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著名摇滚歌手郑钧原创小说处女作《菜刀温暖》一书于2005年11月9日正式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郑钧是中国第一代摇滚乐主将之一,是来自于古城西安的一位有着叛逆精神的青年,自称歌手中的自由职业者。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及七十年代的朋友们对他的音乐会非常熟悉。
郑钧是国内最早的签约歌手之一。1994年发表第一张创作唱片集《赤裸裸》,一曲《回到拉萨》横扫国内百家排行榜,轰动国内乐坛,使之成为国内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摇滚歌手。在此后的10年中,先后经历了与环球、百代等国际唱片公司的合作,发表了四张个人创作专辑和一张翻唱专辑,获奖无数,《赤裸裸》、《灰姑娘》、《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怒放》等多首曲目广为流传,更以其俊朗的外型和深刻的思想深入人心。他也是第一位登上美国专业音乐杂志BILLBOARD封面和第一位获得世界三大音乐奖项之一——美国MTV...
著名摇滚歌手郑钧原创小说处女作《菜刀温暖》一书于2005年11月9日正式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郑钧是中国第一代摇滚乐主将之一,是来自于古城西安的一位有着叛逆精神的青年,自称歌手中的自由职业者。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及七十年代的朋友们对他的音乐会非常熟悉。
郑钧是国内最早的签约歌手之一。1994年发表第一张创作唱片集《赤裸裸》,一曲《回到拉萨》横扫国内百家排行榜,轰动国内乐坛,使之成为国内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摇滚歌手。在此后的10年中,先后经历了与环球、百代等国际唱片公司的合作,发表了四张个人创作专辑和一张翻唱专辑,获奖无数,《赤裸裸》、《灰姑娘》、《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怒放》等多首曲目广为流传,更以其俊朗的外型和深刻的思想深入人心。他也是第一位登上美国专业音乐杂志BILLBOARD封面和第一位获得世界三大音乐奖项之一——美国MTV音乐录影带奖的中国歌手。
沉寂了两年之后,郑钧重新复出,准备自己的全国巡回演唱,在此期间,他一边创作新专辑,同时又以“非典”的速度创作了一部富有黑色幽默又不乏激情的原创小说,今天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发行,不仅给摇滚乐坛开了明星创作小说的先河,而且给当今浮躁虚伪“专业”的当今文坛带来了摇滚精神和摇滚节奏的冲击,它像一股旋风,以特有的激情和幽默风格一扫当今文坛沉闷的风气。
这一本异常精美的图书书名叫“菜刀温暖”,名字非常奇怪,有横空而来的突兀之感。为什么要取这样的书名,郑钧本人有自己的解释,在本书自序中,郑钧说道:“生活有如一把菜刀,我们只是案板上的一棵菜花或者冬瓜,引颈待命。按说菜刀应该性属冰冷残酷,但当它从我的脖子切下时,我竟感到了一丝温暖。可能是由于刀上有我的热血飞溅吧。”这就是书名“菜刀温暖”的由来。
从书名的解释中,我们发现小说的黑色幽默成份,也能亲身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一种人生态度,正像郑钧自己所说:“我是用颓废来表达愤怒,用伤感来表达爱情。”同时,这里面还传导出一种近乎绝望的下沉的快感,大约这也隐喻了时代的某一些特征。
小说《菜刀温暖》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一位摇滚乐队主唱和一位制作人的爱情故事。郑钧说:“这故事不复杂……有意思是其中很多细节很多文字,……主人公温暖和他原来的女朋友菜刀,还有他新认识的女孩静,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牵扯到他的好朋友秦大,秦大也是一个音乐制作人,小说写的爱情和婚姻的状态,他们几人长达几年生活状态这么一个故事。静对温暖完全是不顾一切,非他不嫁,一辈子就跟他,按北京话说就是死磕……如果说简短点就是一个悲剧,其中每个人都是悲剧,由几个小悲剧构成一个大悲剧。”
小说故事取材于郑钧最熟悉的生活,甚至主人公温暖的血型、星座都和郑钧一样,但内容并非揭密式的八卦,也没有扮酷的姿态,而始终保持着一种诚恳朴实的柔软的旁观者的目光。小说以相当的故事性写出了主人公的惶惑与不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70年代生人的惶惑与不安。
郑钧称,现在的生活节奏已飞快,就像坐在一辆时速200公里的车里,看上去窗外的树都是倒着的,而不少作家写的东西还是停留在过去,跟时代脱节,“我要给小说带来激情,带来摇滚的节奏。”所以郑钧的小说节奏相当明快,它没有给阅读设置各种无意义的文学障碍,相反它以流畅的故事、生动的对话、内心独白的机智、不乏自嘲的黑色幽默的语言,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它有一种岩浆喷涌的力度,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当今文坛最为缺乏的风格——摇滚乐式的风格。
假如有人问,郑钧小说的意义在哪里?我会回答说:“这部小说是对当今虚伪的虚弱的文坛的一种反动!”我们的时代不缺乏矫情,不缺乏严肃,更不缺乏虚伪,而惟独缺乏的是幽默、轻松和真诚,而后者恰恰是郑钧小说《菜刀温暖》所擅长的。
因此说,郑钧小说的出版从某一种意义上,对当今的文坛会产生它意想不到的冲击和影响。
菜刀温暖的创作者
· · · · · ·
-
郑钧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一个歌手,很有名。
主要专辑:
个人专辑——《赤裸裸》《第三只眼》《怒放》《ZJ》《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参与翻唱——《告别的摇滚》中《甜蜜蜜》《船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其他歌曲——《为你喝彩》《荒漠甘泉》
主要荣获的奖项:
"辉煌94"风云人物奖
96中国流行乐坛回顾" 十年成就奖
96年"保加利亚音乐节"MTV金奖
97年荣登世界著名权威音乐杂志《BILLBOARD》中国第一音乐人
98年" CHANNEL[V]" 神州最佳男歌手奖等等
99年“至尚音乐城”1998我最爱男歌手将(内地区)
99年全球MTV录影带奖“最佳中文录影带”提名等等
2000年郑钧专辑...
