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原文摘录

  • 儒家讲相似相续,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昨天的我,还连续到今天。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没有这个事情。仅仅相似就是了,差不多,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差不多,相似,相似而相续,连续下来,非断非常,不是断,断不了……但也不是常恒 (查看原文)
    happyboss 6回复 10赞 2012-03-14 08:14:12
    —— 引自第38页
  •   梁:就是,完全离不开,完全离不开。说到这种情况我可以说一句话,我刚才提到过了,从小的时候就想出家当和尚,所以我可以说是一个佛教徒。   佛教徒得从两面看,也可以说从两层上来看。佛教,原始佛教普通管它叫小乘教,小乘教主要是出世。什么叫做出世呢?出世就是要出生灭。世间,怎么样叫世间呢?就是生生灭灭,生灭不已。那么在佛家,他就说是轮回。轮回,它是说生命是“相似相续”。“相似”就是相通、差不多的意思,相似而相续,生命是这个样。就是说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昨天的我,还连续到今天,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没有这个事情。仅仅是相似就是了,差不多,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差不多,相似,相似而相续,连续下来,非断非常,不是断,断不了,因为续嘛,接续嘛,相似相续,所以不是断的,没有断的,生命没有断。有人认为好像死了就完了,在佛教上没有这个事。非断,不能断;但也非常,常是常恒,就是刚才说的话,以为今天的我就是昨天的我,没有那个事情,早已变了。那个变是一息也不停止的。总在那儿变,刹那变,这个就叫做“非断非常”。这个是佛家对生命的一个看法。   上面提到,佛家有原始佛教,一般管它叫小乘,这个小乘自己规定下来三个条件,一个条件就是“诸行无常”——常恒的常,没有常恒的东西,都是在变化流行中,这是头一个。第二点是“诸法无我”。头一句话是“诸行无常”,第二句话是“诸法无我”。诸法跟诸行不一样了,头一句是“诸行”,第二句换作“诸法”。因为诸行是流行,就是说生灭,生灭不已。生灭不已好像是水流一样,流行变化。第一点是讲流行变化,所以叫“诸行无常”。第二句话是“诸法无我”。“诸法无我”说有两种法,所以加一个“诸”,“诸法”不是一种法。“诸法”是哪两种呢?一种叫做“有为法”,一种叫做“无为法”。“有为法”就是生灭法,“无为法”就是不生不灭。那么有人问:这个世间还有不生不灭的吗?佛家回答:有生灭,就有不生不灭。生灭、不...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回复 6赞 2012-06-04 18:46:01
    —— 引自章节:儒家跟佛家
  •   艾:“涅”我知道,“”是……   梁:“涅”它是三点水。佛家都是讲涅的,“”字上头一个“般”字,一般的般,底下一个“木”。涅寂静,“寂”就是宝盖头,一个“叔”,这个字念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这个是小乘。小乘具备这三点,才是佛法,缺一样不是佛法。   大乘佛法、大乘佛教是在小乘的基础上,基础就是刚才说的那三句话,在小乘的基础上来一个大翻案。小乘是罗汉道,大乘是菩萨道。大乘道是在小乘道的基础上来个大翻案,就是它不出世,它的话是这么两句话,叫做“不舍众生,不住涅”。“不舍众生,不住涅”,它要怎样呢?它要回到世间来,它不舍开众生。小乘好像是躲避开生死的麻烦,大乘呢,它也已经超出生死了,可以到了不生不灭,但是呢,引用一句儒家的话,“独善其身”,菩萨跟罗汉不同,罗汉好像自己解决了问题,求得清静,菩萨是不舍众生,他要回到世间来,他已经具备了不生不死的那个可能了,但是,它还要回到世间来,为什么?因为它不舍众生。我们今天的谈话,就暂且说到这里。   艾:好的,好的,谢谢您。可不可以问一个问题,我从书面资料研究出来的一个结论,就是说看您的著作,我觉得您自己是把佛教的菩萨的观念跟儒家的圣人的观念,好像是当作,不能说是在基本上,或者在一些方面,是一样的,好像是一个角色。可能我讲的不通,我的中文程度不够,不过您知道我的意思,就是圣人和菩萨可以说有类似的地方,而我当年研究您的作品的时候,我就觉得,您自己也是这样做,菩萨也是这样做,做圣人。我这句话您觉得怎么样?   梁:是,确实差不多。它是这个样子,只一方面说,儒家他站在人的立场,儒家说的话,说来说去,不离开人,它从来不离开人,连鬼神他都不大谈。不是那个子路嘛,问孔子生死问题,他就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死后的事情,鬼神的事情……   (1980年8月12日)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回复 6赞 2012-06-04 18:46:01
