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共五篇十章,从对外汉语教师进修的需要出发,以作者所主张的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为纲,较系统地论述了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及发展简史和现状,论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理论和习得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力图做到史、论结合,总结我们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与适当介绍国外的新理论相结合。本书可以用作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喜欢读"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小岚老师的对外汉语课特别好~
> 更多书评 5篇
-
我们刻意的把一个知识点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把“了”安排在25课,那么在这之前出现这个知识点就不能出现。我觉得这是没法接受的,暂且不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论其实际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教材刻意的规避这种问题,以期待语言的自然和交际的真实。但是自然的语言和真实的交际就应该有种种“前置引用”。我们可以在24章以前提到这个知识点,注明xxx章会详细讲解,这里可以xxxx理解。
2019-09-05 17:30:38
-
哇Danny先生 (行走 看 读 想 世界)
第二节 外汉教育的语言学基础 外汉教育和功能语言学 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 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分析),包括口头和书面,“话语分析”是其中的一部分。-分析话语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加强话语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课堂中师生会话特点和规律的分析几乎是空白) 奥斯丁提出 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2015-11-18 11:57:32
第二节 外汉教育的语言学基础 外汉教育和功能语言学 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 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分析),包括口头和书面,“话语分析”是其中的一部分。-分析话语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加强话语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课堂中师生会话特点和规律的分析几乎是空白) 奥斯丁提出 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格赖斯提出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 ”言外之意”和“合作原则” 英国学者 利奇提出 “礼貌原则” 2.汉语特点和对外汉语教学 简单指出在于 音节少/屈折变化少/词根复合法造词,有五种结构类型,比如说,偏正,“大师”,总的来说,语音,词汇,语法比较经济。 难点:意合为主,特殊动词谓语句,比如“把”字句,无标记被动句/声调/送气不送气辅音的差别/同义词近义词/汉字 第三节 外汉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就是让人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人的发展离不开遗传素质和所生活的环境。教学包括在教育之中,是其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 教学是一个过程,我讲一个知识点,我决定怎么设计导讲复练测,所以我起着主导的作用,但是学生在那里开小差,想着自己今晚晚饭吃什么,他什么也没学到,这就是说明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于是打算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入手,先让他把自己感兴趣的话说出来,过程中帮助他补充词汇,语法,表达,这样曲折地教会了他这节课的英文知识。 教师的魔力要在课本这个魔棒和教学方法这个魔术的帮助下才能奏效。 教学过程模式: 老套,夸美纽斯,看-记-懂-练 活动,设置情境-?-!-动手执行-?!(检验评价)但是怎么可能所有的知识都让学生参与实践发现呢 发现,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反复)-作出结论 发展,全面发展,不单单是学习知识 启示:基本理论!!!—> 实践—> 内化成能力/ 从加法到乘法不可跳跃,少而精,精讲多练/多运用直观的方法/温故而知新/ 第四章 外汉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 记忆过程:识记[多次识记(复习)/有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保持—>再认和重现 第二节 教育学基础 边缘人marginal man保留母语文化,全盘接受目的语文化 为我所用型 文化依附有助于目的语学习 “吃饭用筷子”是知识文化;不能把饭筷插在饭上是交际文化 重要的文化教学内容: 语言文化 (语构文化:汉语重意合/语义文化:下放/语用文化:高见/ 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专门性文化知识 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习得 学习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验主义):刺激-反应,试误学习:🔔喂食 认知学习理论(理论主义):学习者自己思考,顿悟理解:🐊洗澡 直觉掌握和自觉掌握
回应 2015-11-18 11:57:32
-
哇Danny先生 (行走 看 读 想 世界)
第一节探讨了关于对外汉语的名称来历 #首先是几个语言教学中常用的概念: 1.母语/外语 一定是指本族,本民族的语言,华裔小孩开始接触英语,之后再学习汉语,我们可以说汉语是他的母语,英语是他的第一语言; 2.本族语/非本族语 对出生在壮语区的壮族娃娃来说,壮语是他们的本族语和母语,汉语是非本族语,是第二语言,但绝对不是外语; 3.第二语言的范围大于外语,因为汉语对华裔娃娃来说可能是第二语言; 4.我是中国人,在...2015-11-10 11:10:18
