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 海德格尔 2016-02-17 17:39:06

    那个死胖子又读过了?

  • 2 苏宁 2011-05-26 13:00:49

    阿伦特常常引用瓦恩哈根的一句警句,即他对保守主义历史学家根茨的评价:“他以对真理的激情抓住了假相。”这正是她对海德格尔的看法,她爱他的知性激情,但也对他无力区分显然的真理与显然的假相这一点看得很清楚。

  • 7 失望的奥利瓦🌈 2020-07-26 21:28:10

    看了点传记资料,再回头来把这本书鞭尸一下——入选英国议员的密尔提出女性选举权法案,你们不提“叙拉古之惑”。托克维尔参与制定第二共和国宪法,你们不提“叙拉古之惑”。韦伯代表德国前往凡尔赛,起草魏玛宪法,你们还是不提“叙拉古之惑”。偏偏对海德格尔这么一个没什么政治实权的大学校长和施米特这个被驱逐出纳粹法学团队的“桂冠法学家”,“叙拉古之惑”就出来了,就开始反思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了。你不能因为他们的政治立场恰好和你不一样,就觉得“知识分子介入政治”有什么天然的危险或者见不得人的地方。重点不在于参不参与,而在于怎么参与。 (再者,除了不断被鞭尸的海施两位,这本书提到的其他人真的能算被极权吸引么?)

  • 0 半隐 2007-02-20 04:57:21

    半本。。。

  • 0 H.弗 2010-07-04 14:34:35

    本想纯粹当一本消遣的书来读的 没想到还是蛮有学术味道的……里拉是一个让我颇感意外的人……

  • 0 isaac 2012-06-26 12:02:55

    政治是加速器

  • 0 知闲 2010-11-23 17:47:50

    海德格尔 施米特 科耶夫

  • 0 Joseph.C 2011-12-05 16:00:08

    马克•里拉用叙拉古作解释薄弱了一点,但整本书还是不乏洞见的。(不知道若干年后会不会有人用这种轻描淡写的笔调写写东亚的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

  • 3 路德维希 2010-05-25 13:02:43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要么把哲学搞砸,要么把政治搞砸,最坏的是把两样都搞砸。

  • 0 清暉 2008-11-27 12:21:31

    要认真看书啊

  • 0 2013-02-05 17:18:14

    “君从叙拉古来?”关于叙拉古的诱惑,作者在后记一文的最后写到:“20世纪的事件仅仅是以极端方式展现了知识分子的亲暴政思想,其根源在不那么极端的政治情境下并没有消失,因为它们原本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倘若我们的历史学家真的想要理解‘知识分子的背叛’(trahison des clercs),那么他要去检视的地方就是——内心世界。”或许知识分子遇到政治,在阐述之外,没有真正阐释空间的存在吧。

  • 0 2005-12-20 12:06:26

    责任始于爱欲

  • 0 Praetoria 2015-05-23 11:13:20

    总体观点都同意,结语和访谈也显示出里拉头脑清楚,但对本雅明和德里达解释的不少硬伤,仍然显示这本反潮流大众著作不甚精细的一面,导致强有力的信服几乎不可能发生。

  • 0 索马里 2008-12-16 21:41:16

    马克里拉把这些人都拉到了政治的布满灰尘的显微镜下。

  • 0 Mafalda Chen 2012-10-08 10:34:28

    最动人的是后记部分。

  • 0 尹智龙 2009-02-15 11:32:42

    写海德格尔、写本雅明……

  • 0 Λα νιδα 2011-12-22 18:19:26

    施密特、阿伦特、海德格尔、福柯、科耶夫,遇到政治时未必能看清方向。

  • 0 日格洞人 2011-04-06 17:15:18

    3.5 Ideology真是意底牢结 一旦离开了批判立场走向权力机会,谁又能保证追求真知中的欲望成分不会用另一种理想使权力失控?叙拉古的诱惑到来时,谁又能真正抵挡? 看来又将有一阵子会陷入缩手缩脚的纠结期了

  • 0 lawjude 2011-06-05 12:57:30

    施特劳斯的弟子,哲学与政治的争执,知识分子走不出的叙拉古的诱惑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