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朝仓直巳(あさくらなおみ,1929年9月22日-2003年2月14日,设计家。 东京教育大学(现筑波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主攻构成毕业。亚洲基础造型学会第一任会长,中国、台湾、韩国等主要在东亚的基础造型的制作和研究的基础投入许多心力。
把福岛大学教育学院做为开端,到京都教育大学,筑波大学,文教大学教育学院等,主要在于美术教育。主要的著作中有《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艺术·设计的色彩构成》《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艺术·设计的光构成》《艺术.设计的纸的构成》等。
朝仓直巳的著作是目前最好的造型基础教材之一。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但如果认为,材料、工具、技术、智能、经验五者具备就能创造出优异的作品,则又不然,因为其中还缺少了极为重要的因素。对工匠来说,具备了上述五个要件的话,他的事业是有希望的。但对艺术家来说,这些尽管是必要条件,却仍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或设计家,无论如何,需要有丰富的创意(idea)及敏锐的美的感性(sense)。这一点是区别艺术家与工匠的关键。对造型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力”,而感性与创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是构成创造力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平面构成的最终目标即在于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韵律的本质,无疑是由于反复而获得秩序与生命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的人也喜欢 · · · · · ·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平面设计构成的基础读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中之于我影响较大的地方: 形态构成要素: ①关于‘点’的内容:点与点之间有引力,小点会被大点吸引,引发我的联想是设计一个由点元素组合的斑马线,两边由大点组成,中间是小点,让斑马线有种往两边互相拉扯的力量的感觉,而靠近的圆点会线化,决定了人过马路的行进方向,... (展开)
也有不比这差甚至有些地方更好的书
> 更多书评 11篇
-
但如果认为,材料、工具、技术、智能、经验五者具备就能创造出优异的作品,则又不然,因为其中还缺少了极为重要的因素。对工匠来说,具备了上述五个要件的话,他的事业是有希望的。但对艺术家来说,这些尽管是必要条件,却仍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或设计家,无论如何,需要有丰富的创意(idea)及敏锐的美的感性(sense)。这一点是区别艺术家与工匠的关键。对造型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力”,而感性...
2015-12-16 11:30:24 2人喜欢
-
P35 如果将造型要素视为造型的单词或词组时,那么第3章与第4章的内容便相对于单词或词组的使用方法,亦即“语法”。 P47 点如果没有形,便无法作为视觉表现,当然也具有面积,具有形态。其形态有是一角形或四角形的,但以圆形表示者居多,圆点具有位置与大小,而其他形态的点,则除位置、大小之外,还有方向性。 P54 极薄的平面互相接触时,其接触处便形成线,曲面相交则形成曲线。 点移动成线,线移动成面,面的移动则形成立体... (2回应)
2016-08-17 18:03:50
P35 如果将造型要素视为造型的单词或词组时,那么第3章与第4章的内容便相对于单词或词组的使用方法,亦即“语法”。 P47 点如果没有形,便无法作为视觉表现,当然也具有面积,具有形态。其形态有是一角形或四角形的,但以圆形表示者居多,圆点具有位置与大小,而其他形态的点,则除位置、大小之外,还有方向性。 P54 极薄的平面互相接触时,其接触处便形成线,曲面相交则形成曲线。 点移动成线,线移动成面,面的移动则形成立体。 P55 粗壮而边缘明确的线条显得十分有力,反之,细长的徒手画线条便显得微弱无力。 P58 但是,作为纯粹线的“直线”,则是自然界中少见的形态,它如同其他许多数学曲线一样,是人类创造的形态。 P76 我们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并居住于三维的世界中。所以,对于立体特别关心。在平面世界的表现中也想方设法作立体的表现,是实际上非立体的东西显出立体的感觉,这是追求幻象的行为。 P80 所谓形的离心构成,是指形越是增加,作品的整个面积也随之增加。就是说,最初组合的形逐渐向外扩展,则作品的正体面积也在增加。于此相反,向心构成是指已经决定了一定范围的情况下,在限定面积之内进行加工,逐渐作成充实的画面的构成方法。 P108 在整个造型行为之中,向心型行为所占的比例格外地大,而其中较多的部分则是“分割” P138 在造型的基础能力中,对平衡的感觉非常重要,这正是支持构图组合的基础性能力。不论是“离心的构图”中所讨论的种种“组合”,还是“向心的构图”中所讨论的各种“分割”或“比例”,最后都要归结于二维空间中的平衡问题。 