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的孤儿》的原文摘录

  • “戰場上大規模的殺人,是日本人用國家的名目而把它合理化,英雄化起來。一切的矛盾,胚胎於此。歷史以國家為前提,而歪曲事實,教科書不過是把國家的存在正當化起來,而擁護其權利的宣傳文字而已。由小學至大學的教育的過程,總之是其宣傳的一貫過程而已。因這種教育,使人們習慣於國家生活,由因襲而更成為制度,制度就把人類硬收入那鑄型裏面去。不願被嵌入這種鑄型的人,就被視為異端或叛徒。” 摘录来自: 吳濁流. “亞細亞的孤兒。” Apple Books. (查看原文)
    半岛铁盒的等待 2赞 2020-09-08 12:44:47
    —— 引自第453页
  • 太明只用筷子蘸了一下,筷头拉起白白长长的山药汁,他联想到鼻汁,心一怔便不敢吃了。 (查看原文)
    全都是风 1赞 2014-03-03 13:01:17
    —— 引自第36页
  • 她虽然很客气地请太明吃,但太明却怎么也引不起食欲,只得勉强挟了一块,囫囵吞下去。谁知他刚一吞下,忽然又泛上来只想吐,太明竭力忍耐着,连忙掏出手帕假装擦嘴,乘机把‘生鱼片’吐在手帕里,连眼泪也急出来了。这简直是他有生以来从未尝过的恋爱的苦味。 (查看原文)
    全都是风 1赞 2014-03-03 13:01:17
    —— 引自第36页
  • 太明跟曾在上海玩了好幾天,除了參觀各種文化設施 以外,其他如六國飯店、大街小巷,甚至連「野雞」麕集的街角都去逛過了。上海這個地方雜居著中國人、歐美人和日本人等各種民族,形成一個不協調的調和局面。他們也到公共租界去逛過,那兒有的是在抹煞人性的金權主義下所產生的怪物──高樓大廈。人群和車馬的狂流,在這些建築物之間穿梭飛馳,拼命冒險要越過街道去。太明二人好容易才穿過馬路,走進對面的先施公司,這又是一個充滿人間各種慾望的大洪爐,那種物質享受的沌濁氣息,使人置身其間,頓感頭暈目眩。太明為了要呼吸新鮮空氣,便登上屋頂,在昏暗的燈光下,青年男女極神秘地在喁喁私語,獵客的夜鶯帶著銳利的目光,往返穿梭於人叢之間;有些神女挾著遊客,若無其事地走過太明身邊,然後消失在黑暗中。 永安公司、大世界,到處都是一樣,那些地方只有麻醉人類靈魂的事物,卻找不出一樣使人心身舒暢的東西。 太明像遁逃似地回到住處,但第二天,他又從寓所中走出來,去探求這動盪城市的面目。他在那兒遇到各色各樣的人物:有口啣煙斗妄自尊大的西洋人,有庸俗而略帶小聰明的日本人,有盲目崇拜西洋的女人,也有叫化子和路邊的病丐……,此外還有體軀壯碩但已完全去勢的印度人,他們腰間掛著「盒子炮」,神氣活現地守望在銀行、公司和工廠的門口,如今這些人除了乖乖地替別人當忠實的「看門狗」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生路了。不過,印度人雖然還算馴良,但那掛在腰間發著黑光的鋼鐵殺人武器──「盒子炮」──太明因為看不順眼,總覺得有些不舒服。 (查看原文)
    一块红布 1赞 2020-05-06 04:06:37
  • 那天下午,突然又搬來了一個青年紳士,手中提著一只大皮箱,他也是客家人,是復旦大學的畢業生,英語說得很流利,日語也懂得一點,曾說他想入國府宣傳部工作。這人非常謹慎,每次出門總要把房門鎖上,充分地表現出中國人的習性。他和太明同住在二樓,因此太明已不像以前那樣地孤單岑寂。他姓賴,是南洋華僑,據說他的父親曾為革命捐獻鉅額的活動費。 (查看原文)
    一块红布 1赞 2020-05-06 04:16:07
  • “老师的意思我很明白,”过了一会,淑春开口道:“不过,这还要考虑考虑。”她顿了一下,接着说:“可是请您别误会我的意思,我对于结婚也许太偏重于理想,但是我总想照自己的意思去试试看。” 以下是淑春的意见:她说她对结婚抱着一种理想,为了实现这种理想,必须先采取一种方法,那就是据她看起来,至少须有三十个男朋友,从这三十个男朋友中,选择三人和他们恋爱,然后再选择一人作为结婚的对象。她这种看法,似乎颇有新时代女性的气派;可是反过来说,那似乎又只是一种肤浅的公式化的论调。淑春几乎化了三十分钟的时间,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理论,然后她接着说: “不过,请您别误会我的意思,刚才所说的话,跟我爱不爱老师是两回事儿。”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当太明恍惚有些了解这种论调的作用时,他立刻陷入绝望、黑暗的深渊中。眼前的环境虽然甜蜜和幸福,但当太明听了淑春的那些话以后,就像有人把他从安乐椅中推倒在地面上,使他感到强烈地激动。 “这是变相的拒绝,她无非想到用新时代的结婚理论,来表达她拒绝的意思……。”太明忍着眼泪,把淑春的话回味了一番,对于她利用这种空虚的公式化的理论来表示拒绝,内心感到异常愤恨。如果她是一个有良心的女性,为什么她不能抛弃一切,毅然投入他的怀抱呢? 他不禁想起一个厚颜的朋友说过这样的话: “上海有许多厉害的女人,她们把恋爱看作和吃糖果一样,老是吃巧克力会使人起腻的,有时必须换换口味,尝尝别的糖果;她们认为男人也要常常更换,而且她们实际上也的确如此。真是了不起的新时代女性!我倒愿意跟这种女人谈谈恋爱。” (查看原文)
