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入门 短评

热门
  • 6 ⁧⁨⁩ 2013-02-08 13:51:57

    很糟糕的一本书,可见豆瓣评分不可尽信。缺点在1、故事案例占全书比重超大,造成理论阐述环节薄弱,且冲淡了阐述的节奏脉络;2、组织凌乱,看目录即知,这10章是按什么组织的?架构不清晰的随笔文风恰是理论书的大忌;3、理论太老又不够深入,中文译自1988年英文版,作者想容纳太多内容:焦虑、情感、神经官能、防卫机制、胜任感、自我……结果是,哪一部分都没讲清晰。讲个小故事再接个心得体会就能成书,幼稚得令人哭笑不得的写法;4、翻译水平,“神经官能症”已像“万有引力”成为学科专有名词,译错实在不该。

  • 3 上帝哭了 2011-02-21 17:11:04

    融会贯通的巴史克。。。

  • 0 2014-02-25 10:38:03

    : R749.055/7754

  • 0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11-01-07 11:04:49

    虽然书有些老(原书1988年出版),但是还不错

  • 2 徐达多 2010-03-06 20:04:40

    1.还在教唆“性格形成于生命的头两年”。2.一个人没生理问题只是普通焦虑作者却怀疑是有生理问题,反而导致病人的焦虑加重,引发高血压脑中风而死,作者却简单认为是由生理问题引发,还自豪的以之为例。3.不停的找寻焦虑的理由,既然承认潜意识和意识不同的运作模式,为何一定就认为是咖啡因而非其他问题共同作用而引发了焦虑?这是一种自欺的方法,让自己的行为有个看似另自己满意的解释,可是却没发现引起某个情绪、行为的心理过程可能与我们去解释这种情绪、行为的心理过程截然相反。4.不管怎样,发现精神分析是最有效分析心理问题的方法,也是最能了解自我的手段之一。在第9章和第10章我看到了自己,就像卡伦·霍妮里说出的自己一样,针针都扎的心在滴血却又令人拍手称快。5.尽管给了心理治疗师很多中肯的建议和提醒,但是很可惜,很多分析方法还是停留在早期弗洛伊德的理论之上,时代背景、每个人的背景都不同,方法会因人、因时代而变,如果错误的强加一种分析于病人的身上,病人信以为真,反倒会增添新的麻烦。6.精神分析一次完整治疗的时间长达3、4年,或许对于神经症这样的症状,少了精神分析,自然疗法(通过心理自愈),把精力投入现实生活,效果有了,而且也同时能成事。当然,前提是神经症,即还能自我控制的人。

  • 0 睡美 2012-05-14 20:39:09

    我好像真的understand psychotherapy了!但很多分析方法还是停留在早期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些叙述有维护自己的判断之嫌 ///台湾译者到底都是怎么翻译人名的啊

  • 0 西祠 2010-08-05 16:54:50

    后三个案例,经典。

  • 0 Edifice 2011-12-31 09:39:31

    个案人名翻得很。。中式哈。。

  • 0 miya 2009-05-12 22:35:55

    案例很生动 精神分析和自体心理学

  • 1 小叶子 2012-08-01 19:09:20

    有点早的书,很多弗洛伊德。从理论到精神分析实践的过程讲得非常清楚,信不信他的理论另说。以后再提到弗洛伊德心中多少也有点底。感谢睡美的推荐!人名的译名真心囧,有的和发音几乎完全不一样了。

  • 1 momo 2024-08-07 19:47:21 北京

    12 严重怀疑第一个短评看了个目录与第一章在这放屁。全书架构如此清晰,前六章阐述作者自己整合经典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神经科学与系统论的理论模型,第六章结尾明确表示后四章是按照作者对常见病人的分类呈现治疗实录和分析。 说回本书,巴史可真是业界良心,手把手教人做治疗,只是可惜翻译确实有些怪异。后面会反复细读《心理治疗入门》与《心理治疗实战录》。

  • 0 科英kaye 2012-09-24 15:12:19

    虽说是入门,却不是入门的书籍了。不过读来还是非常的顺利。

  • 0 ミナミ 2013-06-14 20:55:52

    当闲书,偷懒的时候看完了,例子很有意思,但是很多都没懂,有机会重看。

  • 0 ksana 2008-07-31 10:23:54

    作为心理学启蒙不错

  • 0 moongate 2011-09-26 12:45:58

    完全颠覆了我对移情的粗浅概念,这本书太有必要看了

  • 1 Ivy He 2013-10-12 20:53:07

    非常好,说的清楚不枯燥。喜欢

  • 0 Kipling 2022-05-16 21:48:22

    巴士克对心理治疗的丰富了解,给我这个小白开拓视野,里面他对治疗的理解简直登封造极,好是崇拜。但是翻译真的不给力,可能太老了,很多东西和现在表达都不太一样。

  • 0 工藤新一 2022-11-09 15:42:11 湖北

    巴史克是科胡特团队的核心成员,了解一下自体心理学的历史,自体理论发展的脉络是“经典精分和自我心理学——自体心理学”。此书便是一本讲人话、案例丰富的治疗指南,本来是台湾治疗师引进的,这应是从台版直接转成简体字出版的。感恩05年的这本书,使我于治疗的迷雾中有拨云见日之感。感谢巴史克,希望有机会读到你第四本书(的中文版)

  • 0 Laconic 2016-02-29 12:27:18

    年代比较远,一些关键词的翻译跟目前大陆主流翻译不太一样,包括self这种出现率极高的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