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的书评 (32)
玛丽莲·罗宾逊:和解之美
美国作家马克·奥康尼尔曾在《纽约客》上撰文:“当我们说起自己喜欢某个作家时,其实我们顶多只喜欢该作家的一半作品 。可是当我说我喜欢玛丽莲·罗宾逊的作品,我指的是她的作品的全部。” 比起很多美国最顶尖的当代作家,罗宾逊可谓非常“低产”,处女作《管家》写于1980年...
(展开)
慢写手,精雕家——玛莉莲•罗宾逊
玛莉莲•罗宾逊 (Marilynne Robinson)是个极为低产的作家,2005年因小说《Gilead》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三年后又写成了第二部《Home》,今年刚刚完成小说三步曲的终篇《Lila》。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玛莉莲•罗宾逊的第一部小说《管家》,写于1980年。至今,罗宾逊只出版了这...
(展开)
那些看似平凡的“管家”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管家》是美国作家玛丽莲·罗宾逊上世纪80年代发表的长篇处女作,曾荣获海明威奖,作者本人也因其“优美、睿智的写作”于2012年被奥巴马总统授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二十五年来一直在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任教,在写作方面也颇有心得与特色,而《管家》则是其个人风格确立的... (展开)她们的孤寂,她们的抉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文小妖 《管家》是美国作家玛丽莲·罗宾逊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小说自1980年问世以来,一举荣获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并入围普利策文学奖,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经典。罗宾逊也以此奠定了自己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 玛丽莲·罗宾逊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她的作品虽屈指可数,但质... (展开)家是漂泊的起点和终点
玛丽莲·罗宾逊自诩为“漂泊的一代”。意思是说,早在年纪轻轻、少不更事的时候,她就注定被置入无休无止的轮回当中,一代接一代“在荒野中探寻”。当然,这不过是一位作家的自省,对自我、对家族。1980年,37岁的罗宾逊创作了人生第一部小说《管家》。紧接着是漫长的沉淀,几...
(展开)
探寻日常生活中金光闪闪的悲凉
文/杨向荣 最难写好的事情大概是青春期萌动前夕连少女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悲欢感的苏醒,最难将息的阅读体会,对我来说,大概就是由聪慧理智又敏感慈悲得任何细微情感变化都无远弗届能捕捉到的女性叙述者缅怀过往。这两种看不见的东西恍若游丝,在《管家》中交织互融,合力而为,...
(展开)
一个完全无人作伴的灵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浩如烟海的书中找出这一本,就象在人群中认出一个人。 本书借助露西的视角陈述。 露西的外祖母把生命想象成一条路,人沿着它前行,这条路十分简单,能够穿越广袤的国度,目的地从一开始就在那儿,在一定距离外,象某座普通的房子,伫立在寻常的日光下,人走进那儿,收到正派... (展开)在被剥夺监护权的边缘试探
外祖父在离奇的火车事故中丧生后,“外祖母似乎没有考虑搬家。……她把生命想象成一条路,人们沿着它前行,这条路十分简单,能够穿越广袤的国度,目的地从一开始就在那儿,在一定距离外,像某座普通的房子,伫立在寻常的日光下,人走进那儿,受到正派之士的欢迎,给领到一个房...
(展开)
玛丽莲·罗宾逊和她的长篇小说《管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玛丽莲·萨默斯·鲁滨逊(Marilynne Summers Robinson,1943——),美国女作家。 管家 [美] 玛丽莲·罗宾逊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出版的《管家》是美国女作家玛丽莲·罗宾逊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她的处女作。 《管家》主要讲述了十九世纪中期两个孤儿姐妹在爱达荷州成长的故... (展开)或可译为【护院】,护住那片果园(院)
[Boston [Single]] 静谧、悠远。 合上书后的很长时间,情绪依然沉浸在这样的状态中。就像偶然沉入湖底以为会溺水而亡、却突然长出了能呼吸自如的鱼鳃。 情节再简单不过,某一天离家出走多年的母亲,心血来潮般带着两个孩子(露西和露西尔)回到依然居住在指骨镇的丧偶外祖母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