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自序
序幕 我的母亲的订婚
一、九年的家乡教育
二、从拜神到无神
三、在上海(一)
四、在上海(二)
五、我怎样到外国去
附录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四十自述的创作者
· · · · · ·
-
胡适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胡适(1891.12.17—1962.02.24),安徽绩溪人。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对民国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910年官费留学美国
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
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于台北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经典书系(共48册),
这套丛书还有
《短篇小说集》《威尼斯摩尔人奥瑟罗悲剧》《紫罗兰姑娘》《诗论》《艺境》
等
。
喜欢读"四十自述"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胡适杂忆 8.5
-
- 胡适口述自传 8.4
-
- 胡适日记全编3 8.4
-
-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8.6
-
- 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 8.5
-
- 胡适日记全编7 7.8
-
- 胡适的声音 8.5
-
- 自由主义之累 7.9
-
- 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 8.1
四十自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2 条 )


他是一个让人单看文字就会爱上的胡适
调皮的同桌,浪漫的天才,儒雅的斗士,孤傲的雅士,读完《胡适 四十自述》后会最想用这几个词来形容他;“读着读着就会笑出声来”是经常有的状态,在我有限的阅读中,这样的阅读状态还是第一次。 明明是六十多年前的私人回忆录,如今读起来依然会惊叹于作者思想的先进性,很多...
(展开)

为什么是胡适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胡适先生的成长经历,有鲜明的两个特点: 1.赢在起跑线上。 胡适先生算官二代,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学养深厚,从小就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一位通达明理的母亲,对于其人格养成、甚至学术造诣起了重要作用。 2.读书改变命运。 不同学堂、不同时代、... (展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6 )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7.9分 2201人读过
-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7.9分 1069人读过
-
华文出版社 (2013)8.2分 435人读过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5)8.1分 33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四十自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查克同志 2014-05-18 23:01:54
Takeaway: 胡适自幼的聪慧与勤奋;对神和轮回看法的转变(因果论);民主制的中国公学和其后中国新公学的建立;反思国人“省事不肯彻底思想”的顽疾(苟且)。可惜自传往往是重塑自己过往的尝试,胡适也免不了有自我粉饰和选择性叙述之嫌。江勇振的传记是很好的补充。
0 有用 和鞋牌 2008-10-29 21:42:30
中国白话文第一人
1 有用 深溪虎 2018-09-12 18:44:13
前半部分很好,后半部分由于时代变迁的关系,已经意义不大,暂且一读吧
0 有用 月印 2011-09-05 12:39:26
写的相当感人
0 有用 小鬼難纏 2019-02-19 23:05:27
1999年初版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