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国]
伊曼努尔·康德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伊曼努尔・康德
译者: 邓晓芒
出版年: 2005-05
页数: 305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
ISBN: 9787208054233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伊曼努尔・康德
译者: 邓晓芒
出版年: 2005-05
页数: 305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
ISBN: 978720805423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人类学著作 (王荣欣)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邓晓芒 (太常引)
- 豆瓣五星图书【人类学】 (爱玛·包法利)
- 等等@西学 (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实用人类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13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7-05-30 03:52:37
内容上像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形式上像是休谟的《人性论》,康德本人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1798)。他在1793年致卡·弗·司徒林的信中说:“在纯粹哲学的领域中,我对自己提出的长期工作计划,就是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我能知道什么?(形而上学)2.我能做什么(道德学)3.我可以希望什么?(宗教学)接着是第四个,最后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二十多年来我每年都要讲授一遍。”古留加认为本书“... 内容上像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形式上像是休谟的《人性论》,康德本人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1798)。他在1793年致卡·弗·司徒林的信中说:“在纯粹哲学的领域中,我对自己提出的长期工作计划,就是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我能知道什么?(形而上学)2.我能做什么(道德学)3.我可以希望什么?(宗教学)接着是第四个,最后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二十多年来我每年都要讲授一遍。”古留加认为本书“是康德学说路程的结束,但同时又是开始:研究康德正是从《实用人类学》开始最合适”。而邓晓芒则认为本书可以类比于《精神现象学》的康德体系“导论”,他进而认为康德的三批先验人类学与实用人类学可以合为整个康德人类学哲学体系。当然,真正实现这一综合的是他的学生费希特了。休谟惊醒康德梦,卢梭则使康德说也说不尽。 (展开)
0 有用 lasombra 2012-09-12 09:17:49
使用手册
1 有用 每日八十块 2015-01-04 19:06:48
我知道康德讨厌脑残粉,可是我就是康德的脑残粉
6 有用 白鹇 2011-03-13 11:27:15
康德写得最轻松有趣的一本书。但福柯同学似乎很重视此书。
1 有用 七哥 2012-01-05 11:18:50
看完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人类学的特性没有读。原因是前者对我有用,后者落后且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