    —— 引自章节:儒家跟佛家
  • 然而却不是一味向外逐物的西洋科学家之所知矣。经济生活分散了人心,而组联了人身。政治形成集团对抗,划时分比疆彼界。今日世界总是之形成由于西方文化。要避免人粝之毁灭只有转向中国文化。中国问题之陷于今日局面正为盲目学西洋之结果。欲把僵局化归缓和而达于统一必须矫正划界限与用武力之两点错误,而超脱于世界两大壁垒则为其入手。着急贪求,表见了人类的卑微;歆羡涎流,显露了人类的场丑陋;忍耐不下,烦恼苦愁,见出了人类的无用。学问是解决问题的,而且真的学问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查看原文)
    朱阿宝 4赞 2012-04-29 20:54:20
    —— 引自第312页
  • 毛泽东实在了不起,恐怕历史上都少有,在世界上恐怕都是世界性的伟大人物,不过他晚年就不行了,晚年就糊涂了,有很多的错误。……整个儿地创造了共产党,没有毛泽东不能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这个是百分之百的事实。不过他这个人到晚年就糊涂了,有很多做错的事情。这个错的事情,失败的事情,在周恩来没有。周恩来是中国从前叫做“完人”——完全的人,你指不出他的不好的、做错的事情,几乎没有,非常的完全他这个人。不过,很巧的,他是天生的第二把手,天生的给毛泽东做助手的这么一个人,论人可是最好了,周恩来人最好了,最好。 (查看原文)
    白日忽西幽 1赞 2013-07-10 15:02:28
    —— 引自第120页
  • 不够通达,高明的人通达无碍。所以像是宋儒吧,就有点排佛,排斥道家,在我看就是不够通达。通达的人呢,无碍,没有滞碍,什么事情都看得很通。有碍,是你自己在那里给自己设了妨碍,原来是不必的,高明人他就超出来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回复 2赞 2014-04-01 09:51:52
    —— 引自第30页
  • 毛主席这个人呢,我跟他接触很多,他是雄才大略,那是很了不起。并且他没有什么凭借,他不是原来就有势力的一个人,他都是单身一人,他的家乡韶山,我去过两次,他进修的地方,我都去看,他读书的地方,他家乡的人,我们都见到。他十五六岁还在乡里种地,这么样一个光身一个人,居然创造一个新中国,实在是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 (查看原文)
    一身正气 2赞 2018-11-20 09:14:49
    —— 引自第60页
  • 梁:不够通达,高明的人通达无碍。所以像是宋儒吧,就有点排佛,排斥道家,在我看来就是不够通达。通达的人呢,无碍,没有滞碍,什么事情都看得很通。有碍,是你自己在那里给自己设了妨碍,原来是可以不必的,高明人他就超出来了。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艾:跟五十年前的情形来比,现在已经改善的地方,最多是什么?就是说,哪一方面跟五十年前比是好的。 梁:还是政府跟党、社会的变化。过去是党的领导太强,几乎广大社会太被动,现在慢慢变了,现在底下慢慢地起来了。现在他们有两个口号,一个叫民主,一个叫法制。过去没有法制,(笑)毛主席的话就是法制,大家都是在被动,几乎就是他一个人在那儿动(笑),大家跟着走,大家捧着他。现在变了,现在有法制,工厂里头车间主任民选,农村的公社,公社有队长、生产队长、大队长,都是推选。(艾:连基层的单位也是……)都健全了。就是那个两句了,一个是比较有法制了,一个是比较民主了,民主的势力慢慢起来了,这不是空话,所以在这些地方说,我是很乐观。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梁:我跟其他跟我以外的、搞政治活动的人有一点不同,就是他们几乎都是梦想英国式的政党政治:在议会里头主要是两个大党,这个党上台,那个党在底下,监督着这个政府,或者上台的那个,有什么做错的,或者不得人心的,下台,他就上去了,两党轮流执政,这就是英国的情况。我以外的人他们都是梦想这个东西。英国,美国也是两党。   我就是说,这个不合中国的需要,因为中国在物质文明上,在经济建设上,主要说是在工业上,同国外比较,差得太远了,太落后了。