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 Noa 短评

热门
  • 1 BBB。 2016-05-11 03:19:09

    高更的文字一直不是那种耐人寻味的 不过这本也算是有点诗意的日志(不过我怀疑任何人到那种环境怎么都会诗意一下) 我读的是在旧书店淘到的80年代旧书 太精美了 书里面还有高更的小画 真的很可爱精致 如今的书很少会这样设计 觉得和这本书也真心有缘

  • 0 萧萧南浦 2010-05-15 23:31:01

    noa ,noa ,香气扑鼻,万籁无声。。。

  • 0 妖妖的妖 2007-09-21 14:08:36

    塔希提岛笔记

  • 0 Déjà-vu 2013-12-01 11:36:55

    從當時的題材和角度講是新穎的 但是描寫以及遊記文學來分析的話水準併不算高 和看的英譯本也許也有關係 高更對primitive art的追崇的話從他的畫作可見一斑 讀時把自己置於當時代 就能體會到野性粗獷的自然之美吧

  • 0 尤利西毛 2019-10-10 23:44:08

    primitives&orientalism: Dites, qu'avez-vous vu?

  • 0 Tulipe noire 2022-08-06 01:36:39

    很多人会受《月亮与六便士》的影响,将高更脑补成一个艺术圣徒。但高不是,他有动机有手段及时行乐另辟蹊径……但大俗即大雅,而他“从远方来到远方去”,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寻……

  • 0 妮可妮可_loo 2024-03-18 21:49:29 江苏

    一个画家却写了一本诗意的日志,文笔很舒服。内容也大概和我期待的如出一辙。结尾满分。

  • 0 密斯湖 2016-10-11 09:38:53

    南纬十七度,夜夜都是美的。

  • 0 YuandeMan 2024-08-17 17:50:16 四川

    我想我也应该回归自然的野性,才能找到一个开心的自己吧

  • 0 2022-10-09 04:46:27 美国

    高更一直在强调塔希提的原始的好,欧洲现代社会的不好。其实就是一直在暗示他还是摆脱不了欧洲文明世界。一个根本不在乎文明世界、心向塔希提的人是不会反复念叨这些话的。 书的最后他说:“I was compelled to return to France. Imperative family affairs called me back.”所以他一直还是把不爱他的欧洲、不爱他的欧洲的妻子视为家庭,没有把爱他的塔希提和塔希提的爱人视为家庭。一件imperative affairs就能让他与Tehura永别,足见Tehura乃至塔希提在他心里的分量几何。至始至终他也只视塔希提为Barbarian。这是高更对自己的背叛。是他的局限,也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

  • 0 卡比酱 2016-10-11 20:17:47

    我的男神你還是好好去畫畫吧

  • 0 minuitcares 2016-05-01 18:34:19

    其实有时候厌倦艺术家对现代文明的失望,然后要接受彻底原始的状态。但后来想想,如果是彻底绝望呢?

  • 0 预备的斜杠青年 2017-12-29 14:30:03

    给三星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吃透这本书,不能有客观的评价。天道好轮回,再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 1 杨冬 2020-06-27 02:48:27

    这是高更第一次去大溪地时写的。对高更而言,实际上这个相当于他的一个声明。他在书里面说明了他去大溪地的原因(躲避近现代文明的腐蚀),他在大溪地的生活,对当地文化的观察。最后高更认为自己通过在大溪地的逗留已经更为明智了,或者说已经从当地比较原始的文化中吸取了能量又重新焕发创造力了。从本书结尾看,高更并不认为他会终身居住在大溪地,他离开时并不打算回来。之所以他后来返回到南太平洋岛屿,是由于后来在法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结果(比如他不被法国绘画界认可)。 书中有两段诗很有意思。第一段(应该在21页)是高更在砍树时写的。他认为砍树就像是砍去了他心中文明的遗毒。第二段(最后一页)是毛利人诗歌,描述毛利妇女感叹被情人抛弃,当然这也就是高更自己所做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