘与经验主义
它把我说服了,比如所有的皈依不是个精神意义的问题,只是个心理学问题。
读得兴致索然。我很难体会那种拿“信仰”当成生命里很重要事情的状态,也就难免对此类条理清晰的分析“信仰经验”的书籍有隔靴搔痒之感。
> 宗教经验种种
22 有用 元气宝宝萌嘉慧 2017-11-20 14:08:33
上帝不是被认识,也不是被理解,而是被使用。所以哲学比不上一次经验。
18 有用 WhiteWizard 2014-04-04 12:03:51
James的立场是开放的,他不与你讲纯粹的精神分析,也从不簇拥医学唯物主义。他珍视信徒们的体验,在这里,他让他们讲话,而不是自说自话,也从不妄言那些无法言说的神秘事例。例证极为丰富,语言细腻。记得昆德拉说过,宗教信仰说到底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与其他人无关。这本书里面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个体灵魂。
9 有用 HY 2012-10-22 14:09:42
老维推荐之二~
3 有用 托托 2012-03-07 23:22:40
文字再多也比不上一次体验
0 有用 蝉 2014-01-12 14:41:33
: B920/2244
0 有用 小老鼠 2011-05-08 23:13:14
在弗莱书中看到的介绍,是好书,但跟原先想象的有点区别
0 有用 清流~Nocturn 2007-01-01 12:14:05
有时候看前人的思想真的会觉得他们何必绕成这样……但前人毕竟也不容易……
1 有用 Nin 2016-07-01 13:04:32
很宽容,很包含,很客观,深得我心
1 有用 痒痒 2009-07-11 17:31:39
倘若人们的宇宙视野更为宽广,个人素养进一步提高,或许,真有一天,每个人都是宗教天才,都能建立个人宗教。
0 有用 魔魔牌桃果酱 2013-02-23 22:34:02
略有点晦涩,但很好看。
1 有用 梁中和 2010-07-29 19:16:41
博尔赫斯说詹姆斯比康德叔本华强,至少不用连串的术语,不过我觉得他对佛道了解太少了,很多只是局限在基督教里,倒也值得一读
0 有用 GoodMorning 2013-10-20 22:41:25
via 琴 酒
1 有用 苏民 2018-06-28 04:03:33
詹姆斯纯理性视角讲宗教体验神秘体验,和荣格以个人经验为主的论述完全不同。但加入了很多其他人的主观体验描述的素材,意外的全面、类型化,和易于理解。可惜詹的理性视角还是没法揭露神秘体验种种的真正意义。
0 有用 守白 2006-09-12 23:22:55
有趣,颇有感触
0 有用 defunct 2014-08-15 00:59:30
所有这些哪有什么公道!我究竟做了什么事,应该遭受如此严厉的惩罚?这种恐惧将用什么方式将我压碎?谁要是取了我的性命,我真不知如何感谢他!
0 有用 Sophie的世界 2012-12-08 16:42:37
深得我心!!!
0 有用 小w 2011-10-10 01:09:33
翻译扣一星
0 有用 鵬鵬 James 2009-04-29 19:18:03
充斥神秘与经验主义
0 有用 炑 2012-03-23 17:37:27
它把我说服了,比如所有的皈依不是个精神意义的问题,只是个心理学问题。
0 有用 印奥采 2007-01-08 09:21:20
读得兴致索然。我很难体会那种拿“信仰”当成生命里很重要事情的状态,也就难免对此类条理清晰的分析“信仰经验”的书籍有隔靴搔痒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