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的笔记(8)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Janus (生有何足,死有何干?)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他是一位博弈论大师。提起博弈论大师,你可能会马上想到约翰·纳什这样的数学天才,在纸上写写画画着一堆谁也看不懂的方程式。的确,绝大多数博弈论学者都大量运用数学推导。不过,今天要讲的这位托马斯·谢林,却很不一样。他几乎不用数学推导,只用文字和简单的图表就能表达自己的博弈论思想,更显大师功力。 谢林这个名字在历史上被两次浓墨重彩地提起。第一次是冷战...

    2022-09-26 15:25:34   2人喜欢

  • Icey

    个体决策的微观动机对宏观行为的影响: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微观动机可以对宏观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个体的决策并不一定是理性的,但在某些条件下,他们的决策可以协同产生宏观层面上的有序行为,如城市中的交通、种族隔离等问题。 “捆绑”策略:作者提出了“捆绑”策略,即个体可以通过在一定条件下捆绑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利益。例如,将广告与其他产品捆绑销售,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交错的阶梯:作者指出,即使不存...

    2023-03-16 16:44:19

  • 无言西东

    2021-11-09 07:45:33

  • 绿洲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本书所要阐释的是一种分析模式……这一分析有时候使用所谓的个体倾向(intention)作为对群体的预测。如果我们知道每位听众作为有社会性的人,都想……我们就可以预测当全体听众都当场时将出现怎样的就坐模式。换句话说…尝试推导出什么样的个人行为倾向或行为方式将会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这种模式。 … 当然,也有些简单的情况,其中集体仅仅是个人的外延(extrapolation)。 … 在人们的行为或选择依赖于其他人的行为或选择的...

    2020-11-22 16:31:28

  • garvie (可怜刻骨悬梁志,今作背井离乡魂)

    看完《小世界》以后就一直想看这本书,这几天有空就买来看啦 第二章:抢凳子,总体必然实现 第三章:6个模型 第四章:种族、肤色、性别、年龄 第五章:年龄(喂)、收入 第六章:没看懂 第七章:理论(数学你好,数学再见) 第二章 1.一杯苦艾酒,一杯杜松子酒,舀一勺苦艾酒到杜松子酒里,又从那边舀一勺回来,最后是苦艾酒里的杜松子酒就多,还是杜松子酒里的苦艾酒多——比起物理,这确实是不明显的“守恒” 2.就是我忽然意...

    2012-06-29 19:13:20

  • yatouer (There's heaven above you.)

    第一章 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 作者以自己一次演讲观众坐座位的现象破题。 他发现来的观众的数量是礼堂里全部座位的一半。更有趣的是,这些观众自发地分布在从第13排到最后1排的位置上。 就这个现象他引出两个问题: 1.观众是否喜欢自己最后选择的座位 2.这样的选择方式造成的后果是否让所有人满意 于是作者提出本书是:阐述一种分析模式,分析是绝大部分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其实是偏向理论性的研究部分的特征。这种分析探讨构成...   (1回应)

    2012-02-01 21:41:09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