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Stig Thøgersen
非常精彩的人类学研究成果,虽然写的是山东邹平的教育变迁,但完全能够折射出很多事情,尤其是我主要读的建国后的部分,能解释很多看通史时不能理解的现象。比如我们曾经想学苏联的小学五年一贯制,但后来还是改回到了国民党时期的4+2制度,为什么呢,其实如作者访谈所确证的,和当地小学的形态直接相关。此外,建国后最了不起的一个成就大概就是,让所有家长都觉得,娃娃该念书,念了书好。这是一个非常质变的飞跃。当然,也如作者所言,真正女童能够得到(和男孩子一样的)上学机会,大概是在60年代的最后几年。也即是说,从49年到69年,即便建国后20多年的时间里,女孩子也是严重缺乏受教育机会的。
从这了解中国传统,梁漱溟。
窝强力推荐这本给想要了解现当代中国教育史的盆友们。
描述很客观清晰的当代地方教育史,但基本上是经验材料,论述与评说较少,虽然词句中也能看出政治倾向。换成中国人来写反而不能这么清晰抽离,毕竟每个普通中国人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中基本都有个人经历与大的结构摩擦产生的血肉模糊的部分。
挺一般的。胜在对建国后地方教育有所观察。
习惯了教育史的宏大叙事,很好奇在微观社会中的教育样态,这本书通过人类学的方式勾画出20世纪邹平农村教育的图景,展现了大背景下的基层社会生活。对我作为教育学初学者提供了一扇窗户。作者关于20实际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竞争性的筛选方式找的很准,但是似乎和之前的讨论没有太大的关系。对职业教育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
研一下学期读的书,今天看李政涛的论文,才想起曹诗弟的名字,尴尬啊
反复读了好几遍。
在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教育改革变迁历史,相比身陷其中的人有着另一种清晰的脉络。本书最大的特别就是提出的研究问题很清楚,整理的历史顺序异常清晰
介绍说的很精确,这本书就是外国人怎么讲述中国的教育,特别是20世纪中国的教育变革。理论较弱,主要是经验描述,意义可能就在于推介中国的教育。
> 文化县
2 有用 xuke 2009-02-07 00:03:58
Stig Thøgersen
2 有用 大甜甜~~ 2021-01-25 20:44:51
非常精彩的人类学研究成果,虽然写的是山东邹平的教育变迁,但完全能够折射出很多事情,尤其是我主要读的建国后的部分,能解释很多看通史时不能理解的现象。比如我们曾经想学苏联的小学五年一贯制,但后来还是改回到了国民党时期的4+2制度,为什么呢,其实如作者访谈所确证的,和当地小学的形态直接相关。此外,建国后最了不起的一个成就大概就是,让所有家长都觉得,娃娃该念书,念了书好。这是一个非常质变的飞跃。当然,也如作者所言,真正女童能够得到(和男孩子一样的)上学机会,大概是在60年代的最后几年。也即是说,从49年到69年,即便建国后20多年的时间里,女孩子也是严重缺乏受教育机会的。
0 有用 闲乐渔樵 2015-04-06 08:54:16
从这了解中国传统,梁漱溟。
1 有用 xxtmz_saint 2022-06-06 18:21:36
窝强力推荐这本给想要了解现当代中国教育史的盆友们。
2 有用 贫血与微笑 2023-08-12 01:37:11 江苏
描述很客观清晰的当代地方教育史,但基本上是经验材料,论述与评说较少,虽然词句中也能看出政治倾向。换成中国人来写反而不能这么清晰抽离,毕竟每个普通中国人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中基本都有个人经历与大的结构摩擦产生的血肉模糊的部分。
0 有用 板樟鉴 2023-04-24 12:37:12 北京
挺一般的。胜在对建国后地方教育有所观察。
0 有用 不靠谱洛夫斯基 2024-12-20 19:10:39 湖北
习惯了教育史的宏大叙事,很好奇在微观社会中的教育样态,这本书通过人类学的方式勾画出20世纪邹平农村教育的图景,展现了大背景下的基层社会生活。对我作为教育学初学者提供了一扇窗户。作者关于20实际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竞争性的筛选方式找的很准,但是似乎和之前的讨论没有太大的关系。对职业教育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
0 有用 ReadKwan 2019-01-27 10:32:46
研一下学期读的书,今天看李政涛的论文,才想起曹诗弟的名字,尴尬啊
0 有用 mute 2021-02-24 18:50:32
反复读了好几遍。
0 有用 一晌 2023-06-08 18:22:07 上海
在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教育改革变迁历史,相比身陷其中的人有着另一种清晰的脉络。本书最大的特别就是提出的研究问题很清楚,整理的历史顺序异常清晰
0 有用 阿拉和熊 2019-10-12 23:02:42
介绍说的很精确,这本书就是外国人怎么讲述中国的教育,特别是20世纪中国的教育变革。理论较弱,主要是经验描述,意义可能就在于推介中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