第一节探讨了关于对外汉语的名称来历 #首先是几个语言教学中常用的概念: 1.母语/外语 一定是指本族,本民族的语言,华裔小孩开始接触英语,之后再学习汉语,我们可以说汉语是他的母语,英语是他的第一语言; 2.本族语/非本族语 对出生在壮语区的壮族娃娃来说,壮语是他们的本族语和母语,汉语是非本族语,是第二语言,但绝对不是外语; 3.第二语言的范围大于外语,因为汉语对华裔娃娃来说可能是第二语言; 4.我是中国人,在日本学日语,那么日语对我来说就是第二语言,我没钱去🇯🇵只能在中国学日语,那日语对我来说就是外语 #对于学科名称的讨论,觉得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即"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TCSL)(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我本科时请教新东方名师邱政政时他告诉我的也是这个,邱老师本科是在北京语言大学学的对外汉语专业。 第二节 TCSL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tcsl其实和所有科目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让学习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最主要的研究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 2.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内部: 学与教主体:Danny(学习者)在王老师(教师)的课堂上 学与教客体:学习汉语(目的语), 学与教活动本身:他每次上课都要按照(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一定的顺序进行。 外部: 基础学科: 此外,王老师平时会给我🎥一些(有关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频帮助我们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 语言环境 老师还帮助我们把教室营造的很有中国味道,努力向学校申请多举行一些中国文化活动,给我们更多学习汉语的机会。 下图是书中给出的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回应 2015-11-10 11:10:18 -
哇Danny先生 (行走 看 读 想 世界)
更新了一下这本书的阅读计划,因为考虑到面试的问题,还是决定每天阅读三节。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学科性质和特点: 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性质: 技能课:教会学生语言技能,把语言作为一门工具 短期,速成,集中,强化/母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1)是第二语言教学,2)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汉语的特殊性和陌生性),3)是针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外汉教学的特点 能力之上 基...2015-11-12 10:08:34
更新了一下这本书的阅读计划,因为考虑到面试的问题,还是决定每天阅读三节。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学科性质和特点: 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性质: 技能课:教会学生语言技能,把语言作为一门工具 短期,速成,集中,强化/母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1)是第二语言教学,2)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汉语的特殊性和陌生性),3)是针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外汉教学的特点 能力之上 基础知识是重点 语言对比是基础 文化因素不能忘 短期集中强化小班 外汉教育学科特点 1. 专门学科 2. 综合学科 3. 应用性的学科 第四节:外汉教育的学科定论 外汉教育决定不是“小儿科”那样简单,尽管小儿科并不简单;而且在教学中汉语先行,不能让文化喧宾夺主;也不不能划分到应用语言学科中,因为两者的范围和关系不是归属关系;要把他定位到语言教育学科之中。 第二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和现状 1950 开创←1978 正式作为一个地区的专门学科来研究→确立 汉代即有留学生 第一位到国外教授中国语文的专家:朱德熙先生 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于1965年创办
回应 2015-11-12 10:08:34 -
哇Danny先生 (行走 看 读 想 世界)
第二节 我国外汉教学的发展现状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试行) 1987年 第三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首先我知道了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老美早在1996年就提出概括21世纪第二语言教育目标和学习标准的五个“C”: communication/cultures/connections/comparisons/ communities 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基础篇 语言学基础(一) 一.语言的基本特征和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的本质...2015-11-14 20:48:16
第二节 我国外汉教学的发展现状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试行) 1987年 第三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首先我知道了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老美早在1996年就提出概括21世纪第二语言教育目标和学习标准的五个“C”: communication/cultures/connections/comparisons/ communities 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基础篇 语言学基础(一) 一.语言的基本特征和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的本质其实就是符号,符号包含意义和声音,两者的结合是随意的,约定俗成。比如“花”,中文是“花”,英语是“flower”,日语是hana。所以学习语言要注重意义,音和义之间的联系;要掌握语言系统,比如汉语中的语音,语法,词汇,汉字就是主要的语言系统;而且因为声音先出现,所以我们需要听,说在前。 langue(语言)存在于parole(言语),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我说话的那些话是言语,但是其中隐含的是语言的结构。这就启示我们必须以言语为对象,再接触大量的语言事实之后再去总结归纳语言规则。 语言具有生成性,操练模仿之后需要帮助学习者归纳,掌握语言的生成规则,强调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启示我们:外汉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让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启示我们了解目的语名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老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目的语教学。 