    一块红布 2回复 2020-05-06 04:32:53
  • 战场上大规模的杀人,是日本人用国家的名目而把它合理化、英雄化起来。一切的矛盾,胚胎于此。历史以国家为前提,而歪曲事实,教科书不过是把国家的存在正当化起来,而拥护其权利的宣传文字而已。由小学至大学的教育的过程,总之是其宣传的一贯过程而已。因这种教育,使人们习惯于国家生活,由因袭而更成为制度,制度就把人类硬收入那铸型里面去。不愿被嵌入这种铸型的人,就被视为异端或叛徒。太明把其中的事情,引用中国缠足来说明给他听。像过去的缠足,在中国是个美的标准,可是因缠足所生的违背道德的一面,是置诸不问的。社会全体,都以为是善是美,而没有疑问,可是接触到西洋文物时,这种想法就崩溃了。有新的美的标准及新的道德标准登场了。而中国女性的解放史,就由缠足的废止,写起第一页了。因为制度是时人盲目化的一个要素。太明更提出国家对立的问题来说:跟着社会的进步,这个对立也会消失掉,战争的必要,也会消失掉。到了那个时期战争就成过去存在的残虐习惯,同样地只为历史上的记录而已。他这样做了个结论。 (查看原文)
    须须呀 1赞 2021-07-07 18:25:08
    —— 引自章节:None
  • 他认为近代的国家更是堕落不堪,纳粹德国局踞于狭隘的宇宙观中,把征服世界的迷梦,建立在自己民族最高的错觉上。在台湾,不但榨取物资,并且还榨取精神! “达雄!你应该认清我们目前的现实。”太明终于改用激烈的口气说,“他们不是一面要本省人变成‘皇民',另一面却实施强迫统制,把本省人控制得动弹不得吗?你现在准备去效命疆场,试问究是为谁效命?为什么效命?你不妨仔细地考虑考虑!” 太明终于禁不住越说越激昂,一向凡事退让的他,以前很少这样在人前滔滔不绝地披沥自己的信念。可是现在他却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要凭藉自己的劝说,把一个沉迷在深渊之中的青年拯救出来。 (查看原文)
    须须呀 1赞 2021-07-07 18:25:08
    —— 引自第134页
  • 于是,达雄鼓足勇气开始陈述他的志愿:他认为台湾人现在正面临着是否能成为“皇民”的考验,只有同心协力效忠于目下的圣战(他说是圣战),オ能由这和考验中获得胜利,青年人应该立志为十亿东亚人民的解放作中流砥柱。 这些理论是非常幼稚的。太明用同情的目光望望达雄,心想:真是一个意志薄弱而可怜的青年!太明忽然想起以前被征召的时候,看到祖国的青年,为抗日而牺牲,慷慨就义的态度。现在对这被骗而不自觉的台湾青年,感觉更痛心更难堪,他简直和那些高唱军歌招摇过市、丧失人性的荒唐青年完全一样。太明每次看到那些被训练成机械化、傀儡化的青年们,便会不寒而栗,但他却无法拯救他们。可是,达雄是他哥哥的儿子,是他的至亲骨肉,不,就是不看在这一点上,当他眼见一个青年即将误入歧途,也非设法拯救不可的。太明这样一想,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无比的热情。 (查看原文)
    须须呀 1赞 2021-07-07 18:25:08
    —— 引自第133页
  • 现代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作家,根本看不清现实的恐怖,所以他们才甘心情愿做军部的走狗!”说到这里,他略微顿了一下,接着他突然想起来说,“起先那姓丁的说:搞文学不这样就不会成功。他们都把文学当作商品,其实文学是不问个人成功与否的,它只问对人类是否真正有所贡献。 (查看原文)
    须须呀 1赞 2021-07-07 18:25:08
    —— 引自第127页
  • 这就是弱者的抵抗方法,所谓“饿鸡不怕打”,饿鸡任凭怎样去打它,还是要偷东西吃的;饥饿的人也一样,他们对任何人都无所畏惧。这件事对于太明,不啻是一个良好的教训。 (查看原文)
    须须呀 1赞 2021-07-07 18:25:08
    —— 引自第123页
  • “历史的动力会把所有的一切卷它的漩涡中去的。”某日晚上,幽香的姐夫半带戏谑地揶揄道,“你一个人袖手旁观恐怕很无聊吧?我很同情你,对于历史的动向,任何一方面你都无以为力,纵使你抱着某种信念,愿意为某方面尽点力量,但是别人却不定会信任你,甚至还会怀疑你是间谍,这样看起来,你真是一个孤儿。” (查看原文)
