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一個紛亂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強有力的政府!
福山過去斷言,歷史將終結於民主自由與資本主義。
共產主義政權潰散,中國走向開放市場,福山的論證成為事實。
20世紀結束之前恐怖主義勃興,極端分子以阿富汗等衰弱國家為基地,恐怖攻擊行動席捲全球;在本書中,福山提出「建構國家體制」來因應這個迫在眉睫的議題。
九一一事件之後,全球政治的當務之急不再是如何削弱國家本質,而是如何增強。……我們並不想重演強權爭霸的歷史,但還是要體認權力的不可或缺。──福山
福山過去在著名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中,斷言自由民主體制與全球資本主義將獲取優勢地位。然而這本新書主題是:如何建構一個國家體制。
福山指出,「歷史之終結」並不是一個自動自發的過程,必須以治理健全的政治實體為先決條件;從經濟的觀點來看,一個強而有力的國家應該是體制運作範圍小,但效...
在一個紛亂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強有力的政府!
福山過去斷言,歷史將終結於民主自由與資本主義。
共產主義政權潰散,中國走向開放市場,福山的論證成為事實。
20世紀結束之前恐怖主義勃興,極端分子以阿富汗等衰弱國家為基地,恐怖攻擊行動席捲全球;在本書中,福山提出「建構國家體制」來因應這個迫在眉睫的議題。
九一一事件之後,全球政治的當務之急不再是如何削弱國家本質,而是如何增強。……我們並不想重演強權爭霸的歷史,但還是要體認權力的不可或缺。──福山
福山過去在著名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中,斷言自由民主體制與全球資本主義將獲取優勢地位。然而這本新書主題是:如何建構一個國家體制。
福山指出,「歷史之終結」並不是一個自動自發的過程,必須以治理健全的政治實體為先決條件;從經濟的觀點來看,一個強而有力的國家應該是體制運作範圍小,但效能力量強大。
他相信「世界上許多最嚴重的問題,都來自衰弱或失敗的國家」。福山在本書中縱論何謂強大的國家體制,並解析將有效的體制成功轉移至衰弱國家的作法,可說是為21世紀歷史之終結下了新註解。
柯洛克(Chester Crocker):「本書以坦承無諱的態度剖析吾人當前最大的挑戰:如何因應已經失敗或者每況愈下的國家。福山的跨文化分析發人深省,直探在衰弱國家建構體制的兩難困境,彰顯出美國應該致力於建構國家體制的藝術,才不會讓事態更加惡化。」──喬治城大學華許外交學院史勒辛格講座戰略研究教授
卡根(Robert Kagan):「這是一部精湛、冷靜、見解獨到之作,研究一個複雜困難、但重要性無與倫比的議題。對於布希政府及其批評者,以及全球各地的領袖與決策人士,福山的分析不可不讀。」──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福山是一位頂尖的當代事務分析家,他獨具洞見與特色的論述,讓我們更加理解今日世界複雜的社會與政治層面。」──哈佛大學國際與區域研究學院院長、威瑟海講座大學教授
史偉德柏格(Richard Swedberg):「本書極為精采,引人入勝,而且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國家體制建構與國家重建的相關知識仍有許多重大疏漏,但亡羊補牢猶未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體制的範圍與力量這兩個層面應該截然劃分。本書的重要性將超過福山以往的著作。」──康乃爾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石之瑜:「福山過去一直推崇自由主義,指出歷史正緊靠著資本主義邁進終點,人類獲得了解放。九一一之後,他重新認識國家建制的作用,……他不再稱呼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歐美市場為歷史終點,現在,他稱呼他們為現代國家建制。」──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楊永明:「從《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到《強國論》,福山一直在思索國際發展趨勢與人類生活藍圖,他仍然堅信歷史終結的發展與宿命,認為民主政治與自由經濟是最合適的制度,但強調必須強化國家體制與治理能力。」──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本書目錄
名家讚譽
推薦序 歷史終點的別名 文/石之瑜
推薦序 國家治理強化、歷史仍將終結 文/楊永明
序 言 當務之急
第一章 國家體制的欠缺面
第二章 衰弱國家與公共行政的黑洞
第三章 衰弱國家與國際合法性
第四章 小而強的國家體制
強國論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生於1955年,日裔美籍學者。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尼茲高等國際研究院、舒華茲講座、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曾任美國國務院思想庫「政策企劃局」副局長。著有《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信任》。他的第一本著作《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讓他一舉成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来理解公司治理或公共腐败问题,并利用这个框架来设计旨在协调不同动机的机制,这当然是值得一试的。然而,至少有三个基本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不会有最优的正式制度准则,因此也不会有最优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对公共部门机构而言。 首先,许多企业的目标都不清晰。只有委托人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代理人才可以按照其意志执行,但实际情况往往并不如此。目标经常是通过组织管理人员复杂的互动而明晰或发展的,或者是由组织管理人员的角色来决定的,即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在功能上,劳动可分为多种方式,每种方式必然有利于某一个组织目标,但从来都无法同时兼顾。 其次,监督和问责的正式制度要么带来很高的交易成本,要么仅仅是因为被监督的活动很难量化而根本无法展开,在公共行政部门尤其如此。在这些情况下,通过非正式的规范控制代理行为通常更有效,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不足。一个组织到底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的控制机制,取决于它面对的特定情况。 最后,自由裁量权授予的适当程度将随着某一组织在一段时间面临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条件变化而变化。所有的授权都涉及效率和风险的平衡,但组织往往难以确定风险和授权的适当程度。结果是,相同程度的授权在一个场合有效,换到另一个场合则不灵,或在某一段时间有效,而其他时间无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制度经济学和组织理论 ..........057 -
关于近代国家构建的路径,福山大致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欧美国家的国家构建,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原生性的国家构建。第二类是在外来制度影响或刺激下的国家构建,主要涉及非洲、拉丁美洲和东亚地区。 对于欧美国家构建,福山又根据国家构建和民主化的次序划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普鲁士/德国模式,国家构建先于民主化。“最先进的现代官僚体系,是威权国家在追求安全时创建的。”“为了应付军事竞争,而发展非家族制的现代国家并一直存活至当代。”根据福山的分析,在这种模式下建立的普鲁士/德国官僚体制“称得上是现代官僚体系的典范”。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管理体系所展示出的“团队精神”和“自主性”。根据福山的描述,普鲁士官僚体系从建立之初就是个具有独特地位的团体,“有力且团结”。“正是这种内部团结给它带来高度的制度自主性。这些官员把自己当作普鲁士国家的公仆,而不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私仆。国家利益超越其占据王位的个人的命运。”福山倾向于将德国模式上升到理论层次,在他看来,由于德国官僚体系“获得自主性是在开放民主政治之前”,因此,“庇护政治从来没有在德国登陆”。 欧美国家构建的第二种类型是民主化先于国家构建。这种类型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以希腊和意大利为代表在建立强大、合法和自主的国家之前便实现了民主化,结果是依附主义成为现代政治最明显的特征。“政治关系和操纵国家的能力成了通向财富和人身安全的途径”,“庞大的公共支出,给更公开的腐败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英国和美国代表了民主化先于国家构建类型中的第二种模式。“英国和美国在19世纪初都有庇护式政府,与希腊和意大利没有太大不同。不同的是,它们改革公共部门,为更现代的官僚体系打下基础。在英国,受贵族支配的庇护式文官体系在短短十五年中获得改革,取而代之的是高学历的职业文官。在美国,庇护政治根深蒂固,将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读 政治秩序中的中国构建/李强 .......... i
> 全部原文摘录
強國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国家构建的逻辑——读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史的回声 弗朗西斯·福山于1989年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文,从此名扬世界。随后他将这篇文章扩写成书,便是鼎鼎大名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也正是这一年,苏东剧变,共产主义阵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1989年春,对于我们这些陷在冷战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大争论... (展开)
《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如何从0到1构建一个国家——福山《国家构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言 之所以写这篇读书笔记,是着实为福山的想法惊艳。在我的理念里,书籍是有知识密度这个概念的,有些书你读着的时候也觉得开心爽利,但读完合上书品品,就觉得不过二三核心有趣的观点,别的大多是看着爽的段子和废话。但这本书不同,读的过程中就已经忍不住频频标注,读完后... (展开)
幸好先读了福山关于《政治秩序》的两本大部头