汉语离不开中国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中国最早按形义关系编排的字书是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 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心在德国,顾名思义历史的,比较的,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弄清了很多同源关系,建立了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忽视共时研究,比较鼓励。外汉:语法翻译法 结构主义语言学,盛行于本世纪上半页,中心在美国,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奠基人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语言学的“圣经”,其理论的核心是语言是符号系统,由“能指”(形式)和“所指”(概念)两部分构成。外汉:听说法和视听法 转化生成语法,20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出现标志——乔姆斯基——《句法结构》,我的室友的导师的老师是乔姆斯基,当时本科的时候就很崇拜乔姆斯基,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表现”(linguistic performance)的概念;他还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和“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假说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理论。外汉:认知法 功能主义语言学,60年代末,7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韩礼徳,法国的马丁内等著名的语言学家,中心在欧洲,他们认为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韩礼徳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系统语法”为框架论述语言功能。外汉:交际法 注:如果需要这个笔记请私邮,请勿做伸手党,感谢。
回应 2015-11-14 20:48:16 -
哇Danny先生 (行走 看 读 想 世界)
第二节 外汉教育的语言学基础 外汉教育和功能语言学 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 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分析),包括口头和书面,“话语分析”是其中的一部分。-分析话语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加强话语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课堂中师生会话特点和规律的分析几乎是空白) 奥斯丁提出 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2015-11-18 11:57:32
第二节 外汉教育的语言学基础 外汉教育和功能语言学 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 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分析),包括口头和书面,“话语分析”是其中的一部分。-分析话语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加强话语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课堂中师生会话特点和规律的分析几乎是空白) 奥斯丁提出 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格赖斯提出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 ”言外之意”和“合作原则” 英国学者 利奇提出 “礼貌原则” 2.汉语特点和对外汉语教学 简单指出在于 音节少/屈折变化少/词根复合法造词,有五种结构类型,比如说,偏正,“大师”,总的来说,语音,词汇,语法比较经济。 难点:意合为主,特殊动词谓语句,比如“把”字句,无标记被动句/声调/送气不送气辅音的差别/同义词近义词/汉字 第三节 外汉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就是让人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人的发展离不开遗传素质和所生活的环境。教学包括在教育之中,是其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 教学是一个过程,我讲一个知识点,我决定怎么设计导讲复练测,所以我起着主导的作用,但是学生在那里开小差,想着自己今晚晚饭吃什么,他什么也没学到,这就是说明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于是打算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入手,先让他把自己感兴趣的话说出来,过程中帮助他补充词汇,语法,表达,这样曲折地教会了他这节课的英文知识。 教师的魔力要在课本这个魔棒和教学方法这个魔术的帮助下才能奏效。 教学过程模式: 老套,夸美纽斯,看-记-懂-练 活动,设置情境-?-!-动手执行-?!(检验评价)但是怎么可能所有的知识都让学生参与实践发现呢 发现,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反复)-作出结论 发展,全面发展,不单单是学习知识 启示:基本理论!!!—> 实践—> 内化成能力/ 从加法到乘法不可跳跃,少而精,精讲多练/多运用直观的方法/温故而知新/ 第四章 外汉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 记忆过程:识记[多次识记(复习)/有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保持—>再认和重现 第二节 教育学基础 边缘人marginal man保留母语文化,全盘接受目的语文化 为我所用型 文化依附有助于目的语学习 “吃饭用筷子”是知识文化;不能把饭筷插在饭上是交际文化 重要的文化教学内容: 语言文化 (语构文化:汉语重意合/语义文化:下放/语用文化:高见/ 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专门性文化知识 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习得 学习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验主义):刺激-反应,试误学习:🔔喂食 认知学习理论(理论主义):学习者自己思考,顿悟理解:🐊洗澡 直觉掌握和自觉掌握
回应 2015-11-18 11:57:32
-
