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短评

热门
  • 3 Historia 葉 2013-03-07 14:54:32

    重读,非常喜欢。关于现代中国革命与文学敏锐独到的见解。英文版和中文版差别好像蛮大的。英文版更好。

  • 0 小鹿想念书 2013-12-23 08:06:06

    第二章尤其有新意

  • 0 YING 2014-11-03 00:55:28

    身世。家國。文學。

  • 3 傻白甜姚姚 2015-07-17 07:46:33

    很喜欢,黑转粉。八章分别讲了20世纪中国文学里的八个主题,砍头,审判,革命爱情,饥饿,伤痕,怪兽,自杀和鬼怪。而且英文写作能力真是超强,学了好多expression

  • 0 杨梅酒 2012-02-26 12:26:20

    关注文学和历史的互动,由清末至今,文学作品中书写的暴力反映剪裁阐释过的历史,同时与现代性的残酷相互应和。涉及作品广,读起来很有趣,但总觉得还没有讲透。

  • 0 火山 2016-05-01 17:31:29

    关于justice的论述引人深思,诗人之死还有second hunting两章写的超级抒情啊,不敬意处常常有令人赞叹的洞见,尤其是把premodern modern 台湾等放在一起论述还不仅仅是延续历史线性的进程来考量 蛮有开创性的 也是一个大工程啊。。。当然 如果章节之间观点的融会贯通更强一点就更好了

  • 0 树叶的叶 2011-05-29 20:06:16

    抒情的想象的抒情的想象的抒情的想象

  • 0 🍔🥙🦪🥃🍶🍾🥂 2016-07-30 09:12:18

    写的比较矫情,对福柯的引用不错,但是对文学方面的引用略弱。

  • 0 費來德後花園 2013-12-10 12:11:02

    一口血一把泪一个脖子

  • 0 le frisson™ 2021-05-26 03:45:25

    有用,但representation跟violence的“辩证法”并不很令人信服。

  • 0 小玉 2023-03-28 21:11:56 英国

    结论是我真的欣赏不来文学研究,没有什么启发。

  • 0 Penumbra 2023-12-31 00:39:59 美国

    Chpt. 3 喜欢里面没有完全浮现的焦虑的janus face

  • 0 若口引 2017-08-12 21:23:32

    王老師喜歡juxtapose,喜歡將作者的生平加入進作品的闡釋。

  • 0 西圻 2016-03-23 12:41:27

    一方面,以抗议暴力为前提的共产文学,自身成为文学的暴力;另一方面,在倡导启蒙和革命的世纪里,暴力又早以更为细腻的方式深入生活的肌理。decapitation syndrome, revolutionary love, hunger desire等一系列作为在历史的暴力影响之下所呈现的不同面向,是如何蕴藏于文本之中,又如何在更大层面上来反映历史的语境,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论点。其中谈到鲁迅,王指出,一方面,鲁迅写实论述背后不乏意识形态的律令,他认为知识分子的任务在于改造人民的思想,改在思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一种全新的意识写入他们的脑海;另一方面,这种林毓生所归纳的一元式(totalistic)的思想又反映了鲁迅对于传统思想体系“原道”的渴望。而他的砍头情节,反映了鲁迅对于“身体的政治”的沉迷。

  • 0 sankomi 2020-12-25 04:05:00

    确实是经典的文学研究,很佩服王专注文本的形式(而非情节)展开的细读, "representation of violence" 和 "violence of representation”的辩证关系贯穿始终。只是有些章节完全基于个别概念而在跨度几百年的文本之间建立联系,实在有些勉强,概念本身的历史性也值得考量。

  • 0 山南 2024-08-31 13:27:13 江苏

    英文版其实看起来要更舒服。不过王德威谈历史暴力,还是在去历史地谈。

  • 0 ImnotKoko 2024-11-21 13:13:42 江苏

    记录阿晴课上精读“second haunting”的秋天…太平之世,人鬼相分,今日之世,人鬼相杂。😌

  • 0 啥贝马斯 2017-11-24 16:38:02

    Fiction may be able to speak where history has fallen silent. 看得心惊胆战,跟我writing sample关注的问题也太像了吧【不高兴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