一个歌手,很有名。
主要专辑:
个人专辑——《赤裸裸》《第三只眼》《怒放》《ZJ》《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参与翻唱——《告别的摇滚》中《甜蜜蜜》《船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其他歌曲——《为你喝彩》《荒漠甘泉》
主要荣获的奖项:
"辉煌94"风云人物奖
96中国流行乐坛回顾" 十年成就奖
96年"保加利亚音乐节"MTV金奖
97年荣登世界著名权威音乐杂志《BILLBOARD》中国第一音乐人
98年" CHANNEL[V]" 神州最佳男歌手奖等等
99年“至尚音乐城”1998我最爱男歌手将(内地区)
99年全球MTV录影带奖“最佳中文录影带”提名等等
2000年郑钧专辑《怒放》荣获年度最佳专辑奖首位
2002年《郑钧》获两项大奖:“年度最佳摇滚专辑”、“年度杰出十大金曲”
2002年专辑《郑钧》中之单曲“三分之一理想”荣获美国MTV台VMA大奖之“国际观众选择奖”
喜欢读"菜刀温暖"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菜刀温暖"的人也喜欢 · · · · · ·
菜刀温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为菜花和冬瓜服务的菜刀

因随便上了华德福小学后的感想
>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郑钧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矫柔造作 | 来自poorwind | 6 回应 | 2021-10-10 02:52:58 |
赤果果的爱恨情仇 | 来自momo | 2010-08-29 10:30:43 | |
? | 来自胖子是个仙人球 | 2009-08-12 18:58:37 | |
钧哥你还是好好唱歌吧 | 来自空城 | 1 回应 | 2009-06-07 15:05:32 |
> 浏览更多话题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很有喜感的名字(书1) (花椰菜)
- 论文需要——明星书 (糖小吃。)
- 电台读书 书情时代2007 (Radioswan)
- 雨貓圖書館(音乐) (mibo lost)
- Bibliothek @S.W.U.F.E (東柏林地下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菜刀温暖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左胸上的吸盘 2007-11-08 20:10:34
区图书馆。什么东西。郑钧还是唱歌吧
4 有用 胡大头烤全羊 2014-12-12 14:48:31
不懂豆瓣的评分了,喷了!看了,写得不错啊。什么毒害青少年,你国当代生活不至于被一本书毒害,别瞎操心了。
11 有用 筷喜旺 2013-12-23 11:58:28
因为是小甜心写的 于是当然不能骂 这他妈什么玩意儿 可是 这真他妈什么玩意儿啊。。。。什么玩意儿啊什么玩意儿啊什么玩意儿啊 你为什么不去写诗啊写什么小说 傻逼
1 有用 小勺 2007-11-17 15:08:12
很干
1 有用 森林小妖elf 2011-10-29 17:45:02
[花费将近三个小时,刚刚看完PDF版] 写的不错,虽然并不能算做一个多么新奇有趣的故事,倒也不失为一群新奇有趣的人。对于人物关系、剧情之类在现实中的真实性无意八卦,但小说的确提供了一个很真诚很敏感也很有深度的纯男性视角的关于爱情的幻想和幻灭的全过程——私以为此点(对于女性读者来说更加是)甚有价值。再然后,郑钧以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展开,让故事泛上了一层闪亮的个人特质,应该说很有味道呢,这种文风。美中... [花费将近三个小时,刚刚看完PDF版] 写的不错,虽然并不能算做一个多么新奇有趣的故事,倒也不失为一群新奇有趣的人。对于人物关系、剧情之类在现实中的真实性无意八卦,但小说的确提供了一个很真诚很敏感也很有深度的纯男性视角的关于爱情的幻想和幻灭的全过程——私以为此点(对于女性读者来说更加是)甚有价值。再然后,郑钧以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展开,让故事泛上了一层闪亮的个人特质,应该说很有味道呢,这种文风。美中不足是插图太弱了,画风即够不上细腻或美型,更谈不上摇滚范儿;如果有再版之类的(MS不大可能吧),包装以及插图这种活儿,真该找找郭敬明监制。就算拍成电影也只是文艺类小众看不懂之流。但如果改用日式动漫颜控风格描画几个主要角色,绝对增色加分不少;可惜70后他们大多远离二次元的世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