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德鲁克认为:管理是第一位 斯隆认为:职业经理人是第一位,管理是第二位,而且远远落后。 这代表两种长期以来,不同的治理思想——立宪主义和君主教育 立宪主义:组织的治理必须建立在一个清晰的结构这上。使得权利交接井然有序和避免暴政 君主教育:最要紧的是统治者的性格和道德规范。 思考点:都知道两者都不可或缺。但哪个更重要,德鲁克显然更偏向管理制度。 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不是去讨好人,不是去改变人,而是要激发他们的能力去工作 领导力是业绩,是始终如一,是值得信赖 工作上不能有朋友 一个经理人不会公开地批评下属 关心人,注重人,更重要的是他尊重人 职业人士做决策,靠的不是个人观点也不是其偏好而是依据事实说话 纵使困难,也不应让人感到瓶颈 集体可以制定政策,可是推行政策只能依靠个人
英才天纵的的托洛斯基败给了组织大师斯大林,变幻莫测的太平军败给了组织大师曾国藩,而天才横溢的亨利福特则败给了组织大师斯隆。这是一本真正的组织学实践杰作,作者手把手地告诉你如何把企业一环扣一环地组织起来、缝合成一台运转自如的精密机器,在同类企业家自传大书特书传主传奇的人生历程,不朽的丰功伟绩,远见卓识的决断,高尚的价值取向时,本书的内容取舍彰显了斯隆对组织工作的超凡热爱,进而间接证明了他无愧为一名组织天才。也无怪乎中国读者表示看得费劲,中国文化推崇的是三十六计式的点子,诸葛亮类的谋士以其奇谋而封神,曹操式的英雄以其对谋士献策的明智选择而成王,繁琐细致的组织之法为人所忽视,但这正是中西方差距最大的一环。任正非不惜重金请IBM做管理咨询,马云重用GE背景的关明生理顺内部,这正是他们眼界超凡之处。
通用的发展模式、个性和走的路,值得思考和虚席。用通用的模型能套出任何一个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百度,阿里,联想,三江,三一……天下模式一大抄,看谁抄得过谁而已吗?当然不是,精髓的企业管理、流程再造、治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管理思维的积累和储备,不是看几本书、听几堂课、写几篇文章、做几个讲座就能掌握到的。如果真的那么简单,理论家的完美模型在生活中总是难以实现呢?为什么完整的经济学模型总是在假设条件里才可以诉说,而在生活中却完全不见踪影?理论是一个实践的抽象,而实践是理论的升华。这本书是理论书,虽然是自传,但很多内容有实践的色彩。读制造业人的自传,总是枯燥而乏味的,想往事的《道路与梦想》2008版本的,你看不到今天的光鲜照人,有的是那份枯燥无味却有充满激情的创业者故事。制造业者的故事,更多的平凡和伟大
说管理影响社会真的一点都不为过,企业的组织形态就是微观的社会,管理的抽象就是组织理论
组织和人一样都是需要不断成长。
写的很平淡,也需要很平淡的看
作为了解职业经理人,作为了解CEO,作为了解大公司,不得不读的书。
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管理人的传记。虽然写的是汽车行业,可是从内到外,集权与分权的的组织上的协调到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再到外部的供应商以及与处理工人关系以及不同特殊时期的需求变化的政策与计划,多方位多角度的写出通用汽车的发展。
这是通用传奇总裁斯隆之作,采用自传的形式,但阐述的是管理思想!这部作品的诞生极具戏剧性,通用请德鲁克做了18个月的调研,结果大师拿出了巨著《公司的概念》,确立了管理科学。而斯隆认为职业经理人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决心写一本书正本清源,以免德鲁克误导管理者。本书就是斯隆要的消毒之作!
