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抑的现代性的书评 (22)

本阿弥·光悦 2014-09-29 19:55:03

后现代的晚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王德威先生在《想像中国的方法》与《被压抑的现代性》两书中都收录了《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追寻了中国现代文学众生喧哗的起源,在反思“五四”话语模式的基础上回答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问题。王德威认为,晚清小说就其创造力和丰富性而言,不...  (展开)
钟芳元 2009-12-02 16:17:44

回旋叙事的内在歧异

驳1:关于“现代性”? “现代性”从来五味杂陈,说不清楚。所以需要加以界定。 王德威在此文中简单地归之为:求新求变的心理及行为,诚然。但不加细致分隔,容易产生歧义。而在王文华丽的文字下,在这样极其文学性的表达之中,我不免对“现代性”一语内在涵义不明所以,仿佛...  (展开)
史历黑 2018-02-23 15:42:23

【中文系书目答问】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

话得先从2006年下半年说起。那时候我刚获得保送研究生的资格,正是百无聊赖的时候,刚巧中文系来了好些难得一见的专家学者过来讲学。说老实话,之前我对什么叫“讲学”根本没有感性认识,最多也就是道听途说些我系男教员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八卦,于是我孤陋寡闻地以为所谓“...  (展开)
恰恰 2006-10-21 22:37:27

想象晚清的一种方法

自从“现代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之后,五四便被固定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而长久以来,晚清文学一直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不受重视,它只是古典文学的尾声、现代文学的背景,以“近代文学”这样一种不尴不尬的身份在夹缝中生存。 ...  (展开)
葵上 2021-09-27 22:01:17

个人备忘 | 2021 | 《被压抑的现代性》导论及第一章的pre的讲稿

因为间歇性厌学,这篇pre并没有(完全没有)着手处理我想问的问题。 比如说,我没有梳理文献的时间脉络,也就不知道在哪些时间节点上诞生了新的批评,以及前人论述已经完备的情况下,关于“被压抑的现代性”的命题还留有哪些论述空间和思考角度,2021年刚发表的文章是在试图解...  (展开)
理一分殊 2021-01-15 09:54:55

陈平原 | 想象中国与现代性的多付面孔——关于《被压抑的现代性》及其他

本文原刊《文艺争鸣》2020年第12期 2006年第4期《当代作家评论》刊发《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那是王德威为上海三联书店“海外中国现代文学译丛”撰写的总序。文章写得很好,大开大阖,且兼收并蓄,保持作者一贯平和温润的风格。此文对于我们了解欧美汉学...  (展开)
明鑫 2013-11-01 12:27:59

导论的笔记

本文的逻辑 我们所习惯的对于现代文学的切入点在“五四”文学革命,然后以“革命”为标杆审视之前的晚清文学(在某些历史时期甚或是整个古典文学传统),对其进行判断、取舍。于是乎,晚清文学就被简单提纯为“四大谴责小说”,梁启超、严复提倡的政治小说。这种视角所依凭...  (展开)
封印幽凰 2007-03-17 02:38:18

晚清狎邪小说

买来一直没有仔细看,这不大半夜写花姑娘么,就把其中说邪狎小说的一段抽出来看了下,颇有意思。66-137页 中国古典文学里有着悠久的描写娼优的传统,盛唐时代,大量诗词、传奇和史料对妓女的描写即为一例。明末清初,优伶娈童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主导人物,国色天香有如李...  (展开)
aspirin 2020-03-13 19:55:32

笔记:被压抑的现代性

导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清末文人的文学观已渐脱离前此的中土本位架构。 线性历史时间感的渗透 中国文学建立在亏欠的话语上 “现代性”终要成为一种渺不可及的图腾 第一章 被压抑的现代性 ①代表一个文学传统内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②“五四”依赖的文学及文学史写作的...  (展开)
春天與星星 2020-02-25 17:47:29

现代性的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起源的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概念是“历史性的时代概念,最重要的内涵是时代精神”。一是中是时代的文学,一是指文学的特质(秉承新文学体系),是审美的现代性。 现代性并不等于现代化,现代性是“文学中的一种作用”,现代性是一种素质,一种...  (展开)
何斯召 2022-10-25 17:03:26