爱从理解开始,也因理解而坚韧。

《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本是想去买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奈何已经绝版,便买了这本演讲稿。本书篇幅不长,主要阐述国家构建问题。幸而有李强的导读,我们对福山国家理论有了概括性了解。与《历史的终结》以自由民主作为评价政治秩序唯一标准的做法相比,福山新著《政治秩序的起... (展开)
站在高处看天下,也逃不过授人以渔的道理

美国本位的涉外干政避雷指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的导读长的让人震惊,且述者李强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化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仿佛有一些觉得福山格局小了的不满,还有些认为其基本路径有点落伍而且后继乏力的轻蔑。私以为这位北大高级学者有些过于理想化福山的立场,作为从上世纪末开始就活跃于“新... (展开)>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学林出版社 (2017)7.1分 1132人读过
-
Profile Books (2005)7.5分 15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20)7.1分 416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7.8分 20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栖梧鸣玉斋藏书 (矜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強國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选选是只老河马 2018-05-12 16:46:45
追记,大学的时候读的,简中译本直译作《国家建构》,读过后,觉得繁体本的书名翻得很传神。(1)内容论述手法和调子,跟较早的著作略有不同,比较像是时事评论(例如以当时的时事飓风等灾害作为例子讨论),夹议夹叙,就比较高级的政治名嘴,反覆那几套西方名嘴的老调重弹(不如直接去看管理学的书)。(2)也许对美国青年来说,本书可令其为一振,补充强国信仰,通商宽农。
0 有用 AlonsoQuijano 2015-11-18 19:09:49
福山也就是这样的水平
0 有用 Snowtin 2019-08-17 17:15:32
因為當下香港的時局 我覺得太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 所以開始讀這本書 結果看完了以後似乎也沒有找到答案 反而是更覺得香港的特殊性 這裡的主權 政府建構 和實施 再在宏觀裡說 它的確是走到了整個世界的前端 沒有什麼經驗可談 說政府職能 分配 和執行 它已經足夠成熟 說經濟發展 它也是發達經濟體 而說人民素質和文化背景 這裡也並不糟糕 可為什麼走到了這一步 而之後 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 特區政府和人民 又... 因為當下香港的時局 我覺得太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 所以開始讀這本書 結果看完了以後似乎也沒有找到答案 反而是更覺得香港的特殊性 這裡的主權 政府建構 和實施 再在宏觀裡說 它的確是走到了整個世界的前端 沒有什麼經驗可談 說政府職能 分配 和執行 它已經足夠成熟 說經濟發展 它也是發達經濟體 而說人民素質和文化背景 這裡也並不糟糕 可為什麼走到了這一步 而之後 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 特區政府和人民 又要呈現何種狀態 這不是一個破碎的國家和政府 需要一個強力的政府介入的問題 這是已經現代化的國家 在面臨困境的時候 應該如何突圍的問題 歷史由可鑑 只不過香港 還是太過特殊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