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 (Emmeline Pankhurst,1858-1928)
英国政治活动家,被誉为英国“妇女选举权之母”。 1903 年,她创建妇女社会政治联盟。
20世纪初她掀起了一场英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妇女参政运动,她的思想理念决定了这场运动的方向。
1999 年,美国《时代周刊》把她评为20 世纪最重要的百位人物之一,称她“塑造了我们这个时代女性的观念,使社会进入一个全新模式,从此再没有回头路”。
每年的7月15日被英国定为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日,以纪念这位为妇女选举权作出重要贡献的倡导者。
【译者简介】
孙洁,世界史硕士,前图书编辑,现素质教育行业从业者,擅长社科图书的策划、翻译。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本书的最后几段写于1914年夏末,当时欧洲各大国的军队都被动员起来进行野蛮无情的残酷战争……男人的好战行为使世界血流成河,人们用纪念碑、伟大的歌曲和史诗来回馈这些恐怖和破坏的行为。而女性的战斗精神没有伤害任何人——除了那些为正义而战之人的生命。 ……目前,女性针对男性的战争就此结束。一如既往,女性成了养育男人的母亲、他们的姐妹以及毫无怨言的伴侣。……我们还是要保证,争取妇女充分选举权的斗争并未被废弃,只是暂时被搁置了。……如果要求不能迅速得到满足,那么女性将再次拿起她们今日慷慨放下的武器。除非女性,人类家庭的母亲,在世界议会中被赋予自由,否则世界上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卷 -
这些年来,我的女儿们一直在成长。她们终生都对妇女选举权感兴趣。在克丽斯特贝尔和西尔维亚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曾哭着求人带她们去参加会议。我们在客厅开会时,她们以孩子的方式力所能及地帮助我们。随着她们长大,我们常常在一起谈论选举权,有时我甚至会被她们对运动成功前景那天真的信心吓到,她们认为这种前景是确信无疑的。有一天,克丽斯特贝尔的话吓了我一跳:“你们女人争取选举权有多久了?让我说,我一定要得到它。” 我反思了一下,争取选举权和得到选举权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法国有句古老的谚语:“少时不明事理,老来力不从心。”我突然想到,如果年长的选举权工作者能以某种方式与年轻、不知疲倦、足智多谋的妇女参政论者携手,这场运动可能会重焕新生,出现新的发展。从那以后,我和我的女儿们开始共同寻求一种方式,使年轻人和年长者能够找到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道路。最终,我们以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办法。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 公共事务中对女性处境的观察
> 全部原文摘录
My Own Story...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Herstory:埃米琳·潘克赫斯特的妇女争权之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 ╱ 序言 ╱ 上个月参加了豆瓣鉴书团活动,很幸运抽中了这本《争权之路》,是妇女参政论者埃米琳·潘克赫斯特的自传。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也是源于去年看了纪录片《妇女参政论者》。 这本书搭配纪录片,体验会很不错。纪录片中突出的是妇女参政论者的具体行动,而这本书则... (展开)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争权之路》书评
这本书对我有两点启发,第一点与《山花烂漫时》一样,是传递乐观的革命主义,和乐观的斗争精神。第二点,则是传授一种斗争的细节和方向。诚然,因为此事发生在英国,而且是100年前,所以很多细节无法完全借鉴,但大的斗争方向可以总结。 看书时,以及看书后,我一直在想,这本...
(展开)

她说,我们的责任是为女性创造一个比今天更好的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 Emmeline Pankhurst,1858年7月15日—1928年6月14日 书中讲述的斗争最激烈的1913年,彼时潘克赫斯夫人已经是55岁的老人。她以虚弱但坚强的身躯,一次次被投入狱中,忍受绝水绝食,与她的家人友人一起,参加一场前不见古人、却惠泽几代人的革命事业。 电影... (展开)
她和她的故事,女性的荣誉之战
这是 Emmeline的自传,从她的童年说起,将一个女性如何从平凡的生活走向抗争的中心、如何在挫败中坚持信念、如何面对苦难为自由开路的故事娓娓道来。但这本书记录的不只是她个人的抗争,而是整整一代女性在历史桎梏下冲破牢笼的呐喊,是无数女性的为自由而战的颂歌,比如她的女...
(展开)


跨越时空的共鸣:《争权之路》与当代女性觉醒
生活在一个女性生来就拥有选举权的的时代,从来没想过自己是站在了多少巨人的肩膀上。英国是老牌发达国家,印象中英美法系,英国的制度熟度都应当要早于中国,所以万万没想到,英格兰的女性单对于选举权这一项权利就斗争了那么多年,在此期间女性们遭遇了莫大的苦难与伤害。 性...
(展开)

你会为了争取女性的权利而不顾一切吗?哪怕以付出生命为代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曾经,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写到:“女人想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还得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钱呢,要年入500镑,房间呢,还要能上锁。”曾经,波伏娃在《第二性》里写到:“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 (展开)
向书中所有的妇女参政论者致敬!
阅读过程中数度停下落泪,被英国妇女们的决心和勇气所折服。只有女性获得选举权,那些关切女性自身,包括母职、儿童照看和女性养老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得到重视和解决。这些信念鼓舞着埃米琳和许多妇女参政者们前仆后继地踏上革命之路。 从打断发言、代表团请愿,到绝食、砸玻璃...
(展开)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4)9.4分 208人读过
-
Vintage Classics (2014)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Vintage Classics (2018)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My Own Story...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