这样一个太落后的中国,那非赶紧、赶快,急起直追,把这个缺欠把它补上去不成,要补上这个事情,必须是有一个全国性的政权,采取一定的方针路线,依靠这个全国性的政权,确定一个方针路线,几十年的稳定的局面贯彻去搞,去建设,才能够把那个补回来,不能够你上来,我下去,你上来,我下去,这样子就不行啊!这样今天是这样方针计划,明天又那样子,那不行。所以我一个人总是梦想这个样子,可是旁人,就是说我以外的其他的党派,他们都不是这个意思,他们都是想学英、美,学两大党。可是后来嘛,局面居然落到我所想的,把国民党赶出去了,大陆上统一了,统一了,共产党掌握政权,一直掌握几十年,刚好做了不少事。可惜这里头还有些动乱,可惜在这个过去的30年里,还有些个动乱,可惜。可是看现在这个样子,动乱过去了,今后可以迈大步前进,所以我很乐观。这是我的一个看法,我的希望。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梁:……我猜想吧,我的看法,他们这个气功是中国古时道家那一派的,而我呢,虽然按照他的条件去做功夫,要大脑休息下来,要清净,可是我就达到了一种境地,这种境地呢,就是一念不起,一个念头也不起,好像是佛家的定功。这个是不是一种从前说的“老僧入定”,可以一念不起,很好……有过这个经验之后,觉得很好啊,所以再去做的时候,就有点期待心,等着它来,盼着它来,不行了。你期待它、盼着它,它不来了。就是,你还是要放下,你不要说是“昨天的那个过得很美,我今天还愿意再来一回”,不行,你还是得放下,放下,放下,不要有一个期待心,那么才会出现。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梁: 我当时也说了这么一句话,表明我自己是怎么一回事,八个字,中文是八个字,头四个字是“独立思考”,“表里如一”,表面跟里头一样的。“独立思考”就是不是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跟着说,不是那么样。“表里如一”,我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表面跟里头是一样的,不隐瞒。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艾:您觉得最伟大的中国人物——无论历史上的人物还是在人世的,是谁? 梁:我觉得也不是太过去,也不是现在的,恐怕还是毛泽东。 艾:还是毛泽东?那您…… 梁:毛泽东实在了不起,恐怕历史上都少有,在世界上恐怕都是世界性的伟大人物,不过他晚年就不行了,晚年就糊涂了,有很多的错误。 艾:那毛泽东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梁:整个儿地创造了共产党,没有毛泽东不能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这个是百分之百的事实,百分之百的事实。不过他这个人到晚年就糊涂了,有很多做错的事情。这个错的事情,失败的事情,在周恩来没有。周恩来是中国从前叫做“完人”——完全的人,你指不出来他的不好的、做错的事情,几乎没有,非常的完全他这个人。不过,很巧地,他是天生的第二把手,天生的给毛泽东做助手的这么一个人。论人可是最好了,周恩来人最好了,最好。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梁:那么儒家既然不离开人生,他不像佛家小乘佛法要涅寂静,要出世,儒家并不要那个样子,儒家就是要在人世间活动。儒家就是要像我们这样一个完全真的人,他不要做神,他就是跟我们一样,穿衣吃饭,饮食男女,他就是这样。跟我们还不同了——跟我们有完全相同的一面,饮食男女、生活、休息、睡觉,这是同的一面——不同在哪里呢?他不要这个(“分别我执”——整理者)。“廓然大公”,他就是穿衣吃饭的时候他还是“廓然大公”。八个字,“廓然大公,物来顺应”,这八个字是儒家。尽管他穿衣吃饭,一切活动与我们一样,可是他活动中只是“俱生我执”在那里活动,没有“分别我执”。为什么没有“分别我执”?他“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比如我一个亲爱的人死了,我哭,这个还是廓然大公,还是物来顺应。天气很好,我很高兴、愉快,这就是物来顺应。这个时候都没有我,都没有这个“分别我”,可是离不开“俱生我”。因为有这个我,才哭啊、才笑啊,有哭有笑没有妨碍,还是廓然大公,这个是儒家。可是佛家不如此,他超过这个了。比如说,拿一个刀砍了我的身体,我痛,即使孔子他也不会不痛的(笑)。但是你如果拿刀去扎佛,没有关系,他没有什么痛苦。孔子有痛苦,佛超过这个,不一样。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梁:我曾经说过,死亡不会断灭,不像有些个人就以为死了就完了,没有这个事情。