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集为《负暄琐话》,于1986年出版。用意是记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作者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因而笔下总是轻松中含有严肃,幽默中含有泪水。出版以后,国内外报刊曾发表多篇评介文章,认为作者有卓识和深情,以行云流水、冲淡自然之笔写今世之《世说新语》,描画“逝者如斯”而寓悲悯人之怀,惜古怜今之趣,书格之奇,文笔之高,为近年所罕见。1988年秋日起,作者又写此类文,以人、地、事、意为次,得辜鸿铭、张庆桐等五十余篇,集为《负暄续话》,于1990年出版。出版以后,仍有不少读者视为爱读之书。其后,作者仍写此类文,积稿渐多,集为此《负暄三话》,内容及格调与琐话、续话相类,凡喜读前二书者亦应一读。
张中行,上学时期名璇,后以字罕用,改今名。1909年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6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曾教中学、大学,任编辑。学业方面兴趣广泛,博览,古今中外,人推为杂家。较为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人生哲学。勤于写作。自云亦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必以真面目对人。著述早期偏于语文方面,出版者有《文言文选读》、《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等。其后出版者有《佛教与中国文学》、《禅外说禅》、《负暄琐话》、《诗词读写丛话》、《顺生论》等。将刊印者有《谈文论语集》、《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等。
他写雅人,我不觉得有什么,可是他一写经历过大时代的苦难灵魂,我就觉得心痛。
闲逸自得,率真且深情。
有些凑的嫌疑,不过笔触仍旧温暖,不愧负暄之名。
老人家活得通透。
谦退冲淡 也有自嘲和不期然的幽默;旧学深厚,兼对浮世人生有特别洞见,下笔千言。偶或迂阔。论理条缕分明,叙事波澜不惊,读来却百感交集。不知入老境后再读会否更切近字里的心情。
弃读
于人物着手较少,多叙事议论,少了些味道
张中行老先生旧文化功底深厚,写章写的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直抵人心,借阅于2002年1日7日。
3.5maybe 基本忘了
手里是这个很老的版本。从文章看,显然弱于负暄头两册,不过此册写自我的篇章极多,叙事及大量议论,可更多认识张中行这个人,于其自传或有补充。
> 更多短评 26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4篇
辣椒 (希望与等待~)
2014-02-01 22:02:59
m
> 17人在读
> 332人读过
> 156人想读
订阅关于负暄三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Farolito 2018-10-29 22:02:16
他写雅人,我不觉得有什么,可是他一写经历过大时代的苦难灵魂,我就觉得心痛。
0 有用 白衣 2016-08-02 17:00:48
闲逸自得,率真且深情。
0 有用 傅踢踢 2010-08-27 21:30:07
有些凑的嫌疑,不过笔触仍旧温暖,不愧负暄之名。
0 有用 Lin 2009-06-01 15:50:17
老人家活得通透。
0 有用 大鲸鱼的小伙伴 2009-11-06 01:30:19
谦退冲淡 也有自嘲和不期然的幽默;旧学深厚,兼对浮世人生有特别洞见,下笔千言。偶或迂阔。论理条缕分明,叙事波澜不惊,读来却百感交集。不知入老境后再读会否更切近字里的心情。
0 有用 YB 2021-07-10 11:07:36
弃读
0 有用 宏天义隐 2021-06-05 09:53:56
于人物着手较少,多叙事议论,少了些味道
0 有用 古越淳风 2020-05-02 17:29:05
张中行老先生旧文化功底深厚,写章写的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直抵人心,借阅于2002年1日7日。
0 有用 呃呃笔 2019-03-14 11:50:14
3.5maybe 基本忘了
1 有用 齐物秋水 2019-03-13 17:13:55
手里是这个很老的版本。从文章看,显然弱于负暄头两册,不过此册写自我的篇章极多,叙事及大量议论,可更多认识张中行这个人,于其自传或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