    须须呀 1赞 2021-07-07 18:25:08
    —— 引自第88页
  • 我们无论到什么地方,別人都不会信任我们。”曾把复杂的环境向太明解释道“命中注定我们是畸形儿,我们自身并没有什么罪恶,却要遭受这种待遇是很不公平的。可是还有什么办法?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不是天生的庶子,我们为建设中国而牺牲的热情,并不落人之后啊!” (查看原文)
    须须呀 1赞 2021-07-07 18:25:08
    —— 引自第58页
  • 太明在葬礼完毕以后,便提前回家了,他宛如一个古代的亡魂,从木乃伊的躯中遁逃出来似的。他认为彭秀オ有彭秀才的时代背景,他在那时代中曾经付出努力与牺牲,而且还有拓荒的功绩。他或许希望永远深居在他自己的思想樊笼中,那且不必去提它;但我也有我自己的时代……太明想到这里,似乎觉得灿烂辉煌的时代,就在眼前向他招手。当他从冥想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只听见车声辘辘,板车已驶过牛斗口。它穿过一条街道,两旁的景物风驰电掣般地向身后飞奔而过。 (查看原文)
    须须呀 1赞 2021-07-07 18:25:08
    —— 引自第28页
  • 太明:你知道世界潮流正瞩目于台湾这个孤岛而日益紧张吗?象牙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研究更高深的学问,及研究作为学习手段的教育方法。说起教育,如今台湾青年都认为它是发迹手段的代名词,大家只知道:要赚钱应该学医,要斗争应该当律师……可是,二十世纪是科学时代,台湾人尤其应该急起直追,去研究落后的科学,将来人类也许将以科学发展的程度,来决定战争的胜负。新社会虽然已经建立,但台湾还没有技术人オ,甚至连精通高等数学的人都很少。今后我已決心研究科学,你有你的个性,希望能发展你那伟大的爱的教育,勿使我有后顾之忧。 (查看原文)
    须须呀 1赞 2021-07-07 18:25:08
    —— 引自第25页
  • “我们无论到哪里都不会被信用,如宿命的畸形儿似的。我们本身没有任何的罪,却要接受这种待遇是不公平的。但这是无可奈何的。我们不要有成为受排斥的继子根性,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为建设中国而牺牲的热情,我们不落人后。” 他说明这种复杂的立场。太明本身在日本留学时曾经于中国留日同学总会的席上,老实地自称台湾人而受到意外的屈辱,因为自己有过这种经验,所以确实很了解曾的这种心情。可是因为是“番薯仔”,为什么就必须忍受如此屈辱呢?太明这样想着,心情黯淡起来。 (查看原文)
    念小暖 1回复 2011-11-12 08:14:05
    —— 引自章节:可眺望紫金山之家
  • 有一天晚上,李说:“历史的力量会冲走一切,你一个人 超然观望着也落寞吧?令人同情。你对于历史的旋转任何方向都无能为力。即使你抱持着某种信念,想为某方面尽一些自己的力量,但别人却不一定会信任你,甚至还会怀疑你是间谍呢。这样看来,你是一个畸形的孤儿。” (查看原文)
    念小暖 2011-11-17 20:16:03
    —— 引自章节:再见吧,大陆!(31)
  • “我执教鞭二十年了,因此都可以获得勋章了。在这期间,我诚心诚意的努力皇民化运动,做到‘国语家庭’化自不在话下,而且改姓名等,不顾父母的反对最先实行。我觉得自己一代的吃苦头,若能赚得子孙的幸福,还是划得来的。然而,现在的情形呢?我觉得越沿着其线努力,反而越离开其线。他们有属于自己的长久传统和历史,但我们却没有这些。这种隔阂是无可奈何的。结果如今看来,人为无可奈何的事,我却一直努力打拼着呢。” (查看原文)
    念小暖 2011-11-17 20:21:15
    —— 引自章节:皇民派的悲哀(45)
  • 太明每天在外面徘徊,在养鱼池或商家的招牌上写“白昼土匪”,这是指谁说的不明白,虽然一时被人非议,但知道了那是狂人写的,对他也无可奈何。 (查看原文)
    念小暖 2011-11-17 20:35:52
    —— 引自章节:疯狂(48)
  • 我只知道必然的事实是必然的,真确的事实是真确的,把必然的事实看做必然,和有勇气承认事实,至少是知识分子应有的能力,你说是吗? (查看原文)
    2011-12-06 21:47:35
    —— 引自章节:n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