被压抑的、重又浮出地表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被压抑的 以往“五四”典范内的评论者赞赏晚清文学(太平天国运动前后至宣统逊位,甚至其流风遗绪可追至“五四”前夕)的成就,并不超出梁启超、严复之“新小说”的 范畴,殊不知,“新小说”之外又有多少被忽略的声音?“五四”评论者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抨击所谓“旧小说”...  (展开)
Rain 2023-10-30 22:27:01

本土现代性:对五四和西方的祛魅

在导论一章中,作者就极为明确地表达出了自己的主张和野心,态度似乎也极为挑衅。但在通读全书后,我们也可以确实地承认作者的“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有其突破性。而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说,本书或可看作是学术界重新讨论五四现代性问题的滥觞,史书美对《现代的诱惑》对此书...  (展开)
袖中 2020-06-17 00:24:44

《被压抑的现代性》短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师长的缘故,“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这句标语始终没在心中留下什么好印象。然而读过后最深的感受却不是反感,反而形成了某种体谅与敬意。这大概是后人看待新青年同仁与林纾时的所可能有的视角吧。 从《想象中国的方法》(1998)算起,一直到编著《五四100》(2019),王德...  (展开)
Sapphore 2020-06-11 11:41:08

《被压抑的现代性》读后

《被压抑的现代性》前前后后读了有三周的时间了。这本不是为大众所承认的以“五四”为标榜的“现代性”翻案的书,在其总的逻辑上,还是能自圆其说的。只是在读完之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想:这本兜兜转转整饬细致的著作,在其书的结尾部分,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  (展开)
野宫百合子 2022-11-20 23:37:33

《欲望之城》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都市小说:都市感和地方感 《海上花列传》凸显上海为一特定地理场所,为有关沪上的故事提供了空间意义。 上海构成了《海上花》小说标题的一部分,与小说讲述的对象的“花”,或妓女,分庭抗礼。 韩邦庆记述妓院生活的点点滴滴,主要人物对话部分大量使用吴语,以忠实传达上海欢...  (展开)
企鹅不爱洗葡萄 2022-09-05 11:22:34

提问

各位大佬们,我想请教各位在这句话中“本书将晚清小说视为一个新兴的文化场域,撷取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狎邪、侠义公案、丑怪谴责与科幻奇谈作为欲望、正义、价值、真理四种相互交错的话语,通过这四种话语的重新定与域辩难,呈现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及建构的主要关怀。”的重新...  (展开)
澍禾 2022-06-27 01:38:26

《被压抑的现代性》:“现代”的发生与发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中国文学的谱系与发展史来看,当下的文学史观仍倾向于宏观而粗暴(并非贬义)地进入到意识形态的分野之中,其底层逻辑则是一种线性的时间观念。于是,从文学学科的基础教育层面,我们看到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的种种分野,尽管在80年代的“三人谈”已经提出了“20世纪整...  (展开)
酒酿小耶 2022-05-21 15:40:33

现代性的反思与迷思

王德威所说的晚清文学,是指“太平天国前后,以至宣统逊位的六十年;而其流风遗绪,时至‘五四’,仍体现不已。”在这一时期,作者们“推陈出新、千奇百怪的实验冲动”,丝毫不逊色于五四文学。王德威更声称:“比起‘五四’之后日渐窄化的‘感时忧国’正统,晚清毋宁解释了更...  (展开)
云胡不喜 2021-08-06 14:30:19

“真实”的晚清文学

该书确实体现出一种新颖的态度,肯定晚清文学对于现代性的探索,指出五四文学依然遵循“文以载道”的旧思路。 我们姑且不讨论何为“现代性”,因为它的开放性的确很大,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的是晚清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 几千年的改朝换代规律几乎失效,已有的基于封建社会的理...  (展开)
黄克思 2020-05-19 09:29:08

就像是“膨化食品”

跟友人的交流中他概括我的意思:你就是说王德威是“膨化食品”。仅拿这本书来说,传统的文学史教材会提到“侠义小说”“人情世态小说”,“四大谴责小说”,而又因明清文学史的教学重心偏向而会忽略读这些小说原著的阅读,故而使得阅读王德威的新论成为一个“悖论”,它针对的...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2条)

订阅被压抑的现代性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