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人類學家-小泥屋筆記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辄馨 2008-01-27 23:08:46

    教人如何爱上人类学!

  • 1 风寒如雪 2019-02-03 23:27:39

    哈哈笑死了,民族志完全可以这么写嘛

  • 1 绿水高山 2015-01-21 14:57:50

    真实的田野犹如五味人生,冷暖自知。

  • 0 Reggie 2021-03-01 23:29:35

    一位天真人類學家的非洲田野洗禮日記,幽默有趣,文筆十分生動,偶有洞見

  • 0 weictsai 2022-03-21 17:35:13

    當年讀碩士時讀的

  • 0 2022-04-05 10:49:26

    轻松读物,不错看,每天睡前看一点。

  • 0 念念不忘 2018-07-01 12:55:26

    很有趣的一本,人类学入门读物,我觉得更像是乡野纪实。作者文风趣幽默,时常令人忍俊不禁,也让我们了解了人类学家官方神圣形象之外的普通人的一面。也许本书在学术层面上价值不高,但是在可读性上乐趣非常,田野部落简陋而平实的生活也让人心生向往。

  • 0 挂角 2020-03-17 20:30:39

    多次讓我開懷大笑,猜想Nigel Barley 私下應是幽默風趣,坦誠相待的人——至少在這本田野筆記裏是如此。如此多的笑料不僅來源於不可複製的田野經驗和相遇,也歸功於Barley如何回憶和解説他們。我們不僅需要民族志,更需要接近真實而主觀的田野筆記,帶我們從不同角度去認知和感受那遙遠的、未曾聽聞和謀面的人事物。Barley與多瓦悠人打交道的種種遭遇和趣談,及初返英國的種種不適(不知可否稱爲second cultural shock?),都讓我不得不用那個老套的建構說來理解,即我們多大程度地意識到自己生活在儀式,觀念和成規建構的世界裏?我們如何掙扎於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入鄉隨俗是一種必然嗎——當然如果不想被揍的話。在這個層面上,它和《月黑風高》表現的體制使人異化又有何不同?

  • 0 油头虚翁 2019-12-19 19:32:21

    如果你是优秀学生,便会成为不错的研究者。如果你的研究做的不错,书就铁定教的不坏。如果你善于教书,便会渴望去做田野调查。我们都是田野的学生。

  • 0 Roquentin 2020-06-29 00:03:28

    最喜欢最后一部分《英国异乡人》,我者与他者的边界在人类学家从异民族回到本民族的过程中再一次被重新调整和界定。

  • 0 桐桐 2014-12-09 13:06:01

    小泥屋~来一发

  • 0 Martch 2011-12-22 23:05:21

    诙谐,真实。2010年读的是一个简体字版本。

  • 0 養心.落花生 2019-03-20 16:10:50

    “我的馬車夫被雷打到了”

  • 0 锦灰堆 2012-10-17 23:28:36

    可爱的、天真的人类学家;剥去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浪漫外衣

  • 0 圆圆圆酱 2013-07-11 17:29:37

    大爱大爱啊,田野笔迹能写成这样真是伟大

  • 0 庆村 2017-11-01 15:57:07

    快乐的书打五星

  • 0 a5b4c3d2e1 2006-07-29 22:48:44

    逗趣真實,欲罷不能

  • 0 逆旅行人 2018-08-03 18:56:24

    讲了不少如何研究陌生的人类群体,还有关于认知方面的东西,非洲部落人和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同造成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再有不同的文化现象也很有趣,作者研究的部落很共产,譬如谁有一包烟,所有人都可以去拿里面的烟,狗窝里放不了剩馍。

  • 0 伊西斯 2017-01-07 21:50:39

    非常優秀的輕鬆讀物。作者當時作為菜鳥人類學家,用了戲謔幽默的筆法,把他第一次到非洲喀麥隆田野調查的挫折與心路歷程,全描述了下來。作者本來寫這本書,其實是想戳破當時人類學者塑造出的「偉大孤獨的探險家」形象與「美好的田野調查」幻影。但我看完後,我想我能理解為什麼人類學者要這麼做了,『因為太苦了啊!!!!不安慰自己怎麼行!!!』作者自己就有次因為車輛故障,失控墜下山崖,差點命喪黃泉,幸好只有輕微骨折,外加斷了兩顆門牙,這不提其他諸如腳底發霉+跳蚤、急性肝炎、痢疾、接觸人類與動物穢物、接觸腐爛人類與動物屍體、非洲動物與昆蟲騷擾、飽受寄生蟲困擾的淡水水源、財源窘迫、效率極差的行政官僚、崎嶇險峻的道路、語言與文化障礙、各種研究挫折。不容易。看完後其實很感動。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