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实际是秦晖另一部被禁的作品《走出帝制》。虽然对中国的未来抱有信心,但在一步步追求宪制的路上,还需时刻堤防国家主义以人民,民族利益等为旗号,对个人自由的侵犯。希望读一读《韩非子》《商君书》,增加对法家思想,尤其是法家是如何对皇权建议维护和巩固的了解。
看完以后最大的感觉是,金、秦二人真是相互影响得厉害,然而这也是问题所在。共同体的问题确实是使俄国土地问题陷入轮回与积弊的重要根源,但是如果一整本书的功力都倾注于梳理和指出这个“共同体”的桎梏,作者是否也被自己的这个敏锐视角专了个政?其结果是“共同体”的过度阐释与忽略“共同体”之外的其他原因(比如将与农奴制并行的村社依附传统视为具有宗法性特质,就很值得商榷),urge for the question的味道在书中还是相当浓烈的。不过,此书的一大价值是参考资料比较丰富~
大陆学者总算至少写出一本把俄国农奴制讲清楚的书
很扎实,很有力
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著作,看似写沙俄,实则是写契丹。全书作为《田园诗》的姊妹篇(或者说它的史前史),首先对沙俄“村社”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全面呈现,表明它的诞生与经典马义判断有别,完全是封建专制不断加深的产物。次而剖析1861与1905两次改革,详细论证两次分家的不彻底与不公正。最后着重刻画1905改革后沙俄国内各方势力的思想史与心态史转变,并点明之后二月与十月的必然性。说白了,俄国的小农们总是离不开对沙皇这个大爹的依附,当发现大爹在1905迅速抛弃他们后,封建与资本的双重压迫,促使他们更渴望新的大爹。后面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而从大林子到京子,实乃俄人宿命。回望此地,解放既要彻底也要公正,更要对大爹袪魅,否则怪圈会反复上演。幸好,作者隐忧的村社没有回归,而农业税也取消了,我们至少一只脚踏出了怪圈
非常不错的一本专业书籍,尤其是绪论中的“农民模式”还是“反农民模式”启发较大,但是自身专业素养有限,有些专业名词不甚理解,史实也不是很清楚,读起来较为吃力。
对米尔公社念念不忘
喜欢的
难得能把概念掰碎了说清楚的作品。对比很多作品,一来没有问题意识,二来随意使用那些模糊不清的政治性概念,糊弄而已。
原来如此
浙图借阅了解那段历史
本书从纵向的维度梳理 了 近代俄国的农村公社 是农民学的好书。对于斯托雷平改革的相关论述我觉的有启发。
有点绕
非常90年代,非常具有故事性。
不实用
在俄国人身上突然发现中国的很多影子,但你只会陷入更深的迷茫与困惑,你不了解你脚下的这片土地。
斯拉夫派与西方派,自由派与民粹派关于村社起源和价值的论战。无论是自然起源说还是国家起源说,反映的是对共同体的需求。村社中的“父权-温情”的双重特质。
鉴古知今,鉴外知内,史学功夫深厚,大量的数据分析与引用,前后延伸得都不错。
功底深厚,学术夫妻档的典范。
看了书中对俄罗斯农村的介绍,感觉当年俄罗斯和中国农村有很多类似之处,和欧洲到有很多区别,这也是俄罗斯和中国后来都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
65 有用 kilo 2016-01-13 18:07:34
实际是秦晖另一部被禁的作品《走出帝制》。虽然对中国的未来抱有信心,但在一步步追求宪制的路上,还需时刻堤防国家主义以人民,民族利益等为旗号,对个人自由的侵犯。希望读一读《韩非子》《商君书》,增加对法家思想,尤其是法家是如何对皇权建议维护和巩固的了解。
9 有用 日格洞人 2011-03-21 22:18:05
