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大科学 2010-12-18 10:36:46

    多年以前,李如一推荐给我的。

  • 8 Y2K-nostalgia 2012-03-20 20:08:11

    最有趣的当然是其提出的“牺牲—再现—重复—作曲”四阶段论,这个框架是很有效的。而当阿达利以“政治经济学”为题,他便很自然地站在了批判资本主义的立场之上,探讨的核心依然是“权力”:资本主义自我毁灭的特质就在于,社会组织需要建立差异架构,市场经济却要将差异抹除。因此,弃绝差异的一切,包括重复、乐音、流水线、囤积,都是作者心中的梦魇,一定要把它们打倒。

  • 3 青觉泦 2014-06-03 01:46:01

    上半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 2 helterskelter 2013-07-20 00:28:28

    无数的启发....

  • 0 Arch-Murder 2009-03-20 18:30:55

    这本书读起来很辛苦。但是合卷后能思考很多。

  • 1 beausourire 2017-10-27 00:03:52

    「今天所謂的音樂常常不過是權力獨白的偽裝。然而,最有諷刺意義的是,從來沒有音樂家像今天那樣努力試圖與聽眾溝通,而所謂的溝通也從未如此自欺欺人過。」

  • 0 Kaka.Lam 2013-12-17 21:31:13

    读书会结束,快乐地标记成“读过”。真的是有非常认真地读过!!

  • 0 Babynumb Nada 2012-03-20 02:57:42

    关于噪音的政治经济学,小而精当,研究或喜爱音乐人都推荐一读

  • 0 林木暮 2011-04-26 10:30:51

    小册子内容把音乐丑化了的感觉啊 不太敢苟同

  • 0 雪 叁更 2013-05-27 22:00:54

    音乐深印在噪音与沉寂之间,以及他所揭示的社会符码的空间里。最大的意义,唤起对于音乐意象的更为绮丽的梦。

  • 0 守白 2006-09-05 22:26:10

    看来要多了解政治经济学

  • 0 12 2019-06-25 16:26:58

    过了这么久我才真的读懂。

  • 0 三三不在线 2015-06-14 20:16:25

    审美政治的辩护。

  • 0 s 2010-04-16 13:30:03

    作为牺牲的拟像 大概就记住这个。。

  • 0 雲雀舌🪺 2022-02-01 19:35:08

    当作前资本主义简明音乐史读还行;「音乐是对暴力的引导」这类观点很法哲,很飘;后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反而有点无聊

  • 2 咸浣熊 2022-11-21 17:45:43 北京

    管弦乐团中起来和先前并不存在的指挥家并肩的那个独奏者;赞助人阶层下移口气由征服变成杂货商(人们有音乐,人们不听或没时间听);演奏家作为记忆的中介;技术的颠倒(对本该支撑的合法性反咬一口,将人变作工具的工具);出卖反叛的反叛态度;使用被囤积取代,时间窃取,囤积死亡(集体军备竞赛的运作方式以及个体购买自杀)。洗了不少阿多诺,怀旧展望未来的乐观,颠覆整合双重性,政治经济学视角和四阶段,社会预言的声音、战斗的武器,人类与他周遭环境沟通的方式、社会表达的模式,预言非物质劳动都不新鲜。但话说得太漂亮,引文加一星:我要摧毁这个事物的秩序,它使人们不能享受劳动的乐趣。宣告空虚、讲出不足、拒绝康复,这就是亵渎。你我要去创造一个组织,使我们有力量可以坐下来做我们高兴做的事。倾听他人的噪音以交换自己的噪音。

  • 0 见我U盘了没 2023-04-18 23:15:31 北京

    没有这本书作为支撑,我研究的东西就毫无意义。

  • 0 沛韦 2023-05-16 16:33:52 北京

    :composer是经由œuvre而不是objet,交换彼此身体的噪音,构成对再现/重复秩序的颠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