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孔子地位根本动摇,西方社会思潮纷至沓来,荀学作为儒家异端其研究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荀子思想学说唯物辩证法因素,被许多马克思主义学者所发现,本书据此展开的研究,促进了荀学研究的继续深入。
江心力,男,山东嘉祥人,1963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农民史和思想史。1989年调入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为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中国古代史、中国学术史、历史社会学等课程。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1992年9月赴北京师范大学进修1年,2001年又考入西北大学思想史所师从张岂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5月被聘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到目前为止,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2部,在《史学史研究》、《史学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专著)、《齐鲁佛教史话》(专著)、《二十世纪学术系年》(合著)等。
作材料觀
当资料用。
与其说是博士论文,毋宁说像是文献综述长编,勉强可算开生面。但愚以为作者一味概括各派观点,并不厌其烦胪列引文证之,实在浪费了好题目。窃谓20世纪前期荀学的发展,实由时局与学风丕变:古今中西并举、现实关怀先行的大气候,以及清儒的阴影:文本考订详赡细密、义理诠解薄弱贫乏的小气候共同决定的。即使就作者写得比较中肯的第三章而言,其实亦未对当时中国社会史论战或谓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予以关注,虽说第三章所涉三家... 与其说是博士论文,毋宁说像是文献综述长编,勉强可算开生面。但愚以为作者一味概括各派观点,并不厌其烦胪列引文证之,实在浪费了好题目。窃谓20世纪前期荀学的发展,实由时局与学风丕变:古今中西并举、现实关怀先行的大气候,以及清儒的阴影:文本考订详赡细密、义理诠解薄弱贫乏的小气候共同决定的。即使就作者写得比较中肯的第三章而言,其实亦未对当时中国社会史论战或谓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予以关注,虽说第三章所涉三家的荀学研究,大率为此论战的延伸或馀绪。结语倒是颇有高屋建瓦的架势,可见作者确有问题意识,但写作姿态略显敷衍怠惰,未见鲜明的突破性的见解。张岂之序看来话里有话,似乎批评的意味反倒比奖掖要多,廖名春《20世纪后期大陆的荀子文献整理研究》虽谓接着江著讲,然颇指摘其流弊处。掩卷思之,纠弹此书者,亦良有以也。 (展开)
> 1人在读
> 8人读过
> 17人想读
订阅关于20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眇翁 2010-01-06 22:35:31
作材料觀
0 有用 均提 2012-10-21 22:11:53
当资料用。
0 有用 挟书谤王蘑菇酱 2020-07-27 03:11:31
与其说是博士论文,毋宁说像是文献综述长编,勉强可算开生面。但愚以为作者一味概括各派观点,并不厌其烦胪列引文证之,实在浪费了好题目。窃谓20世纪前期荀学的发展,实由时局与学风丕变:古今中西并举、现实关怀先行的大气候,以及清儒的阴影:文本考订详赡细密、义理诠解薄弱贫乏的小气候共同决定的。即使就作者写得比较中肯的第三章而言,其实亦未对当时中国社会史论战或谓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予以关注,虽说第三章所涉三家... 与其说是博士论文,毋宁说像是文献综述长编,勉强可算开生面。但愚以为作者一味概括各派观点,并不厌其烦胪列引文证之,实在浪费了好题目。窃谓20世纪前期荀学的发展,实由时局与学风丕变:古今中西并举、现实关怀先行的大气候,以及清儒的阴影:文本考订详赡细密、义理诠解薄弱贫乏的小气候共同决定的。即使就作者写得比较中肯的第三章而言,其实亦未对当时中国社会史论战或谓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予以关注,虽说第三章所涉三家的荀学研究,大率为此论战的延伸或馀绪。结语倒是颇有高屋建瓦的架势,可见作者确有问题意识,但写作姿态略显敷衍怠惰,未见鲜明的突破性的见解。张岂之序看来话里有话,似乎批评的意味反倒比奖掖要多,廖名春《20世纪后期大陆的荀子文献整理研究》虽谓接着江著讲,然颇指摘其流弊处。掩卷思之,纠弹此书者,亦良有以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