看完以后最大的感觉是,金、秦二人真是相互影响得厉害,然而这也是问题所在。共同体的问题确实是使俄国土地问题陷入轮回与积弊的重要根源,但是如果一整本书的功力都倾注于梳理和指出这个“共同体”的桎梏,作者是否也被自己的这个敏锐视角专了个政?其结果是“共同体”的过度阐释与忽略“共同体”之外的其他原因(比如将与农奴制并行的村社依附传统视为具有宗法性特质,就很值得商榷),urge for the question的味道在书中还是相当浓烈的。不过,此书的一大价值是参考资料比较丰富~
11 有用 长虹剑 2014-01-31 14:55:51
大陆学者总算至少写出一本把俄国农奴制讲清楚的书
3 有用 soloye 2012-01-02 08:29:24
很扎实,很有力
1 有用 苏拉维西 2024-01-26 16:45:40 湖北
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著作,看似写沙俄,实则是写契丹。全书作为《田园诗》的姊妹篇(或者说它的史前史),首先对沙俄“村社”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全面呈现,表明它的诞生与经典马义判断有别,完全是封建专制不断加深的产物。次而剖析1861与1905两次改革,详细论证两次分家的不彻底与不公正。最后着重刻画1905改革后沙俄国内各方势力的思想史与心态史转变,并点明之后二月与十月的必然性。说白了,俄国的小农们总是离不开对沙皇这个大爹的依附,当发现大爹在1905迅速抛弃他们后,封建与资本的双重压迫,促使他们更渴望新的大爹。后面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而从大林子到京子,实乃俄人宿命。回望此地,解放既要彻底也要公正,更要对大爹袪魅,否则怪圈会反复上演。幸好,作者隐忧的村社没有回归,而农业税也取消了,我们至少一只脚踏出了怪圈
2 有用 海市蜃楼 2012-03-15 21:56:29
非常不错的一本专业书籍,尤其是绪论中的“农民模式”还是“反农民模式”启发较大,但是自身专业素养有限,有些专业名词不甚理解,史实也不是很清楚,读起来较为吃力。
0 有用 子不语 2016-06-11 22:14:04
对米尔公社念念不忘
0 有用 涅瓦河畔 2022-12-15 11:51:02 江苏
喜欢的
0 有用 琳琅满木 2023-06-24 22:29:42 北京
难得能把概念掰碎了说清楚的作品。对比很多作品,一来没有问题意识,二来随意使用那些模糊不清的政治性概念,糊弄而已。
0 有用 无明 2022-03-25 13:18:51
原来如此
0 有用 风华轩主 2022-12-30 20:26:26 安徽
浙图借阅了解那段历史
0 有用 做人不能太东北 2015-01-27 21:10:15
本书从纵向的维度梳理 了 近代俄国的农村公社 是农民学的好书。对于斯托雷平改革的相关论述我觉的有启发。
0 有用 千江阅 2017-01-19 14:35:04
有点绕
0 有用 underdog 2019-10-06 16:47:32
非常90年代,非常具有故事性。
0 有用 风寒感冒爱睡觉 2018-05-06 15:08:02
不实用
1 有用 旸谷 2012-05-20 19:45:54
在俄国人身上突然发现中国的很多影子,但你只会陷入更深的迷茫与困惑,你不了解你脚下的这片土地。
0 有用 聂朵契卡 2021-09-11 09:09:55
斯拉夫派与西方派,自由派与民粹派关于村社起源和价值的论战。无论是自然起源说还是国家起源说,反映的是对共同体的需求。村社中的“父权-温情”的双重特质。
0 有用 Anabasis 2024-09-19 10:54:37 北京
鉴古知今,鉴外知内,史学功夫深厚,大量的数据分析与引用,前后延伸得都不错。
0 有用 你说的对但是 2024-11-26 11:49:53 广东
功底深厚,学术夫妻档的典范。
0 有用 发条banana 2024-06-30 19:45:49 辽宁
看了书中对俄罗斯农村的介绍,感觉当年俄罗斯和中国农村有很多类似之处,和欧洲到有很多区别,这也是俄罗斯和中国后来都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