2008年年少轻狂时拿着这书放到老大(某上市公司一把手)桌上让他读一下,当时意思就是希望他在公司内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现在想来有种莫名奇妙的悲哀。
非常值得阅读的人物传记,百年汽车工业,从开端就足够不平凡,当所有人都以为电车是大潮的时候,不如去看看汽车的开端,整个脉络会让你跳出当下的舆论场,有很多思考
看这样的书,需要更多的融入故事之中,而不是过多想去学什么东西,相比较德鲁克,斯隆更加深蕴领导实践的艺术……
最高级的管理者也就干这档子事儿
P54 第四章 产品政策及其起源;P135 第九章 汽车市场的转型;P388 我在通用汽车的大部分岁月都贡献给了总部管理层的开发、组织、以及这些主管群体的重组。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通用汽车这样的企业中,制定正确的决策框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若非有意识地去维护它,这个框架就存在着自然侵蚀的趋势。…通过对组织的塑造,通用汽车公司适应了自1920年来的每十年一次发生在汽车市场中的巨大变革。
跟#蓝血十杰 放在一起读,一个故事性强,一个干货多枯却也不怎么燥。主要是,两本都还翻译得不错啊,难得两本都看完接近一半,都没有想翻原版的冲动...
天下第一本商业传记!经商者必读书!
知道了很多第一次。。
分权与集权 产品线 委员会 各事业部的发展 财务的控制 经销商管理(更加体贴)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推荐
个人与组织
> 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
28 有用 Daneestone 2011-09-18 02:58:03
德鲁克认为:管理是第一位 斯隆认为:职业经理人是第一位,管理是第二位,而且远远落后。 这代表两种长期以来,不同的治理思想——立宪主义和君主教育 立宪主义:组织的治理必须建立在一个清晰的结构这上。使得权利交接井然有序和避免暴政 君主教育:最要紧的是统治者的性格和道德规范。 思考点:都知道两者都不可或缺。但哪个更重要,德鲁克显然更偏向管理制度。 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不是去讨好人,不是去改变人,而是要激发他们的能力去工作 领导力是业绩,是始终如一,是值得信赖 工作上不能有朋友 一个经理人不会公开地批评下属 关心人,注重人,更重要的是他尊重人 职业人士做决策,靠的不是个人观点也不是其偏好而是依据事实说话 纵使困难,也不应让人感到瓶颈 集体可以制定政策,可是推行政策只能依靠个人
21 有用 曹文景 2019-01-09 11:58:04
英才天纵的的托洛斯基败给了组织大师斯大林,变幻莫测的太平军败给了组织大师曾国藩,而天才横溢的亨利福特则败给了组织大师斯隆。这是一本真正的组织学实践杰作,作者手把手地告诉你如何把企业一环扣一环地组织起来、缝合成一台运转自如的精密机器,在同类企业家自传大书特书传主传奇的人生历程,不朽的丰功伟绩,远见卓识的决断,高尚的价值取向时,本书的内容取舍彰显了斯隆对组织工作的超凡热爱,进而间接证明了他无愧为一名组织天才。也无怪乎中国读者表示看得费劲,中国文化推崇的是三十六计式的点子,诸葛亮类的谋士以其奇谋而封神,曹操式的英雄以其对谋士献策的明智选择而成王,繁琐细致的组织之法为人所忽视,但这正是中西方差距最大的一环。任正非不惜重金请IBM做管理咨询,马云重用GE背景的关明生理顺内部,这正是他们眼界超凡之处。
10 有用 胡阿忧 2014-09-24 15:23:37
通用的发展模式、个性和走的路,值得思考和虚席。用通用的模型能套出任何一个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百度,阿里,联想,三江,三一……天下模式一大抄,看谁抄得过谁而已吗?当然不是,精髓的企业管理、流程再造、治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管理思维的积累和储备,不是看几本书、听几堂课、写几篇文章、做几个讲座就能掌握到的。如果真的那么简单,理论家的完美模型在生活中总是难以实现呢?为什么完整的经济学模型总是在假设条件里才可以诉说,而在生活中却完全不见踪影?理论是一个实践的抽象,而实践是理论的升华。这本书是理论书,虽然是自传,但很多内容有实践的色彩。读制造业人的自传,总是枯燥而乏味的,想往事的《道路与梦想》2008版本的,你看不到今天的光鲜照人,有的是那份枯燥无味却有充满激情的创业者故事。制造业者的故事,更多的平凡和伟大
