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现代性 短评

热门
  • 11 七七|烂柯人bot 2012-04-02 18:03:09

    黄子平老师课上推荐。告别革命,关外仍是积雪满地。

  • 4 邝海炎 2014-05-06 23:25:53

    这本是大学时读的,一篇论文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注水成一本书。关于革命问题,见识远不如朱学勤高毅

  • 4 阿子 2009-12-29 11:22:57

    近代 孙中山 话语研究

  • 1 咸鹅 2014-04-27 11:23:32

    对上世纪初中国核心词的辨析。回溯了汤武之“革命”、かくめい与Revolution三者如何在翻译中偏移,构成了中国语境中的革命,并考释了孙中山、梁启超、胡适等人与革命话语间的复杂关系。

  • 1 Kevin 2022-05-16 23:27:13

    上篇、中篇基本上可以看懂“革命”概念的来龙去脉,背后微妙的涵义转换。革命概念主要借助于日语的翻译,但和国内汤武革命不一样,是西方revolution的意义里所没有的。梁启超在改良主义中尽力剔除革命中的暴力改朝换代成分,更像是“改革”和“维新”,与孙中山的的革命思想有所不同。“p7 英语Revolution一词源自拉丁文revolvere,指天体周而复始的时空运动。……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革命,使“革命”在政治领域里产生新的含义,衍生出和平渐进和激烈颠覆这两种政治革命模式。霍布斯鲍姆提出的英法“双轮革命”说即基于此。没看过原小说,下篇读的一知半解。长于分析,疏于总结。

  • 1 Morf 2024-12-28 16:02:51 北京

    中国现代革命话语是内外思想交替碰撞的结果,一方面它走出了中国传统“暴力革命”的藩篱,加入了“和平演进”的文化意味,但又有效吸纳了“王朝的可变行、当权的法定性以及天意民心的自然法则”等内涵。另一方面,在被纳入到世界革命潮流的过程中,它又与进化、变革、淘汰、发展的线性史观相接榫。

  • 2 岁月如星 2010-03-08 12:48:49

    节选了其中一部分,陈建华先生对茅盾笔下的“新女性”进行了一定的解剖,真是非常详细,理论性强,但是一点儿也不显枯燥~

  • 1 粥·粥 2016-01-07 16:49:37

    20140304。那段时间对概念史感兴趣,自己就在图书馆乱翻

  • 0 Joseph.C 2012-04-14 18:12:06

    "告别革命"之后,又有许多人冒出来为"革命"正名,但多半连"革命"在中文语境的确切涵义都搞不清。这本论文集倒是对"革命"一词如何从古典意义转向现代意义有很好的梳理。

  • 1 小反派 2017-06-04 13:41:27

    上篇第三章用力最深。接着四五章就有点莫名其妙了,像是“革命”这个主题下的杂文集。中篇下篇都更偏向于文学史。作者能在旧材料中解读如此新意非常令人佩服。文笔好,车轱辘话也不会让人太反感。

  • 1 嘉鱼 2024-05-19 14:09:38 四川

    相同的史料,相近的观点,可以复读出多少文章?开篇先发宏志,本文要如何如何,各种行话,“政治权力”“意识形态”“知识规范”,论述一地鸡毛,三言两语,一带而过。既然结论如此显而易见,又何苦来注水那么多篇?阐发观点强行上升,是海外现当代学者的通病吗,没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要推销,要包装,似乎显得发现重大,重要的文献史料却拿不出来。意思翻来覆去,本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散会的事,拐弯抹角,最后又得回到黑话,用魔法打败魔法。把这么好的题目浪费了,自打八千大板。

  • 0 游伟 2009-03-30 09:31:26

    晚上随手拿起,不想尽然读到一半才因睡眠阻隔放下,可见这本书对我来说确实有“开眼界”的“因诗必来兴”。

  • 0 钟芳元 2009-10-19 19:04:54

    一目十行浏览的,还行

  • 0 替天行贿 2010-08-20 16:44:16

    在学术视野和治学方法方面,深受启发

  • 0 Taste 2007-01-12 09:04:56

    舆论课题老师指定的参考书

  • 0 三眼貓 2022-04-17 22:21:41

    前半部分对革命,启蒙-救亡及其视域下群众概念话语的使用很有助力,但语言理论分析同后半部分的文本分析之间关系不是很紧密。对历史话语做分析的同时,对文本分析中所使用的概念却少有反思,还是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去谈论,易落于空疏()

  • 0 玛利亚保佑 2022-05-05 00:44:03

    前面以梁启超、孙中山、胡适为例梳理清末民初革命意涵的接受与转变,写得挺好,后面文学评论的部分比较有时代感

  • 0 马孔多的鸵鸟 2023-07-22 23:40:53 江苏

    《关于革命和现代性的意义和使用》

  • 0 春泥棒 2023-06-12 14:40:29 四川

    大体上有把握但又不够细致。写孙中山、梁启超、胡适的部分最佳。

  • 0 深渊大饭店 2022-10-10 20:26:31 上海

    编的不好,重复部分太多,其实第一篇文章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但这篇实在太强了,对英日中语境中的革命都作了爬梳,兼顾改良和革命两派,且要言不烦,特别是对梁启超的理解和细微界定非常精深,对于词语在语境中的变化和定着作了非常漂亮的处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