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发展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禴祠烝嘗 2013-09-20 11:47:58

    这是57年版的,马论为指导,但确实也是非常不错。从内容上讲补了 史记 等重要章节,明清也补了很多。可以说是经典本。但我还是喜欢初版。——人生只如初见,文学史只认初版。

  • 2 废人王亮 2014-08-14 08:54:25

    略感失望,本以为是一部能够超脱其时代桎梏的作品,读来只是千人一面,没多少经得起淘洗的东西。

  • 1 仙果无忧 2012-12-27 21:16:09

    理性和个性都不明显,挺泛泛而谈的一套书,不过倒是给文学知识比较零碎的人做了比较清晰的整理

  • 4 將蕪 2015-11-19 20:10:01

    兩個多月讀完。還需要回頭梳理。不喜歡裡面的文學史觀。人民性不是評價作品價值的最重要因素。能抒發自己所想,並可以之感發他人。方為好作品。

  • 1 秦小瑾 2015-12-29 20:41:36

    我觉得写的是真好。很简明的一份参考读物。

  • 0 2011-05-19 23:22:54

    偏左了。有些章节划分还是很有用的。

  • 1 注销 2012-05-01 16:41:53

    被改造后的刘大杰。。据说未改之前被称为是写得最具个性最好的中国文学史,但就复旦版而言,意识形态的东西实在太重了。

  • 2 阎川 2015-05-23 08:21:16

    中国文学史的史观总让人不太舒服,阶级斗争什么的也就罢了,但为什么把通俗性也当做一个衡量文学高下的标准呢?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最多可算演变或者流变,如果通俗的就是进步的,那起点晋江就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了。

  • 0 ephemeral 2008-04-06 12:44:13

    其理论充满了时代的烙印……

  • 0 Lloyd 2022-11-04 21:33:16 上海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 0 網懿蠜 2022-07-11 21:12:30

    强烈的实证特色,相比袁行霈主编的教材少了些当代视角,再解读和总结的力度似乎不够,复杂的古早气质,不过作为个人独立著述,个性化和感染力是足够了,对接受而言还算友好,另外作为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成书面貌,阶级美学观的遗存体现明显。

  • 0 智术师 2016-01-29 23:32:53

    刘大杰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全书内容极为精彩。

  • 0 志甯 2017-07-06 23:23:39

    大三的暑假看過這套文學史,很多人都推薦,但看了之後有些地方挺不能接受的,全書充斥著階級鬥爭的觀點,某個年代意識形態的產物阿。

  • 0 O 2019-10-06 23:42:21

    4.0。此作屡经磨难,1962年修订为三卷本,除增加时代痕迹之外,篇幅增加约1/3,主要在增加史记一章以及清代词曲等两章。可与初版对看。骆玉明作前言。pdf📰

  • 0 2013-12-05 00:03:22

    有才气的文学史 对于教材来说真的不容易

  • 0 书语心听 2020-06-07 21:04:01

    才气不在,泯然众史,悲哉!

  • 0 世宗大王 2018-12-27 16:16:58

    虽说不能厚古薄今,但此书也太厚今薄古了吧。阶级斗争的观点依然贯彻始终。毕竟出版得早,且是中国人书写的文学史,北美汉学界近年兴起的解构主义视角在里面毫无踪迹。

  • 0 sky liu 2021-06-16 20:17:57

    忽然发现,苏轼之前的词就像张潘左陆的拟古诗,他们也许只更换了一种更高级的修辞。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