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作品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忆记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者
· · · · · ·
-
余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浙江海盐人。在文革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从事过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不再装模做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6页 -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 我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它需要别人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在远处哭喊的女人和悲痛的男人,同样也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他们在菜地里割下欢欣生长的蔬菜,或者将一头猪宰杀。吞食了另外生命的人,也会像此刻的河水一样若无其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先锋长篇小说丛书(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施洗的河》《蓝色雨季》《抚摸》《呼吸》《守望空心岁月》
等
。
喜欢读"在细雨中呼喊"的人也喜欢 · · · · · ·
在细雨中呼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63 条 )

推测了一下各事件发生的时间线
1958年秋,孙广才和妻子趁罗老头不在家,在其家行了一场房事。 1959年,主人公孙光林出生。父亲孙广才。哥哥孙光平大孙光林两岁,弟弟孙光明小孙光林两岁多。 1962年,孙光林的祖母去世。 1965年,八岁的哥哥孙光平上小学。 1965年,孙光林的祖父孙有元捡柴时摔腰致残,此后由...
(展开)

在细雨中呼喊,在细雨中沉默
一个不算寒冷的立春日,我读完了余华的长篇《在细雨中呼喊》。小说后面附了大约三页的外文评论摘要,其中法国《读书》杂志对此书的简评我以为甚是贴切,那就是余华在这部作品里又重新拾掇起了碎碎叨叨的回忆。本书共分成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由几个零碎的小故事组成。乍看之下...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作家出版社 (2012)8.8分 104077人读过
-
Anchor Books (200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南海出版公司 (1999)8.4分 43896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8.4分 172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小蠹书箱】中国文学 (小米=qdmimi)
- 《收获》长篇 (辛亥)
- 先锋长篇小说丛书 (RMR)
- 偶然性自我建构 (鼹间失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在细雨中呼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inlinno 2007-08-09 20:20:26
读完了,好看。
0 有用 烟炊 2008-03-02 20:19:51
一部最牵动人心的童年回忆录
0 有用 听风的歌 2024-01-19 18:51:58 云南
叙事手法非常高超且独特艺术性很强
0 有用 桃之仙仙 2009-09-17 09:35:03
对于书,我总是给很高的评价,但这个,我实在不想再随大众的。不喜欢他观察事情的那种角度,所有的都被扭曲了,人性、社会、情感。。。 其实根本就可以从一个很正常的角度来看的,不必故意写得那么变态。
0 有用 silentwings 2008-08-24 23:55:07
听到心里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