P140 如具体艺术家们所说的,形成美感本质的平衡结构,确实与数学结构或美感意识有一脉相通之处。 A.与形态、组合有关的立体感表现法 1.利用斜线、斜投影2.疏密的利用3.向一点集中的形态4.放射状线条5.包络线6.形态大小表现的进深7.重叠 B.色彩与质感的三维感表现 1.阴影效果2.质感与明度渐变的三维效果3.色面的三维效果 C.体系的破坏形成立体感的表现 1.改变方向的平行线2.格子的扭曲(折曲、加上厚度、曲线化、斜投影图法、长斜线的使用) D.透明感的表现 动势 A.关于组合的研讨 1.破坏造成的动势:秩序井然的形态或结构如果能表现出一部分受到破坏的感觉时,则可在其中感觉到动势。2.破坏过程造成的动势形象;3.倾斜的效果;4.旋转的形象;5.向一定方向集中的动势; B关于形状的研讨 1.波状形态;2.形态的错开、模糊、反复;3.震动、曲线及其他 P270 偶然性的抽象图形具有幻想性,能引发各种联想。 引自 1 2回应 2016-08-17 18:03:50 -
中老年透明人士 (stay weird)
-
蓝裤子屌爆了 (我打车走。)
为【创造】在艺术或设计上(所需的)具有【魅力的形态】,把各种【形态巧妙地配置在指定的空间中,使非凡的构思能源源不断的出现】,是自己的感觉得以升华。必须掌握时机造型的体验。因此,【无论是造型的技巧还是方法论】,均有必要尽量多知道一些。“平面构成”便是讲这些内容凡在二维世界中加以实践,然而在面对绘图纸或画布准备下笔之前,先把大家知道是理论做个概略的论述,这是第一张的宗旨。 要创造具有魅力的形态A,就...2018-01-02 15:03:41
为【创造】在艺术或设计上(所需的)具有【魅力的形态】,把各种【形态巧妙地配置在指定的空间中,使非凡的构思能源源不断的出现】,是自己的感觉得以升华。必须掌握时机造型的体验。因此,【无论是造型的技巧还是方法论】,均有必要尽量多知道一些。“平面构成”便是讲这些内容凡在二维世界中加以实践,然而在面对绘图纸或画布准备下笔之前,先把大家知道是理论做个概略的论述,这是第一张的宗旨。 引自 平面构成的目的 要创造具有魅力的形态A,就是把形态BCD。。。巧妙的配置在制定空间中。
平面构成就是配置在二维空间中。
平面构成主要在于学到【二维造型】——平面表现的重要基本/基础能力。也就是用包豪斯的精神发展出来的现代方法来培养“造型力”。核心能力则是创造力。 引自 平面构成的目的 回应 2018-01-02 15:03:41 -
Shine (分享生活,分享发现,分享美...)
基础造型是以各种造型领域(绘画,雕刻,各种设计等)中共同存在的基础性的重要问题为对象,进行研究和教学的,是对于整个造型领域共同存在的基础性的重要问题。 具体地说,就是使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法、美感、直觉力得以发展的教育方法,或探讨以机械、材料进行造型的可能性等等。 以上已经表明,基础造型的内容时构成,而构成则是以上述问题作为研究的主体的。2015-11-02 09:34:37
-
中老年透明人士 (stay weird)
“的确,线是物体抽象化表现的有力手段,但如果脱离具体的形来观察的话,可以发现,线本身就具有卓越的造型力。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构成”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曾由包豪斯的教授集体及其后的前卫艺术家们研究过,并通过创造而加以证实。可以说,这是本世纪艺术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但是作为纯粹线的'直线'则是自然界中少见的形态,它如同其他许多数学曲线一样,是人类创造的形态” ---最后这句平时从没意识到,读来有...2018-05-23 10:53:3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8.9分 232人读过
-
限时抢
-
北星圖書9.1分 173人读过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设计艺术学习 (AllenX_左旋)
- 艺术&设计 (明轩)
- 创意设计家们的日常修行 (智渠)
- 设计思维and构成元素 (聆)
- 我想读的设计书 (snlchina)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冰 2012-07-26 17:20:50
是一本关于平面构成的基础好书。也有很好的例子和参照来帮助理解。要细读
0 有用 女宛心兑 2015-09-26 20:03:21
上平面构成课的时候补充用书。
1 有用 罗女士 2016-07-07 17:34:06
好书,一读就知道
2 有用 00 2019-07-23 09:41:07
降维表达都是艺术
0 有用 Joan 2015-01-02 18:59:50
筑波啊~ 动势;韵律;质感
0 有用 咬人吗 2022-02-06 11:54:54
最近纠结如何用画面表达主观感受,发现也许,其实,形式的东西,因其脱离于客观实在,或许先天地与主观感受契合。形式可以是经过整理的感觉。没学过构成的人表示挺有收获的,书里的图例也都很好看。
0 有用 H2O3 2021-08-30 11:45:25
看到第三章,感觉很抽象,基本属于看过就忘
0 有用 Preadtor 2021-04-08 21:20:57
还是日本教材的啰嗦味,但是很细致,乃至偏执。
0 有用 皮皮猫meow 2021-02-03 13:22:33
非常好 感谢
0 有用 阿娇 2020-10-29 17:53:36
逻辑清晰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