8 有用 大梦初醒 2014-02-19 15:10:42
说管理影响社会真的一点都不为过,企业的组织形态就是微观的社会,管理的抽象就是组织理论
3 有用 菜菜 2012-11-22 00:06:42
组织和人一样都是需要不断成长。
1 有用 之江 2009-10-09 17:01:10
写的很平淡,也需要很平淡的看
2 有用 L-guokai 2015-04-08 07:25:16
作为了解职业经理人,作为了解CEO,作为了解大公司,不得不读的书。
1 有用 樱花的异想世界 2021-11-03 13:04:09
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管理人的传记。虽然写的是汽车行业,可是从内到外,集权与分权的的组织上的协调到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再到外部的供应商以及与处理工人关系以及不同特殊时期的需求变化的政策与计划,多方位多角度的写出通用汽车的发展。
1 有用 纯阳书评 2017-04-08 16:11:49
这是通用传奇总裁斯隆之作,采用自传的形式,但阐述的是管理思想!这部作品的诞生极具戏剧性,通用请德鲁克做了18个月的调研,结果大师拿出了巨著《公司的概念》,确立了管理科学。而斯隆认为职业经理人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决心写一本书正本清源,以免德鲁克误导管理者。本书就是斯隆要的消毒之作!
1 有用 其实不想走 2024-12-01 17:14:32 上海
2008年年少轻狂时拿着这书放到老大(某上市公司一把手)桌上让他读一下,当时意思就是希望他在公司内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现在想来有种莫名奇妙的悲哀。
1 有用 嘿嘿你是新来的 2024-05-27 21:37:53 河北
非常值得阅读的人物传记,百年汽车工业,从开端就足够不平凡,当所有人都以为电车是大潮的时候,不如去看看汽车的开端,整个脉络会让你跳出当下的舆论场,有很多思考
0 有用 BysTander5 2008-07-28 15:32:40
看这样的书,需要更多的融入故事之中,而不是过多想去学什么东西,相比较德鲁克,斯隆更加深蕴领导实践的艺术……
0 有用 兜里兜80 2015-06-30 22:34:26
最高级的管理者也就干这档子事儿
0 有用 猫熊不要黑眼圈 2011-07-25 22:12:14
P54 第四章 产品政策及其起源;P135 第九章 汽车市场的转型;P388 我在通用汽车的大部分岁月都贡献给了总部管理层的开发、组织、以及这些主管群体的重组。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通用汽车这样的企业中,制定正确的决策框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若非有意识地去维护它,这个框架就存在着自然侵蚀的趋势。…通过对组织的塑造,通用汽车公司适应了自1920年来的每十年一次发生在汽车市场中的巨大变革。
1 有用 奔得很辛苦 2016-02-12 20:21:31
跟#蓝血十杰 放在一起读,一个故事性强,一个干货多枯却也不怎么燥。主要是,两本都还翻译得不错啊,难得两本都看完接近一半,都没有想翻原版的冲动...
0 有用 Steve 2010-09-06 21:16:05
天下第一本商业传记!经商者必读书!
0 有用 曹毛毛 2010-04-15 15:10:49
知道了很多第一次。。
0 有用 sky 2011-08-22 16:27:30
分权与集权 产品线 委员会 各事业部的发展 财务的控制 经销商管理(更加体贴)
0 有用 婺州海东青 2013-09-03 07:08:56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推荐
0 有用 shuliguo2008 2006-10-24 22:26:29
个人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