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九月寓言》是作者的巅峰之作。一群人不停地行走,不断地寻找。他们看似漫无目的,却又一次次地拒绝,拒绝着生命可承受的轻与不可承受的重,莫名而又固执地拒绝着一切。始终有盏灯亮在遥远虚无得不可及的地方,他们想在茫茫的黑暗中寻到哪怕是微渺的一丝光明。生命中的激越之爱、相濡之情便是这光与亮,让我们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平淡如水地走过。瞬间与永恒,凝固与流动,刹那间融为一体。 这是一部寓言化了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不啻为人类群体走向的最为生动与具体的诠释、注脚。智慧的读者可能会隐隐约约感到一种隐藏于作品深处的体系,一种类似于能为“家园”遮风挡雨的情感护罩,模糊难辨却又分明存在,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有着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一种很难用言语来传达的深意,每个人只能独自去面对生命中的绝望与希望,默默体味人世的沧桑与温暖。张炜便是守护着...
《九月寓言》是作者的巅峰之作。一群人不停地行走,不断地寻找。他们看似漫无目的,却又一次次地拒绝,拒绝着生命可承受的轻与不可承受的重,莫名而又固执地拒绝着一切。始终有盏灯亮在遥远虚无得不可及的地方,他们想在茫茫的黑暗中寻到哪怕是微渺的一丝光明。生命中的激越之爱、相濡之情便是这光与亮,让我们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平淡如水地走过。瞬间与永恒,凝固与流动,刹那间融为一体。 这是一部寓言化了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不啻为人类群体走向的最为生动与具体的诠释、注脚。智慧的读者可能会隐隐约约感到一种隐藏于作品深处的体系,一种类似于能为“家园”遮风挡雨的情感护罩,模糊难辨却又分明存在,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有着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一种很难用言语来传达的深意,每个人只能独自去面对生命中的绝望与希望,默默体味人世的沧桑与温暖。张炜便是守护着情与爱的家园,不断流浪着的拓荒者;恰似他笔下的人们,不断地询问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每一个真实生活着的人,又何尝不该如此? 《九月寓言》是部撼人心魄的作品,读着读着,你会惊叹得窒息。你得不时间或地搁下早已打开的书本,调整一下呼吸,伫立窗前向远方凝望一阵。那是一段沉重与空灵相倚相存的历史,甜蜜而辛酸,让人不由颤栗。
九月寓言的创作者 · · · · · ·
-
张炜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炜:1956年11月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山东省栖霞县,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曾长期做档案资料编研工作。1975年开始发表诗,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文论等。在海内外出版著作150余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家族》、《柏慧》、《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等11部,中篇小说《瀛洲思絮录》、《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短篇小说《冬景》、《海边的雪》、《一潭清水》,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羞涩和温柔》,长诗《松林》等。出版有《张炜文库》1—10卷。
作品在海内外多次获得文学奖,并译为英德法日等多种文字在境外出版。
《古船》被海外评为“华文小说百年百强”、国内“华语文学百年百优”、台湾金石堂选票最具影响力图书奖,《九月寓言》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上海长中篇小说大奖、20世纪90...
张炜:1956年11月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山东省栖霞县,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曾长期做档案资料编研工作。1975年开始发表诗,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文论等。在海内外出版著作150余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家族》、《柏慧》、《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等11部,中篇小说《瀛洲思絮录》、《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短篇小说《冬景》、《海边的雪》、《一潭清水》,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羞涩和温柔》,长诗《松林》等。出版有《张炜文库》1—10卷。
作品在海内外多次获得文学奖,并译为英德法日等多种文字在境外出版。
《古船》被海外评为“华文小说百年百强”、国内“华语文学百年百优”、台湾金石堂选票最具影响力图书奖,《九月寓言》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上海长中篇小说大奖、20世纪90年代最具影响力图书,《外省书》获首届齐鲁文学奖。《丑行或浪漫》获全国畅销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新作长篇小说《剌猬歌》获热烈反响。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 当我还一时无法表述“野地”这个概念时,我就想到了融入。因为我单凭直觉就知道,只有在真正的野地里,人可以漠视平凡,发现舞蹈的仙鹤。泥土滋生一切;在那儿,人将得到所需的全部,特别是百求不得的那个安慰。野地是万物的生母,她子孙满堂却不会衰老。她的乳汁汇流成河,涌入海洋,滋润了万千生灵。 我沿了一条小路走去。小路上脚印稀罕,不闻人语,它直通故地。谁没有故地?故地连接了人的血脉,人在故地上长出第一绺根须。可是谁又会一直心系故地?直到今天我才发现,一个人长大了,走向远方,投入闹市,足迹印上大洋彼岸,他还会固执地指认:故地处于大地的中央。他的整个世界都是那一小片土地生长延伸出来的。 …… 这样,自我而生的音响韵节就留在了另一个世界。我寻找同类因为我爱他们、爱纯美的一切,寻求的结果却使我化为一棵树。风雨将不断梳洗我,霜雪就是膏脂。但我却没有了孤独。孤独是另一边的概念,洋溢着另一种气味。从此尽是树的阅历,也是它的经验和感受。有人或许听懂了树的歌吟,注目枝叶在风中相摩的声响,但树本身却没有如此的期待。一棵棵树就是这样生长的,它的最大愿望大概就是一生抓紧泥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融入野地(代后记) -
接下去的这个大雨将临的夜晚哪,他们精疲力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两颗心在一瞬间苍老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十一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九月寓言"的人也喜欢 · · · · · ·
九月寓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 更多书评 1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7.9分 202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09)7.8分 137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8.4分 124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13)8.2分 4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阅读书目(戏剧)。 (Sue)
- 20世纪中文经典小说200部 (东方快车)
-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想藏书49本(张永义) (RMR)
- book list (橘子,橘子)
- 我的乡土中国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九月寓言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eth 2008-12-27 21:46:08
小城畸人的中国乡土版
0 有用 衡恒室主人 2011-12-26 11:52:50
有此书
6 有用 Amy 2021-07-17 22:51:55
这是中国版的马孔多吗?乡村生活的隐秘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教材里只选了后序《融入野地》,可惜当年没把原著读完。真实的乡村人性,真实的乡村社会,真实的“吃人”场景。读完小说,哭了很久,很久。
10 有用 abby 2011-01-21 13:37:35
刻意了点,匠气了点
1 有用 momo 2010-07-21 19:01:03
野地里呼啸而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