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津门奇人冯骥才 (乱看书)
- 科技史话 (周渔)
- 天津民国 (阿榴可可)
- 2021.04 天津秦皇岛北京西安 (( ⁼̴̀ .̫ ⁼̴́ ))
- 书单 (Luca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冯骥才的天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JS 2018-03-12 18:17:16
从高中开始就喜欢冯骥才,这几年没看他的书,再看时心境不一样了。这本书很接地气,一点没有晦涩不懂的章节。扉页的话,有种直抵内心的感觉。最后几个故事里,二爷帮忙分文不取,之后需要帮忙时也是,又热又辣,五体流畅。
1 有用 喳喳456 2022-11-27 17:17:05 浙江
天津是冯骥才的出生地,它精神的因子已注入他的血液中。冯骥才对津门故里的爱是如此深沉、毫无保留。 对于天津文化,他说:“近代的天津一度受到外部冲击而形成的文化形态,则缺少深厚的根基;而且这种冲击时间太短,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缺少契合,没有像上海那样形成了一种地域的文化心理,过后便飘然而去。” 冯骥才是真正热爱文化的文人,他说:“文化行为是以强烈的文化意识为出发点,进行具有深刻文化目的之行动。这目的有两... 天津是冯骥才的出生地,它精神的因子已注入他的血液中。冯骥才对津门故里的爱是如此深沉、毫无保留。 对于天津文化,他说:“近代的天津一度受到外部冲击而形成的文化形态,则缺少深厚的根基;而且这种冲击时间太短,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缺少契合,没有像上海那样形成了一种地域的文化心理,过后便飘然而去。” 冯骥才是真正热爱文化的文人,他说:“文化行为是以强烈的文化意识为出发点,进行具有深刻文化目的之行动。这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成果,一个是过程。成果是指通过这一行为获得新的文化发现;过程是指通过这一行为所引起世人对文化的关注。文化人更注重后者,即过程。因为这过程针对世人,也影响着后人。” 冯骥才的文笔极好,讲故事一流,《苏七块》《刷子李》《冯五爷》…看多少遍都爱看;散文如《逛娘娘宫》《书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展开)
1 有用 微微 2018-05-09 22:57:08
冯骥才的篇篇作品在我心中都是满分,但是给这本书四星是因为中间有点莫名其妙的《神鞭》和《三寸金莲》还有应是为某册图集做序的那篇。但是其中很多短篇读完觉得眼底湿热,心中烘暖,最喜欢最后一篇荡气回肠,那时候的津门人真是义字当头啊。
0 有用 不懂 2020-12-28 21:23:53
略微有点失望,文字反而不如拍得老照片耐看
0 有用 xa.sunf 2020-06-20 01:20:12
淡淡的乡土之情,津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