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A LIFE的创作者
· · · · · ·
-
V. S. 奈保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5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以小说、游记、文论为主,主要有《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米格尔街》、《自由国度》、《河湾》与“印度三部曲”等。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誉,半个世纪里,将里斯奖、毛姆奖、史密斯奖、布克奖、大卫•柯恩文学奖等一一收入囊中。1990年,被英女王封为爵士。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半生》出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们属于另一代,但威利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他想:“这就是我在伦敦的样子。这就是我现在的样子。我并不像我所想象的那么孤单。”然后又想:“可是不对。我并不像他们。我四十一岁了,中年。他们比我年轻十五、二十岁。世界也变了。他们在表白他们是谁,为此甘冒一切危险。我却在隐藏自己。我什么险也没冒。而现在,我人生中最好的部分已经过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8页 -
没几个月之前,我还是一个十分普通、懒懒散散的大学生,朝臣的儿子,住在我爸爸的丙等宿舍中,想着我们国家的伟人,渴望自己也变伟大,却在自身渺小的生涯中找不到走向伟大的途径,只能听听电影歌曲,沉醉在它们唤起的情绪中,又因可耻的个人恶习而变得软弱(关于这个,我不打算跟你多说,因为太普通了)。总而言之,是被我们世界的空虚和生活的奴性所压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HALF A LIFE"的人也喜欢 · · · · · ·
HALF A LIFE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异文化里的杂种情结 纠葛无比又无法真正疏离
永远站立在异文化的场域看印度看有色人种 他又爱又恨 既鄙夷又痴迷的各种复杂情结 自剖与自辩杂糅 无比又无法真正疏离 真是难为了他 这个算是总结一生么 在这里的浮生一词总是令人联想到浮世绘了 最短的书评——我发烧了,我北京咳了, 我偷懒了,我要过年了哈哈
(展开)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南海出版公司 (2013)7.8分 65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7.7分 603人读过
-
天下文化 (2002)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Random House Inc (2002)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喜欢的作家之V.S.奈保尔(V.S.Naipaul) (Luke)
- 十年读书计划 (猫皂)
- 奈保尔书单 (西餅)
- my writers (Thales)
- V. S. Naipaul (Maisou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HALF A LIFE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Yuki Inés 2011-10-15 11:58:16
英文比譯文流暢太多了。奈保爾從毛姆造訪印度,改變了一個男孩的一生開始,寫到maybe this is not my life either,我以前從phillip裡讀出自己,現在則是從willie。如果人生真有所謂屬於你的那本書,一再出現在銳變的每個階段,這本肯定是。
0 有用 ellajma 2007-03-31 16:19:43
finished it over two long flights. Now, more reason to continue to seek Naipaul's books
0 有用 yvette 2010-04-13 06:26:06
I am wondering how about Willie's other half a life.
0 有用 槿 2010-11-16 15:43:15
impressed by its simple and powerful language style, esp. after reading LATH
0 有用 老十八椒🌶 2019-02-26 12:47:32
the changing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