我不是说了八个字,“相似相续,非断非常”,生命本来就是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相似就是了,前一分钟的我跟后一分钟的我相似就是了,早已不是一回事,这就叫“相似相续”,连续下来,不会断,非断,非常,常是恒常,不是一回事,早已不是一回事。人都是如此,生命都是如此,那我也还是如此。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梁:我想起来了,我在中学读书,大家要经常抽题目,让你作文章,看看你文笔好不好。普通人都是抽一个题目,在这个题目上发挥一点,写吧,写一个论文吧。我就喜欢标新立异,提到一个古代的什么人物,或者某一件事情,一般都是称赞这个人,我故意表示我不满意他,就是标新立异。我们的教员老师,有个老的先生,看见我这个文章,叫作“翻案文章”。人家这样说,你偏那样,很不高兴,批语就批的很坏,说你 ‘好恶拂人之性,灾必及于自身”,你将会有灾祸,一位老先生这样批。可另外一位国文教员又不同了,他批语批的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梁:整个宇宙的变化是如此,我们自己一个人也是在变化中,不要看得太短、不要看得太近,要放眼来看,放眼看心胸就可以开大,什么事情不用着急(笑),不要常常颠倒在喜怒哀乐之中。好像古人有那么一句话,叫作“昂首天外,放眼.......”什么东西我忘记了。昨天我不是写了八个字:“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我觉得是要那个样子,不要颠倒于喜怒哀乐之中,超过这些,不要执着。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梁:我的意思就是说,人呢不要老怀抱着一个希望未来,好像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未来,反而把当前的事情啊,看轻了,忽略了,不能够好好地在当下用心。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梁:我觉得,是非的标准不要向外找。《孟子》上头有个话,他叫做“行仁义”和“由仁义行”,这两样不同。所谓“行仁义”嘛就是一般的社会习俗上认为那样是仁义,是好,按照着那样子去做就是“行仁义”,孟子认为那不足取,不要“行仁义”,要“由仁义行”,就是还是回到自己身上来,返回到自己本心,越向外找越迷乱、越眼花缭乱,不要向外看,要自己问自己。特别是,在《孟子》他也说,“平旦之气”,“夜气不足以存”。中国人的俗话常这么说,叫“清夜扪心”,你清夜、半夜里头醒来的时候,清静,“扪心”就是自己问问自己,这个时候清楚。 艾:问自己啊。问题是每一个人的自己回答的答复一样不一样,或者“本心”有没有共同的…… 梁:这个就是说,清夜醒来的时候,比较不受外边的影响,“清夜扪心”,问问自己,这样对不对啊?这个时候啊,按中国话说叫“良心发现”。中国农民有这样的话,这两句话很了不起:“不欠钱粮不怕官,不昧良心不怕天。”这个话我觉得很了不起。我不昧良心,我没有做一点坏事,“不昧良心不怕天”,前头一句话“不欠钱粮不怕官”,每一个人嘛都要交钱粮,钱粮我已经交了,我官都不怕。这样一个社会啊,只有中国老社会有啊,外国没有这个社会。所以“良心”这个东西啊,你越向外看、向外去找越没有。 艾:我同意。您著作无论是哪一本,都是注重这一点,无论您说“仁”,原来您说的是“人”,或者“良心”,或者“理性”都是一个东西,那您这本书也是同样的说有这么一个东西,说是灵活性或者怎么样,其实基本的意思是一样的,是不是?您刚才用的是“良心”这个词也好,或者用“仁”这个词也好,或者用“理性”这个词也好。您也刚说了,就是民间的那个说法了,只有中国社会有的,别的社会也没有的,那么假如“仁”、“理性”、“良心”,是人类共同具有的一种东西,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社会是比较会有的? 梁: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是一个松散的社会。 艾:这个我明白。您的意思就是西方社会本...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梁:我常常说,我一生啊占据我自己头脑的有两大问题,一个是中国问题,是现实的中国国家的问题、社会问题。国家问题就是中国的衰弱危亡、社会的苦痛,这是常常的占据我的头脑的一个问题。可是另外一个问题远远超过、大过这个问题,就是对人生问题的怀疑烦闷,以至于对人生的否定。一直是这么两个问题,有时候这个问题占优势,有时候那个问题占优势。 (查看原文)
    别国南风 2赞 2018-12-02 22:13:21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