我们刻意的把一个知识点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把“了”安排在25课,那么在这之前出现这个知识点就不能出现。我觉得这是没法接受的,暂且不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论其实际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教材刻意的规避这种问题,以期待语言的自然和交际的真实。但是自然的语言和真实的交际就应该有种种“前置引用”。我们可以在24章以前提到这个知识点,注明xxx章会详细讲解,这里可以xxxx理解。
2019-09-05 17:30:38
-
哇Danny先生 (行走 看 读 想 世界)
第二节 外汉教育的语言学基础 外汉教育和功能语言学 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 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分析),包括口头和书面,“话语分析”是其中的一部分。-分析话语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加强话语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课堂中师生会话特点和规律的分析几乎是空白) 奥斯丁提出 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2015-11-18 11:57:32
第二节 外汉教育的语言学基础 外汉教育和功能语言学 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 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分析),包括口头和书面,“话语分析”是其中的一部分。-分析话语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加强话语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课堂中师生会话特点和规律的分析几乎是空白) 奥斯丁提出 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格赖斯提出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 ”言外之意”和“合作原则” 英国学者 利奇提出 “礼貌原则” 2.汉语特点和对外汉语教学 简单指出在于 音节少/屈折变化少/词根复合法造词,有五种结构类型,比如说,偏正,“大师”,总的来说,语音,词汇,语法比较经济。 难点:意合为主,特殊动词谓语句,比如“把”字句,无标记被动句/声调/送气不送气辅音的差别/同义词近义词/汉字 第三节 外汉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就是让人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人的发展离不开遗传素质和所生活的环境。教学包括在教育之中,是其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 教学是一个过程,我讲一个知识点,我决定怎么设计导讲复练测,所以我起着主导的作用,但是学生在那里开小差,想着自己今晚晚饭吃什么,他什么也没学到,这就是说明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于是打算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入手,先让他把自己感兴趣的话说出来,过程中帮助他补充词汇,语法,表达,这样曲折地教会了他这节课的英文知识。 教师的魔力要在课本这个魔棒和教学方法这个魔术的帮助下才能奏效。 教学过程模式: 老套,夸美纽斯,看-记-懂-练 活动,设置情境-?-!-动手执行-?!(检验评价)但是怎么可能所有的知识都让学生参与实践发现呢 发现,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反复)-作出结论 发展,全面发展,不单单是学习知识 启示:基本理论!!!—> 实践—> 内化成能力/ 从加法到乘法不可跳跃,少而精,精讲多练/多运用直观的方法/温故而知新/ 第四章 外汉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 记忆过程:识记[多次识记(复习)/有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保持—>再认和重现 第二节 教育学基础 边缘人marginal man保留母语文化,全盘接受目的语文化 为我所用型 文化依附有助于目的语学习 “吃饭用筷子”是知识文化;不能把饭筷插在饭上是交际文化 重要的文化教学内容: 语言文化 (语构文化:汉语重意合/语义文化:下放/语用文化:高见/ 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专门性文化知识 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习得 学习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验主义):刺激-反应,试误学习:🔔喂食 认知学习理论(理论主义):学习者自己思考,顿悟理解:🐊洗澡 直觉掌握和自觉掌握
回应 2015-11-18 11:57:32
论坛 · · · · · ·
自考对外汉语的指定教材 | 来自诚实的六耳猕猴 | 3 回应 | 2014-06-24 20:33:58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对外汉语教学书目1 (对外汉语李鹤鸣)
- 北外对外汉语考研参考书 (朱尔赫斯)
- 北大汉院课程参考书:对外汉语教学导论 (细胞核桃仁波切)
-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 (对外汉语李鹤鸣)
-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参考书 (ulia)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ander-Lust 2011-11-02 16:19:59
背的我想吐。背完就全忘了。
0 有用 老汉手植石榴树 2013-11-30 14:08:13
条理不清
5 有用 Fiend. 2012-07-09 09:05:52
没有重点!怎么办!
1 有用 外貌协会会长 2013-01-09 20:22:40
看。。。到。。。哭。。。出。。。来。。。
0 有用 Amy 2010-04-02 18:13:07
好吧 。挺有用的。
0 有用 🇨🇳瑙鲁泥巴 2022-08-07 00:01:44
作为本硕都学习对外汉语的我,竟然是第一次读这本书,还是因为要上课硬着头皮读,哎。我看都难,太难为学生了。
0 有用 Ilsa 2022-06-24 21:21:24
涉猎面很广,汉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
0 有用 joyee 2022-05-14 22:16:18
虽然是教材书,但越读越投入,受益匪浅 思维太缜密,逻辑成体系 无论目的是不是对外汉语教育,都能在里面拾到些意外宝藏,比如怎么有效记忆,比如二语习得的输入假说,理解最重要啊,这是真理
0 有用 漾初 2022-05-10 23:30:16
立志考上北语,然后拿我的引论给刘珣大大签名
0 有用 Claudia 2022-04-18 10:37:00
#近期的一些努力# 结构非常清晰,有点对外汉语教育学工具书的意思,有一定相关学科基础或教学经验的人读起来会更加有用一些,值得反复阅读,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