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書林-本版
副标题: 福克纳短篇小说选
译者: 陶潔
出版年: 20040801
页数: 323
定价: 112.00元
ISBN: 9789574450497
内容简介 · · · · · ·
曾獲得194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福克納,以長篇小說著稱於世,如《癡人狂喧》(1929年)、《我彌留之際》(1930年)、《八月之光》(1932年)、《押沙龍,押沙龍!》(1936年)等。但是其短篇小說也非常出色,福克納對短篇小說的評價很高,認為它在藝術層次上僅次於詩歌,因為作家寫「長篇小說時可以馬虎,但在寫短篇小說時就不行……它要求幾近絕對的精確」,「幾乎每一個字都必須完全正確恰當」。本書收錄了福克納著名的十三篇小說。題材涉及了美國南方舊時代的衰亡、新舊南方的對比、社會公義、種族關係、戰爭、少年成長、愛情、榮譽觀念及道德抉擇等問題,其廣泛性遠遠超出同時代的海明威(E. Hemingway)、費茲傑羅(F. S. Fitzgerald)等許多作家。
給愛米麗的玫瑰的创作者
· · · · · ·
-
威廉·福克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1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声音与疯狂》(又译《喧哗与骚动》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
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1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声音与疯狂》(又译《喧哗与骚动》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播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押沙龙,押沙龙》(1936);写新兴资产阶级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冷酷无情及其必然结局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
1949年,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要总结任何一个人的一生的经历,你并不需要太多的字;有人已经用十二个字概括了:他生了下来,他受了苦,他死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9页 -
他们第二天就举行了丧礼,全镇的人都跑来看看覆盖着鲜花的艾米丽小姐的尸体。停尸架上方悬挂着她父亲的炭笔画像,一脸深刻沉思的表情,妇女们唧唧喳喳地谈论着死亡,而老年男子呢——有些人还穿上了刷得很干净的南方同盟军制服——则在走廊上、草坪上纷纷谈论着艾米丽小姐的一生,仿佛她是他们的同时代人,而且还相信和她跳过舞,甚至向她求过爱,他们把按数学级数向前推进的时间给搅混了。这是老年人常有的情形。在他们看来,过去的岁月不是一条越来越窄的路,而是一片广袤的连冬天也对它无所影响的大草地,只是近十年来才像窄小的瓶口一样,把他们同过去隔断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給愛米麗的玫瑰"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8.7
-
- 喧哗与骚动 8.9
-
- 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选 9.3
-
- 冷血 9.2
-
- 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 9.1
-
- 索尔·贝娄全集(全14卷) 8.9
-
- 短篇小说全集(上册) 9.0
-
- 八月之光 9.0
-
- 白色城堡 7.9
-
- 美国讲稿 9.0
給愛米麗的玫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4 条 )


呼吸与心跳的声音——读福克纳《干旱的九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天气与心情 九月的傍晚,有一件事像燎原的烈火一样,在杰夫生镇里迅速传播,它激发起了人们焦躁的情绪,这情绪既压抑又狂暴,就如同暴雨袭来前的闷骚天气。但暴雨并未降临,这依旧是一个干旱的九月傍晚,人的心情被火烧火燎的天气炽烤得没了一点水分,似乎随便滴落一颗火... (展开)> 更多书评 8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译林出版社 (2001)8.9分 2224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8.4分 179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5)8.5分 1448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7.8分 36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英语专业推荐的英美文学必读书单 (蛋蛋姐)
- 小说 (in der Nacht)
- 书 (夏帆)
- 新建 (.Sun_轩)
- 重新读书笔记 (Alb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給愛米麗的玫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直布罗陀的风 2011-10-10 21:55:17
温习下佳作。
0 有用 Azi 2008-10-09 22:26:26
a rose for emily
0 有用 繧 2019-09-25 14:19:03
极致的美永远与死关联
0 有用 傅科擺 2024-07-27 01:05:28 中国香港
說實話,過半數都看得很晃神,大概是因為完全無法投入當時的歷史背景。不過僅僅一篇〈燒馬棚〉,就已深深震撼,〈兩個士兵〉如出一轍,單單以這本小說集所見,福克納最擅長的其實是描述小孩的恐懼和勇敢,在龐大的家庭和社會壓力面前,豁出去。〈給愛米麗的玫瑰〉和〈曾有過這一位女王〉同樣是隱藏了一生的愛和悔疚。最後一篇〈清晨的追逐〉對於狩獵的描寫很純粹,無論是獵物和獵人,都不是為了什麼,純粹擅長,就必須要做。其餘的... 說實話,過半數都看得很晃神,大概是因為完全無法投入當時的歷史背景。不過僅僅一篇〈燒馬棚〉,就已深深震撼,〈兩個士兵〉如出一轍,單單以這本小說集所見,福克納最擅長的其實是描述小孩的恐懼和勇敢,在龐大的家庭和社會壓力面前,豁出去。〈給愛米麗的玫瑰〉和〈曾有過這一位女王〉同樣是隱藏了一生的愛和悔疚。最後一篇〈清晨的追逐〉對於狩獵的描寫很純粹,無論是獵物和獵人,都不是為了什麼,純粹擅長,就必須要做。其餘的真不知看了什麼,希望有機會能夠再睇,畢竟如此級數的短篇小說,世間罕有。 (展开)
0 有用 minyee13 2007-11-08 20:24:53
等待看喧哗与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