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通过大量的20世纪设计案例,从简·奇尔切奥得的《新版式》的版式设计到鲍豪斯的平面设计,再到耐克的产品目录,对栅格系统作了全面的、通俗易懂的介绍,并给出了详细的版式设计步骤。本书中展示的设计超越了简单的功能主义和简约主义的教条,使得版式设计成为一种真正的动态传达方式。
在她的畅销书《设计几何学》中,金伯利·伊拉姆揭示那些成功的设计作品,如何运用比例,对称和其他几何体系来构成各种视觉关系。她的这本《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是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畅销西方的简明设计系列丛书中的第三本。在本书中,伊拉姆仍然展示着锐利的目光和清晰的解说,阐释一个最为流行,也可能最为微妙,然而中国读者理解最少的视觉组织系统——栅格系统。
作者简介 · · · · · ·
金伯利·伊拉姆是罗林艺术与设计学院平面设计与互动传达系的主任,这所学校位于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市。她的《设计几何学》一书,已经成为设计系学生和设计师们的标准参考书。
喜欢读"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的人也喜欢 · · · · · ·
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读完这本书,对辅助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的透明纸使人更容易理在设计中辅助线的作用。虽然一直不太理解作者在书中反复用圆点与线条在正方型里举例子阐述栅格的理论,但每当自己在做DM时脑中都会出现那几幅带大圆点的例子,也许就是潜意识下的栅格化设计吧。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求一本 | 来自陌生人 | 2016-12-29 15:47:15 | |
曾经在学校图书馆看过一次 | 来自橘子酱 | 6 回应 | 2013-06-03 13:05:49 |
2012年新版即将出版 | 来自doris | 6 回应 | 2013-05-03 02:17:34 |
大家都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打电话要求再印吧 | 来自一枚散仙 | 12 回应 | 2012-11-25 11:29:37 |
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 哪里购买? | 来自satori | 2 回应 | 2012-11-25 11:24:31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4)9.0分 75人读过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8.3分 227人读过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8.4分 8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相关书籍(缓慢更新中) (迷鹿)
- 设计艺术学习 (AllenX_左旋)
- 据说翻译的不好的书(你读过哪些翻译得比较差的书?) (茶亦添香 书可增识)
- 如果让我推荐设计书,它们是竞争的获胜者 (柏林遇见北海道)
- 创意设计家们的日常修行 (智渠)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许次 2016-05-12 16:25:57
简单明了的理论总结和案例,翻译不好
0 有用 mushishi 2009-01-01 13:59:56
排版圣经
0 有用 观花不语 2007-08-23 09:50:55
可以体会到西方的版式设计之严谨态度,不在于照搬,而是运用。
0 有用 Victoria.C 2012-12-13 21:36:26
包豪斯 版式设计 平面设计
0 有用 槿 和 2010-05-17 17:23:20
实用
0 有用 小丑又如何 2022-04-20 18:35:09
上班时间里摸鱼看完的,还是挺简洁明了的,不过没有上手做不知道效果,设计的东西还是要多动手。
0 有用 否 2022-02-25 17:11:26
翻译的文字看起来天书,所以理论的部分还是不明白,但是举的例子都很好看,栅格系统很有意思,准备找其他的书再看一下。
0 有用 30°⊙ 2022-02-06 15:32:05
1.反向思考虚空间对如何设计正空间的帮助比较大。2.注意行距之间的关系所带来不同的肌理,紧张感还是放松感?3.如果要做斜排版怎么样比较理性又不会丧失美感。这本书内容比较浓缩,作者另一本书设计几何学,在这本排版栅格系统中处处能看见影子,例如如何强调轴关系,什么位置是视觉点之类的。
0 有用 尼克酸H 2021-11-06 17:17:32
刚进入大学时我接触到了这本书,第二天再去找时已经不在原位了。 我一直记得是一本方方正正的一本书,封面是个反光的塑料壳,是个翻译后的书籍,里面有几张硫酸纸页帮助理解排版的参考线。 后来过去了快一年吧,中间也经历了些不尽人意的事情。 我决定彻底终止那段无果的关系后加入了一个新的部门,认识了新的人,也让我兜兜转转间重新找到了它。 也许真的有某种“缘分”吧。
0 有用 反舌 2021-07-12 23:30:12
仿佛看到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